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黎黄陂路环境好获游客点赞,原来环卫师傅们有三大“利器”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5-05 23:0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5月5日讯(记者 戴红兵)5月5日,走在汉口黎黄陂路上,游人如织,处处繁花似锦,路两旁的绿荫如盖,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盎然。这条路,如今已经成了武汉网红打卡地和“慢生活”街区的代表。

  5月5日,江岸区城管清扫一公司环卫人员在黎黄陂路铲除墙面牛皮癣。记者刘斌 摄 

  “五一”假期,这里天天游人不断,高峰期是4号,达到5000余人。黎黄陂路“路长”、江岸区清扫一公司二片片长刘佳介绍,为保证节日期间提升游客舒适感和体验感,让大家感受到英雄城市的热情与活力,他们在环卫精细化管理上下足了“绣花功夫”,力保街道24小时始终干净又整洁。

  5月5日,江岸区城管清扫一公司环卫人员在黎黄陂路擦洗路牌。记者刘斌 摄 

  “神秘利器”之一: 

  三把不同扫帚,扫不同材质路面 

  徜徉在黎黄陂路,从沿江大道到中山大道,长604米的马路两旁有着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路两旁有鲜花如锦,漫步其间让人倍感惬意和浪漫,路边几十个咖啡厅,座无虚席。

  从孝感来此打卡的朱女士说,自己十多年前来过这里,这次趁五一假期特地再来玩,发现变化太大了,建筑修旧如旧,道路干净整洁,加上街上的欧式电话亭和各种盛开的鲜花,太美了。

  马路做干净容易,怎么能保证24小时都干净?长江日报记者跟随路长刘佳寻找答案。刘佳虽说看上去还是个“娃娃脸”,却是个工作近十年的“老环卫”,说起环卫的事,刘佳如数家珍。

  在珞珈山街路口,环卫工陈细芳正在保洁,刘佳指着路边三把不同的扫帚说,答案就在这儿。她解释说,传统意义上,扫帚就是扫地用的,就是应该只有一个样子。但经过多年实践,针对黎黄陂路不同材质的地段,他们总结出三种不同的扫帚“利器”。面包石铺成的路面缝隙多,他们用绿色毛球扫帚打扫;大理石路面灰尘难扫,他们用自制的波斯扫帚打扫;路沿靠墙边普通扫帚难扫到,他们用软毛的金丝扫帚打扫。

  陈细芳说,五一假日期间,她和同事们都是在每天上午和下午客流高峰过后再随机进行保洁清扫,尽可能不打扰游客。

  5月5日,江岸区城管清扫一公司环卫人员在黎黄陂路进行路面保洁。记者刘斌 摄 

  “神秘利器”之二: 

  腰包里的“六件套”,令污垢无处藏 

  途中,让长江日报记者感到特别的是,黎黄陂路的环卫工每人身上都挂有一个绿色腰包。一位中年环卫工正拿出腰包里的喷壶和抹布,边用水喷边清洗垃圾箱。刘佳上前介绍说,她叫严军芳,也是位工作认真负责的“老环卫”,别小看她背的这个腰包,里面的“六件套”用处可大呢,她一一将六件套拿出来,有抹布、喷壶、夹子、手套、钢丝球、小铲子等。

  严师傅说,遇到墙上、电线杆上平时很难清理干净的污渍、小广告等,有了这个腰包“六件套”,都能搞定。

  黎黄陂路两旁的香樟树郁郁葱葱,从街头延伸到街尾。路长刘佳介绍,针对大树落叶,还专门配置有冲洗压尘功能的小型机扫车,在游人不多的时候随时清扫保洁,清扫效率高。

  5月5日,江岸区城管清扫一公司环卫人员配戴“六件套”保洁利器上岗。记者刘斌 摄 

  “神秘利器”之三: 

  居家服务,以情服务 

  下午3点,刘佳带长江日报记者走进黎黄陂路上一间咖啡馆,向店员询问有没有垃圾要收。其他环卫工师傅们也纷纷走进其他商家,挨个询问是否有垃圾需要处理。

  刘佳介绍,由于这里游客较多,不宜按通常方式将垃圾集中在路口再用车辆清运回收,而是采取人工来收集垃圾,再运到不被游人所注意的地方进行清运。虽说这样做给环卫工增加了工作量,但有利于环境美观和游客的舒适,这也是目前环卫战线倡导的居家服务,以情服务。“由于我们真心实意为这条街工作,商家和游客都蛮配合,乱丢垃圾的现象几乎看不到,我们也感到十分欣慰。”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五一”期间,环卫工师傅们不仅认真做好道路保洁工作,不少暖心事也在这条“网红街”上发生。4日晚上8时许,正在值班的环卫工丁云超在保洁中发现一部苹果手机遗失在马路中间,他等了大半个小时,直到有两位女大学生来寻找便上前询问,确认她们是失主后他将手机交还给大学生,两个大学生再三致谢。

  【编辑:陈辰】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