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昌努力打造“1+10+N”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3-05 07:0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水果湖街岳家嘴社区志愿者开展“张灯结彩喜迎牛年 你书我话共谱新篇”活动,为居民写春联。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中央着眼于战略和全局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抓紧抓好的重要工作,是重要基层文化阵地。

  武昌区主动对标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按照“勇争一流”的目标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紧围绕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一中心,建强志愿服务这一关键队伍,整合理论巡讲、教育科普、文化惠民、法律宣传、健康民生五大平台,擦亮“吴天祥”志愿服务、“武昌周周讲”理论宣讲、“红色武昌”历史人文、“银发先锋”特色党建、“武昌好人”道德高地、“四叶草”、“警校家护安保畅”等特色项目品牌,逐步夯实顶层设计、调查研究、组织领导、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整合资源、创建氛围七大基础,多措并举稳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正在蹚出一条武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路径,有力推动城区全面发展、市民素质全面提升。

  据悉,武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选定红巷主阵地的基础上,将沿都府堤路的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博物馆群、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中共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武昌周周讲”主讲堂、武昌廉政公园及户部巷、武汉长江大桥等场所作为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延伸阵地,打造独具特色、以红色文化为依托的“1+10+N”武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带。

  宣讲入耳入脑入心

  打通“最后一公里”

  武昌区委文明办负责人介绍,武昌全面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明确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加速提升学思践悟能力,加深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找准自身定位,锻造发展长项,补齐工作短板,让问题在一线解决,让决策在一线落实,在实践中担当实干、大展作为,履行好新时代的职责使命。

  武昌区坚持整合资源优势,创新方式载体,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打通党的创新理论到达群众心中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精心组织,统筹推进理论、百姓双宣讲,将宣讲五中全会精神分为集中宣讲和常态化宣讲两个阶段,确保全会精神宣讲持久深入。

  集中宣讲阶段从2020年12月初到2021年1月上旬,由区委宣传部牵头遴选一批由23名区级党员领导同志和35名区直相关部门领导同志、院校专家学者、基层理论宣讲骨干组成的区委宣讲团,分赴全区开展64场次集中宣讲活动。

  常态化宣讲从2020年12月上旬到2021年7月底,融合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由14条街道和12家重点区直战线单位牵头组建各街道党工委宣讲团和10支区级多样化宣讲队,与区委宣讲团构成“两团十队”(2+10)宣讲力量,选优配强“小精尖特”宣讲团队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特色化宣讲。

  自2018年3月10日开始,武昌区把学习宣讲课堂搬进红色革命场馆,创新开展“武昌周周讲”活动,分设区主讲堂、街子讲堂,形成“一主多场、百花齐放、群星闪耀”的磁石效应,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开始,武昌区通过整合资源,放大“武昌周周讲”品牌宣讲效应,充分结合省直单位、市直单位和高校院所党员干部集中对口下沉服务社区契机,大力整合上级优质宣讲资源开展宣讲活动。

  连续7期“武昌周周讲”区级主讲堂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主题,邀请省委宣传部、省委政研室、省委网信办、省社科院、省民政厅、省经信局、省统计局、省广播电视局等对口下沉单位的厅局级领导作专题宣讲,覆盖党员群众超700人次。水果湖街、首义路街、白沙洲街、南湖街等街道,融合“武昌周周讲”街道社区子讲堂开展活动,采取每场“一堂全会精神宣讲微党课+两三个群众原创文艺作品演绎”相结合方式,走进基层社区、地区单位、居民小区宣讲全会精神,推动全会精神全域全覆盖。

  截至目前,“武昌周周讲”主讲堂开讲78场,街道子讲堂开讲1550场,现场参与人数超8万人次,线上线下吸引关注超85万人次。

  建强关键队伍

  志愿服务精彩纷呈

  在南湖街都市桃源社区新世纪宝安花园小区,居民们常常会看到一群身着红马甲、肩戴红袖章的大妈们,这支队伍被亲切地称为“南湖大妈”。

  自2017年11月成立以来,这支老年志愿服务队每天在小区进行安全巡逻、清理宣传栏上的“牛皮癣”,进行文明劝导和监督,不定期深入困难居民家中,开展各式便民活动,奉献爱心。她们通过言传身教,劝走了流动小摊贩,劝走了脏乱差,劝走了不文明,劝出了社区的文明、整洁、和谐。

  武昌区委文明办负责人介绍,志愿服务队伍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关键队伍,武昌区通过建强关键队伍,全区志愿服务精彩纷呈。

  1996年,武昌区以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同志为典型示范,在全区掀起向吴天祥学习的热潮,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成立吴天祥小组。20余年来,吴天祥小组常年立足岗位作奉献,开展扶贫帮困、结对帮扶、服务社会等活动。

  2011年,武昌区在全区1440个吴天祥小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武昌区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当年注册志愿者人数就达11.7万人。

  目前,特色品牌“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下设35个分会,注册党员、青年、巾帼、金晖志愿服务队1860个,注册志愿者已发展至21.1万余人,占城区常住人口总数的16.73%以上。

  志愿服务队伍遍布全省、市、区各行各业,常年开展扶贫帮困、结对帮扶、文明引导、平安守护、赛会服务、社会公益等50余项志愿服务活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服务网络,形成党委政府主导、群众主动参与、专业机构支撑的三方联动志愿服务体系,市民对志愿服务活动认同和支持率达100%,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者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61.35%。

  同时,武昌区在吴天祥小组志愿者联合会、社创谷、社会工作者联合会、阳光家园等50余个特色品牌志愿服务基地的基础上,整合全区现有公共文化资源地,依托1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纪念场馆、名人故居等红色资源,全面构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惠民、科技科普与法治教育服务、健康健身民生服务“五大服务领域”。

  此外,武昌区还积极对接群众需求,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脱贫攻坚、文明创建等有机融合,突出志愿服务项目的创新性、特色性、品牌性,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向基层延伸。

  了不起的居民、南湖大妈、红巷爷爷、警校家护安保畅品牌项目已经在全市推广;家园互助、公共服务、应急救助、社区便民服务等100余个项目服务全区110万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项目持续开展,在各社区建立健康驿站健康管理直通车,党员、青年、社区群干、文明单位等10万余志愿者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门岗值守、代买代购、送医送药、周末清洁家园、文明引导、秩序维护、入户宣传、平安守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率先组建“四叶草”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站,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家庭婚姻生活事件评估调适服务,有效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宣传积极健康婚姻观念。

  红巷爷爷在社区进行志愿服务。

  2月8日,粮道街在小东门社区开展“迎新春、写春联、送‘牛’福”活动。辖区内的书法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奋笔疾书,在喜庆镶金边的红纸上写下一个个“福”字。活动结束后,连同辖区单位中电建湖北工程公司吴天祥小组和交通银行志愿者们,将写好的春联和春节慰问物资送到辖区内的困难人群家庭里。

  团区委在春节期间开展“暖‘新’拜年 携手‘犇’跑”走访企业活动,给企业、商铺送祝福。

  据悉,今年元旦春节期间,武昌区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春运暖程、邻里守望、美好生活、文明新风、绿水青山、共建平安七大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组织能力,更好地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

  多措并举

  引领市民素质提升

  近年来,武昌区不断从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中感受到,党建引领是整合区域力量、凝聚服务群众、构建稳定格局、提升市民素质的核心。

  “五中全会大事件,开创历史新纪元,浓墨重彩绘华章,治国理政新经典……挺胸奋进‘十四五’,瞄准二〇三五远目标,人民幸福高质量,实现富强美丽中国梦,阳光灿烂红旗飘。”

  去年12月11日,武昌区中华路街都府堤社区“红巷爷爷”老党员团队的一员——蔡方彦爷爷慷慨激昂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

  这是都府堤社区“红巷爷爷故事会”现场活动的场面。据介绍,“红巷爷爷”是活跃在都府堤社区的一群可爱可敬的老党员。他们开展“红色星干线”志愿服务解说,向各地游客讲述红色故事、社区故事;他们参与社区治理,化解街坊邻居矛盾、排忧解难;他们成立社区乐团,丰富居民生活……他们就是活动在红色街区的“网红爷爷”,用行动显初心,潜移默化地引领居民素质提升。

  而扣好青少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更是武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叶草”家事调解站在胭脂路幼儿园举办压力疏导团辅活动。

  早在2008年,武昌区就成立了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心理咨询老师们已咨询上千案例,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提升讲座及团辅活动每年均大幅提升,进入的学校及社区数超过50个,覆盖的受益人群近5万人。

  武昌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负责人表示,通过各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为家庭幸福、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贡献。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学生在武昌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指导下进行减压活动。

  黄鹤楼公园以“开门办园”理念为导向,邀请西厂口社区居民担任“市民园长”,直接参与公园管理,多种形式征求游客意见和需求,解决首义园区噪音扰民、宠物入园、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春节期间,市民园长志愿服务者们在园区内外积极开展公益宣传、捡拾垃圾、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许多游客也自觉加入其中,“文明”相互感染、相互传递。

  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顺民心、暖民心、聚民心、知民心、得民心”等“五心”行动,有开展爱绿护绿志愿服务的“啄木鸟”,有开展邻里协调志愿服务的“岔巴子”,还有开展小区巡查志愿服务的“管得宽”,以及开展寓教于乐志愿服务的“老顽童”。社区形成了“推开门就有志愿者,走出门都是志愿者”、人人崇尚志愿者、个个争当志愿者的文明新风。

  今年,武昌区紧紧围绕培育市民文明素质这个着力点,全面开展“武汉因你而荣”文明实践活动,按照“区街联动、行业归口、公众参与”的原则,分级动员抓部署、分片宣传造氛围、分类管理强落实,将机动车车容车貌整治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常态化内容,有序推进机动车车容车貌整治提升工作。

  下一步,武昌区还将以人民为中心,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统一,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文明实践中心的统筹整合、指挥调度作用,整合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中心、文化礼堂、社区书屋等阵地设施,汇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场馆、名人故居等红色资源,统筹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力量,提高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资源的综合使用效益,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推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策划:中共武昌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 撰文:韦剑军 吴迪 尧汝琪 吴昊 供图:武昌区委文明办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