如何让“戒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武汉学校这样做
长江网3月3日讯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于3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学校、教师可以依法依规对学生实施惩戒教育。学生、教师如何看待惩戒新规?如何让手中的“戒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近日,记者深入校园进行探访。
南湖中学班主任们进行《怎样握好手中这把“戒尺”》的主题讨论。图片由校方提供
比起“戒尺”学生更害怕“羞辱”
这两天,武汉市南湖中学全校班主任一起学习《规则》,并进行了《怎样握好手中这把“戒尺”》的主题讨论。该校副校长严玮介绍,学校70后、80后、90后教师代表共同探讨惩戒的标准,要做到让老师敢管、会管、慧管,做眼中有光、心中有爱、手中有尺的好老师。该校七(1)班同学还自编自演情景剧《“戒尺”的故事》,表达面对老师手中扬起的“戒尺”,学生的态度和心理变化。
该校七(1)班学生肖宇轩说:教育惩戒的界限在于——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比起身体上的惩戒,学生更害怕老师言语上的羞辱;该班黄雅然同学说,老师如果不管不顾地将学生赶出教室,罚到操场跑圈,学生会觉得受不了。肖梓欣同学说,希望老师的惩戒方式是私下行为而不是当着同学的面。三位同学说,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上述惩戒,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不能触碰的底线”。
南湖中学学生自演自导教育惩戒情景剧,述说心声。图片由校方提供
惩戒要出于“关爱”,讲究方式方法
记者也采访了不同学校的老师,倾听他们的方法。
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童小龙说,对学生的惩戒一定要出于“关爱”。惩戒前,要明确告诉学生惩罚的目的,让学生明白道理,使其知错能改。还要尽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如果在公开场合对学生实施惩戒,会使学生失去颜面,容易造成师生敌对、冲突,或者学生干脆“破罐子破摔”,越来越难管。
武汉市南湖中学八年级年级组长童淑兰认为,教育惩戒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搞一刀切。每个孩子性格不一样,家庭教育不一样,决定了他的惩戒接受方式也不一样,教师在进行教育惩戒前,一定要建立在对孩子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
武汉市江岸区沈阳路小学夏娟娟老师说,实施惩戒时,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会让教育工作更有效。南湖中学德育副主任桂学刚也认为,进行教育惩戒之前,一定要跟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告知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学校准备如何处置,争取家长的支持和理解,避免在信息沟通不畅时产生家校矛盾和误解。
“只有奖没有罚,孩子很容易有恃无恐。奖罚并重是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成长有好处。我们很支持教育惩戒。”武昌家长范先生说,他支持教师的正当履职行为,同时期望能畅通家校沟通与社会监督渠道,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够放下思想包袱。
出台“校本版”教育惩戒实施办法
如何使教育惩戒真正落地落细?记者从江夏区实验小学了解到,该校即将出台“校本版”教育惩戒实施办法。校长罗建兰表示,各班师生共同修订完善班规,将教育惩戒目的、方式、要求纳入班规。各班还召开家长会,商讨确定班规。并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班规。
武汉市汉铁初级中学组织学生、家长共同学习了《规则》,并且再一次对《规则》与校规、班规进行讨论,形成此三者的“最大公约数”,修改完善了班规,使学生、教师、家长在班级管理的要求和处理方式上达成共识,形成和谐美好的教育、学习氛围。
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班将根据《规则》制定班级公约,所有教师掌握具体规定内涵,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学习,让学生们知道哪些行为不能做,做了应该承担什么后果。如要实施严重的惩戒,学校会“开庭(德育校长+家委会主任+班主任+法治副校长+学生会代表+当事学生及家长)合议”作出处罚。(记者杨枫 向洁 通讯员邱凤英 吴祖胜)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