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违规调用通讯录、相册等信息,10款APP被下架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3-04 21:29 来源:
【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张珺)3月3日,工信部向社会通报了26家存在违规调用麦克风、通讯录、相册等权限APP企业的名单。截至目前,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核查复检,尚有10款APP未按照要求完成整改。


  工信部通报截图。
  依据网络安全法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工信部信管〔2016〕407号)等法律和规范性文件要求,工信部组织已对上述10款APP进行下架。相关应用商店应在通报发布后,立即组织对名单中的应用软件进行下架处理。
  下架的应用软件名单。
  其实,APP窃取隐私或过度收集用户信息现象,早已不是新问题。因为窃取用户隐私,工信部组织对APP给予下架处理也不是首次出现。
  那么,普通市民该如何防范手机隐私被窃取呢?3月4日,在武汉光谷从事芯片存储研发的范先生告诉记者,在智能手机中,违规调用麦克风、通讯录、相册,窃取手机信息的APP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有的时候,我上午刚与朋友聊天聊到了婴儿的话题,下午打开某购物软件就会收到奶粉、尿不湿的推荐。”
  “我一般不用不知名的APP。手机里所有APP在使用过程中都会读取数据。如深究下去,连智能手机都不能用了。”范先生说,在智能手机使用过程中,要想尽可能地保护个人隐私数据,最好是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关键就是APP要用正规的,不知名的APP不要使用,不知道来由的网页不随便访问”。
  对于照片和办公文件或视频等个人隐私信息的存储,范先生给出了“防偷窥”小妙招:“手机拍照不可避免。不过,拍好的照片不要存放到网盘。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是全部备份在自己的硬盘上。”
  对于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和密码这些,范先生强调说,涉及资金安全问题的核心个人隐私数据不要上网传输,“当别人询问你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密码这些数据时,一定小心。不论是语音电话,或网上询问,能不上网传输的最好不要上网。”
  此外,范先生还提醒,APP分析手机里的本地图片还是很耗CPU的,手机异常发热或流量异常都可以看得出来。正规的APP不会这么冒险。“所以,防偷窥的关键还是要有良好使用习惯,要有安全意识。”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