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抢、闯、快、超、实,奋发精神建设大武汉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4-03 07:27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全长148公里的武汉四环线主线贯通,将有效改善武汉市城市圈交通条件。图为连接北四环与东四环的青山长江大桥。长江日报记者李子云 摄 

  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2日召开,强调武汉要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定位,进一步凸显武汉在中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全力建设“五个中心”,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会议结束后,武汉各区各部门负责人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纷纷表示,武汉要不负使命、扛起责任、立足于干,充分发挥“抢、闯、快、超、实”的意识,努力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

  发挥“抢”的意识,抓机会抢进度>>> 

  硚口区委书记刘丹平: 

  百舸争流,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当前区域发展百舸争流,我们必须有抢的意识。” 硚口区委书记刘丹平向记者表示,硚口产业基础优、重大项目多、发展空间大,将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勇担使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充分发挥主城主中心作用,为武汉扛起“一主引领”责任作出硚口贡献。

  围绕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三生融合样板区,推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硚口将快速推进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城市地标、核心功能、高端载体,建设一批引领性的产业项目,推动优质项目串珠成线、拓线到面。强化规划统筹、空间统筹、时序统筹、要素统筹,高效率把“愿景图”变为“施工图”“路线图”“实景图”。

  刘丹平表示,该区将加快形成三大产业引领、现代服务业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科技服务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聚焦科技创新全要素,深化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依托1135片建设汉江湾科创总部基地,引进龙头型科创企业、引领型科创人才,优化政务环境、功能环境、专业服务环境,形成热带雨林式的科技创新生态,实现“四上”企业、高新企业数量倍增翻番,打造城市创新主轴、中心城区科技创新高地。

  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黎东辉: 

  精神饱满,以“抢”的状态冲刺 

  强化“抢闯快超实”、整治“庸懒散慢乱浮”。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黎东辉表示,他们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快干实干,建设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

  力争把东湖建设成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生态典范,成为彰显楚风汉韵、滨湖休闲、文化多元的文旅胜地,成为展现中国气派、荆楚风格和武汉特色的世界名湖。

  “我们要以抢的状态冲刺!” 黎东辉表示,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

  今年以来,以“相约春天赏樱花”活动为契机,东湖全域旅游迎来开门红,一季度实现旅游人数627.16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17.55%;实现旅游收入14.3亿元,占全年目标的51.2%,较2019年同期增长1.5%,为实现“开局漂亮、全年精彩”奠定坚实基础。

  真刀真枪优环境,真金白银投项目,以生态系统化修复、文旅深度化融合、景区数字化赋能、景村一体化发展为抓手,该区全力推动东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华侨城生态艺术半岛、磨山楚市改造升级、东湖绿心专项债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力争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作出东湖贡献。

  突出“闯”的意识,闯新路试新招>>>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志军: 

  真刀真枪,闯出武汉人才新局面 

  打造“五个中心”,担当“主引擎”,需要大量人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孙志军表示,一方面,培养和引进人才需要我们创新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创造好的条件,让各种人才都能在武汉大胆闯、大胆试,干出新天地。

  孙志军介绍,今年武汉市人社部门真刀真枪,把持续扩大就业岗位供给作为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调动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提高岗位供需对接精准度,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万人,确保留下和吸引28万高校毕业生在汉创业就业。

  紧跟全市发展步伐,人社工作拿出闯劲、干劲,勇作为、敢担当。今年,人社部门还将着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吸引集聚高层次青年创新人才。本月起,人社部门将面向海内外发布高层次岗位需求,引进和汇聚一批优秀青年科研人才和高层次紧缺人才,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贡献力量。

  坚持出实招,见实效。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仲裁、劳动监察、职业技能等重点领域,人社部门将坚持把落地落实作为成事标准。全力打造“阳光人社”“高效人社”“诚信人社”,争创特色亮点工作,打造武汉人社特色品牌。

  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夏平: 

  打破阻隔,构建大都市基础设施体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武汉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武汉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夏平透露,今年武汉市共安排城建交通项目2313项,年度投资需求3806.37亿元,同比增长10.32%。

  他表示,武汉城建行业将强化“抢、闯、快、超、实”5个意识和精神状态,围绕超大城市、新一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五个中心”的建设目标,构建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

  围绕‘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空间发展新格局,今年城建交通项目安排突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定位推进,加快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打破跨区、跨湖等交通阻隔,重点实施轨道交通5号线、6号线二期、12号线、16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推进“两湖隧道”、二七过江通道等重大项目,努力构建“环网放射”的轨道交通网络和“环射结合、轴向成网”的快速骨架网络;

  优品质、惠民生,重点实施汉口历史风貌区等亮点片区建设。完善慢行交通体系,推进武昌生态文化长廊等项目建设。突出“擦亮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我们还将加快建筑工业化升级,建设具有武汉特色的设计之都,擦亮‘武汉设计’品牌,提高国际知名度。”夏平说。

  激发“快”的意识,提高效率以快制快>>>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阎忠宁: 

  加快审批,做好店小二无事不打扰 

  “提高政治站位,发扬‘抢、闯、快、超、实’5大精神,为建设现代化大武汉加油助力!”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阎忠宁这样表示。

  加快审批方面,该局要推行区域规划环评管理。在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区,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试点,对符合条件的入驻项目将采取降低环评类别、简化环评内容、拓展告知承诺制范围等措施。

  “快”的同时注重管理服务质量。阎忠宁介绍,他们将继续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对关系民生且需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部分行业,豁免相关项目环评手续办理;对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等民生相关的部分行业,实施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对暂未实现直接豁免或告知承诺审批的项目,将环评审批办理时限压缩至国内同类城市最优水平。

  监管方式上,该局表示要进一步发扬“店小二”精神。一是建立健全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充分利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方式及时提醒企业履行治污责任,做到“无事不打扰”。二是加大环境治理帮扶力度。三是实施包容审慎执法,力避“一刀切”。

  汉阳区区长范礼奎: 

  善作善成,跑出加速度 

  “我们一定要有‘快’的意识!保持这种加速的意识,能让我们在各项事业中处于有利位置。” 汉阳区区长范礼奎表示,汉阳发展要注重抢先抓早、奋力拼抢。

  “往上跑”,多争取项目,吸引资金;“走出去”,谈项目、拉投资,源头活水来;“沉下去”,解决一线问题。范礼奎透露,该区今年要确保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0个以上,强化汉阳高铁站、汉阳古城等投资过百亿重大项目引领作用。

  汉阳要争当创新提能排头兵。加强创新园区建设,打造未来城市创新示范区、什湖数字产业园。加强科技企业培育,全力推进科技企业招引、传统企业赋能、中小企业拔尖,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以上。

  突出一个“快”字,下好楼宇经济先手棋。以楼宇经济带动全域加快发展,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梳理出台扶持政策,打造一批文创设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等特色楼宇,全年新增纳税亿元楼宇2栋。

  此外还要打好产业升级组合拳。立足“1+6”产业方向,由区领导任“链长”带队招商、贴身服务。突破发展数字经济,支持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力争引进数字经济企业50家以上。支持辖区领军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引进资本建设基金港。

  倡导“超”的意识,“争了第一也不罢休”>>>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盛洪涛: 

  国际眼光,对标世界名城 

  “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引领,凸显城市特色,完善机制要素,保障城市发展,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盛洪涛表示。

  为此他提出,武汉要倡导“超”的意识,对标世界名城,坚持国际眼光,用世界一流的规划理念,指导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完善。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新战略、新要求,重点深化“五个中心”定位和“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衔接“十四五”战略要求,完成《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报,踢好临门一脚。

  他介绍,在2020年完成的《武汉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上,武汉正开展全市重点主体功能区片规划,统筹重点功能布局,加强特色提炼,明确发展目标和总体要求,推进差异性、特色化发展。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的管理,形成特色空间布局。围绕“五型枢纽”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目标,结合现有条件和资源优势,打造世界空港。

  “我们借鉴近年来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实施机制,正同步开展实施性规划,研究实施机制和保障要素,指导武汉航空城、光谷科创城、车谷智慧城、长江新区科教城等重点区域建设。”

  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余力军: 

  赶超一流,对标国内先进 

  市园林和林业局局长余力军表示,要以“抢闯快超实”的精神状态拼搏赶超,奋力推动全市园林林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主动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全力创办“两城一会”,奋力争创国际湿地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营造“春樱、夏荷、秋桂、冬梅”四季美景,加快打造“湿地花城”,确保绿化品质和城市颜值双提升。

  要永葆“闯”的精神,实现“思想破冰”,加快创新投融资方式,众筹推动口袋公园等园林绿化项目尽快落地,发挥公园绿地服务企业和市民的双重作用,为武汉扛起“一主引领”责任聚集更多人气。

  要加快审批速度,发挥绿色引擎作用,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行政审批权力应下快下,行政审批流程应减尽减,为企为民办事跑出“加速度”,“高效办成一件事”。

  要有赶超一流的决心,对标北上广深先进城市,补短板,提品质,增特色,聚力打造一批精品园林工程。加快大规模国土绿化和森林抚育,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快速实现碳汇能力生态价值转换。

  要有真抓实干的毅力,加快构建五级公园体系,推动城市绿道、特色景观路、林荫路、绿色驿站等民生实事尽快落地落实,开展家庭园艺展、金秋菊展等活动,把更多绿色福祉早日送到老百姓身边。

  强化“实”的意识,任何事都要抓实抓牢>>> 

  市财政局局长项波: 

  聚焦发力,助推武汉“一主引领” 

  “只争朝夕,快干实干。”市财政局局长项波表示,全市财政部门将提质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全力支持增强创新策源功能。落实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等财税激励政策,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四不像”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全力支持壮大产业实力。整合成立武汉产业发展基金、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聚焦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链生态。持续推进减税降费,用好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市场主体做大做强。

  全力支持强化枢纽功能。综合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公募等方式,加快推进国家航空、铁路客货运双枢纽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项目建设。

  全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非刚性、非急需支出,集中财力保障民生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兜牢兜实民生底线。

  江岸区区长余志成: 

  奋勇当先快干实干,当好“主城做优”示范 

  “江岸区将坚决破除等、慢、满的思想束缚,不断强化抢的意识,激发闯的干劲,保持快的状态,坚定超的决心,弘扬实的作风,主动作为、奋发有为、担当善为,加快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在‘主城做优’上当好示范。”江岸区区长余志成表示,该区要紧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认真谋划、迅速推进,着力在重点工作上求突破:

  壮产业、抓招商。做强现代金融保险业、工程设计建造产业、现代商务商贸业,聚焦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数字经济、在线经济。狠抓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

  扩内需、促开放。加快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对接落实中央一揽子支持政策,重塑千亿强区发展新优势。深度挖掘消费潜力,大力复兴“老字号”、培育“新品牌”;

  谋创新、强主体。高水平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强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持续打造双创升级版。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决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持续推进“个改企”“企改规”“规改股”“股上市”;

  优服务、谋发展。以企业评价为第一评价,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推进“五减五通”,深化拓展“一事联办”“一网通办”“就近可办”事项,优化企业全发展周期服务。

  (记者万凌 傅雪婴 晋晓慧 吴曈 陶常宁 戴红兵 史强 雷衎 杨晓雨 李金友 陈俞 通讯员李放军 张惠菊 彭冲 武建 鄢祖海 张珂 李华怡 刘晶晶 詹俊 黄志敏 统筹:刘功虎)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