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走市场、到工地、查路面、访医院,政府部门第一时间马路办公直奔问题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4-26 10:20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编者按:把办公地点搬到马路上,才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问题。我市召开会议全面动员部署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聚焦“净、平、明、绿、美、齐、优”,实施七大行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提升。号令一出,多个部门快速响应,走市场、到工地、查路面、访医院,第一时间现场办公,直奔问题展开整改。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中)在武昌区首义路街一处拆迁工地现场办公。长江日报记者杨涛 摄 

  市城管委: 

  14个督导组马路办公 

  现场逐个点位排查整改 

  4月25日,市城管委派出多个督导组开展马路办公,到群众投诉和城市管理的重点、短板位置,实地检查问题,现场整改。

  下午2时30分,武汉市城管执法委马路办公督导组,在洪山区白沙洲大道光霞果批市场现场督导市场环境卫生整改。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市场内地面垃圾清理得较干净,但越往里走,地面潮湿的问题越明显。督导组各处看过后,找到问题关键:环卫基础设施不足。光霞果批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果品批发市场之一,水果本身易腐烂,加上运输的原因,每天市场都会产生大量的烂水果及废弃包装箱等垃圾。目前该市场的保洁工作交由一家市场化公司负责,偌大一个市场,仅16名保洁人员维护,明显人力不足;市场没有正规垃圾收集点,仅在角落放置了几个没有密闭的垃圾桶;该市场一天产生12吨至30吨垃圾,因未建立源头式湿垃圾处理器,这些垃圾全部要靠环卫公司运往垃圾转运站,一旦转运不及时,就会造成污染。

  根据这些情况,督导组向街道及环卫公司负责人提出升级硬件设施的整改要求,“第一,建立正规垃圾收运点;第二,按需配足收集容器、收运车辆,配齐保洁人员;第三,向商户宣传定点投放;第四,增加前端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如能就地生化处理一部分,就能减少收集和转运途中的污染。”并督促在全辖区内举一反三,按此要求尽快落实。

  第二站,督导组来到武昌区大东门铁路桥附近的一处暴露垃圾点。据首义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处是拆迁区域,街道上月底已清理掉原址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并覆盖绿网。现场看到,垃圾山虽然清掉了,但还有部分建筑垃圾,地面踩上去坑坑洼洼并不平整。督导组指出,整改如不到位,会造成“破窗效应”,“你堆建筑垃圾,他就会丢生活垃圾。”要求街道和相关部门、拆迁方尽快开协调会,清理所有建筑垃圾,清出场地原貌。

  在东湖风景区茅屋岭48号旱厕违建问题点位,督导组要求城管有关中队立即展开调查核实,两天内拆除茅屋岭48号违建旱厕;在大郭涵洞积水问题点位,施工单位向督导组承诺管道已经拉通,近期完成路面渍水问题整改;在青山区徐东路,督导组查获渣土车带泥上路违规问题;在东西湖区吴家山街,占道市场堆放的杂物已被集中清理,三乱问题集中整改。

  按照全市创卫复审实施方案,市城管执法委对照逐项自查、列出整改清单,集中开展7个专项整治: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整治;环境卫生(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垃圾收运)整治;铁路沿线整治;占道(早夜市、流动摊贩、集贸市场周边)整治;户外广告及门面招牌整治;公共厕所整治;“十乱”整治等。同时要求按照落实“六项治理”要求,切实改进作风,主动作为,直面问题,闻令而动,立行立改。

  目前该委已成立14个马路督导组,以步行和骑行看点为主、乘车看片为辅的方式,对重点区域和指定区域进行巡查督办。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管部门恳请市民继续通过武汉城管“随手拍”小程序举报投诉身边环境脏乱差,随时随地反映身边的城市环境问题、查看问题处理进度和完成情况。

  市交管局: 

  直扑路面一线 

  打好交通秩序精细化管理“三大战役” 

  25日,武汉市交管局负责人带队直扑路面,巡查交通指示标牌,对违停、电动车乱穿乱行等乱象进行现场整治。

  25日上午,市交管局分头对武汉的多条主干道交通秩序进行巡查。在解放大道、发展大道、建设大道等路段,查看路面交通指示牌的规范设置情况,下一步交管部门将对全市所有的道路交通标志牌进行一次地毯式清理,对于标识错误、模糊、缺失的立即纠正、补齐,对于杆件可以共用的,制定好整改方案后立即进行共杆,对于市民反馈的其他涉及道路交通标识的问题,每一件专项研究,立检立改。

  在中山大道,该局负责人与一线交警一起上路执法,对于电动自行车违法载人、闯红灯、逆行等违法,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现场处罚,同时向过往的外卖小哥、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戴头盔、遵法出行的必要性。其他负责人也按照各自分工,或前往远城区、或深入企业,调研调查,听取意见,解决问题。

  针对车辆随意停放、行车无序等问题,交管部门表示,将会同各区、各部门成立专门的交通秩序整治领导小组,每天动员万人力量,加大路面一线现场执法力度,通过“三大战役”重拳整治武汉交通秩序乱象。

  通过“交通秩序整治运动战”,重点整治路面突出违法行为,其中以机动车乱行乱停,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行人乱穿乱行,残疾人车非法营运,拼装车、改装车上路,残破脏车出行,僵尸车占用泊位等为主;打好“交通秩序阵地战”,严查酒后驾驶,对于小区周边等市民反映强烈的堵塞道路,严查严处违法停车,同时对有条件的小区周边增划一批停车泊位,规范有序停车;打好“交通秩序攻坚战”,针对渣土车违法乱行问题,货车闯桥隧、高架问题,车辆深夜飙车扰民等问题严惩不贷。

  市交通运输局: 

  设立6个督导组 

  开展交通窗口和进出城公路沿线整治 

  4月25日9时,汉口火车站站前广场,旅客络绎不绝,武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二大队的两名队员黄春娥和王菲正在巡查,这是他们每天例行的任务,要对站场及周边的环境卫生、车容车貌和防疫情况进行检查。

  在一个垃圾桶附近,黄春娥发现了数个烟头蒂,她即刻拍照记录下来,并通知站场的清洁员来处理。随后,在出租车运营区,下客区一辆外观污渍较多的出租车经过,队员立刻拦截下来,在检查了相关证件后,要求驾驶员立刻把车外观处理干净。

  “我们在下客区设置了一个简易清洁点,有抹布、刷子、水桶等工具,方便司机师傅及时清理,保持车辆外观整洁。” 王菲说。检查完出租车后,队员又来到了公交站点,抽查了一辆刚到站的554路公交车,司机正在对车内进行清扫。“按照规定,公交车要做到天天洗、趟趟扫,我们不定时来巡查”。

  为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和6个督导组,按照“市区联动、行业归口”的原则,负责督导各区、各行业运输企业落实卫生创建工作。各督导组负责组织督促所属行业单位对照整改任务落实,并开展不定期检查。

  记者了解到,4月到10月,市交通运输局将开展交通窗口(三站一场及码头)专项整治,检查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病媒生物防制等方面;此外,开展进出城公路沿线专项整治活动,整治任务包括公路沿线无积存垃圾,路面、绿化带、市政及交通设施见“本色”,无“乱贴乱画、乱泼乱倒、乱拉乱挂、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武汉市市域内目前通车运营22条高速公路,从4月23日起已开始全部整治。

  市卫健委: 

  对标国卫复审标准 

  督导检查6家省部属医院 

  25日下午,记者在解放大道一公立三甲医院看到,武汉市卫健委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督导工作组对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标准,对医院各项工作逐一打分,并指导整改。

  记者现场看到,患者扫码测温后进入门诊大厅,挂号后到各个诊区等候就诊。门诊大厅、卫生间、候诊室、手术室等位置均张贴了醒目的禁烟标识,生活垃圾和医疗废弃物实行分类管理。发热门诊则开辟专门通道,按照三区两通道设置,医护人员在三级防护标准下接诊患者。

  武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动员大会结束后,武汉市卫健委迅速行动,按照“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标本兼治、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六项工作原则,成立了5个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督导工作组,制定督导检查标准,开展分片督导检查,并制定了具体督导日程表。

  25日,检查督导组对6家省部属医疗机构开展了督导检查。从当天督导检查的情况来看,各医院高度重视国卫复审工作,纷纷成立工作专班,集中办公。按照工作目标量化、细化工作指标,将国卫复审工作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等媒体形式,进行控烟、科普宣传,加强群众健康教育宣传。同时,做好院内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加强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的规范管理,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的场所与生活垃圾存放地分开管理等。

  武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工作组将陆续对督导片区的驻汉部队医院、部省属医院、市属医院全覆盖开展督导检查,对区属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辖区内民营医院进行随机抽查。此外,各区卫生健康局也将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

  (记者王慧纯 魏娜 王谦 王春岚 武叶 通讯员金辉 张建勇 吴汉红 樊雪琳 本版统筹夏琼) 

  【编辑:王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