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打造“一中心三高地”,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6-09 06:50 来源: 长江日报-长江网
【字体:

  中国信科-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智慧工厂生产车间里,工作人员在操作无人生产线。

  长江日报讯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要实现武汉大战大考后经济总量争先进位,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要动力。

  武汉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一年以来,武汉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当前,武汉坚持创新第一动力,紧紧咬住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目标,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加快形成高品质创新生态、高能级创新平台、高层次创新主体,并不断涌现出“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新创举、新作为。

  实施新行动

  科技创新十大行动等为全局计、为长远计

  5月31日,位于东湖科学城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运,将成为国内首家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未来将推进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助力武汉打造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的先行区、示范区。据介绍,该中心从工程进场到设备安装只用了3个月就已初具规模。同日,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科学岛起步区的武汉新型超算中心宣布启动建设,该中心将支撑“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设计、智能建造、网络安全等重点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升级,为武汉打造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

  武汉光谷量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光刻间里,工作人员在黄光环境下安全生产。

  华为公司常务董事、ICT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汪涛说,两中心迅速布局落地,充分体现了省、市政府及产业各界,对科技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和迅速行动。

  据了解,这只是武汉落实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全域创新协同行动”的进展之一。

  就在今年,高德红外的“百万像素中波/中波双色二类超晶格制冷红外探测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评价该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其总体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将满足我国对于高端制冷红外探测器的需求。

  5月7日,全球首例聚氨酯人工血管(PuVaso®YSVG-S02)的胸主动脉置换术中,用上了武汉杨森全球首创聚氨酯复合材料“三层仿生结构人工血管”,此次临床试验再次验证了该人工血管具有较好的易缝合性和防渗血性。该原始创新是目前国内唯一、国际领先的仿人体自身动脉结构的人工血管。

  武汉将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3月29日,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为未来五年武汉科技创新工作指明十个主攻方向,不仅描绘了美好蓝图,更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举措,武汉一步不停歇,争分夺秒。

  推进科技创新,不为一事谋、一时谋,而是为全局计、为长远计,是系统工程、非凡之事。武汉把创新深深镌刻在城市首页,一系列新行动实施,除科技创新十大行动,还公布首批“卡脖子”技术攻关,面向全球“揭榜挂帅”;实施武汉英才“拔节行动”“学子留汉工程”“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

  构建新体系

  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等优势做优、长板拉长

  5月16日上午,2021年武汉科技成果转化首场对接活动上,45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现场签约。 记者现场了解到,45个项目涉及光电子、半导体、激光、新能源、机器人等众多产业领域,成果提供方包括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等一批在汉高校及科研院所,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帝尔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汉企业为成果承接方。

  5月24日,高端生物医学成像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建议书获湖北省发改委批复。

  项目主要建设包括光电融合超快生物分子成像装置、先进显微光学成像装置、超灵敏磁共振成像装置、变结构全数字PET四大核心装置、图像融合与处理中心以及成像辅助平台等建安工程及配套公用设施。

  长江日报记者在光谷的高新大道和森林大道间的群英路上看到,5层楼的高端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正在进行外部平整,内部装修进入收尾,预计很快将交付验收。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与中科院精密测量创新研究院,联合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南大学、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单位,将充分发挥武汉地域研究特色优势,立足自主创新,以突破、引领为着力点,抢抓“窗口”机遇期,注重应用和产业化,使我国生物医学成像科研能力加速进入到世界先进行列。

  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开园时,联影集团武汉展厅向客户展示最新全线医学影像与放疗产品。

  据了解,武汉建有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就在今年,光谷科学岛将全面启动建设,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作物表型组学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启动建设。

  同时,武汉对标国家实验室,正围绕加快建设光谷实验室、江夏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洪山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东湖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7个湖北实验室,建设一批特色优势明显的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推动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攻关。

  当前,武汉正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国家、省级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创新体系,高水平打造科技创新平台、高标准投入科技研发、高要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高质量培育集聚创新人才、高层次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优势做优、长板拉长,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在武汉蓬勃发展。

  提出新观念

  提出“大人才观”来者是才、能者挂帅

  上月15日的2021年度高层次人才高级职称评审上,从事生物育种研究的零职称海归博士陈立清(化名),以全票赞成通过自然科学研究员职称评审,距离其从公司推荐申报,仅15天。

  近年来,陈立清担任项目负责人,与院士团队合作研发基因育种芯片,提供基因精准筛选,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种。目前,该技术已被200多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引进。

  在武汉,战略科技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可根据本人专业能力和实际贡献等,申报正高或副高级职称。这一创新举措,让武汉市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搭上职称“直通车”。

  鼎康(武汉)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身着安全服的工作人员在无菌生产间里的生物安全柜和生物反应器等设备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除此之外,武汉打破部门条框,突破身份观念,探索新时代市、校、企合作人才工作新体系,在全国首次采取聘任方式,面向高校、企业引入急需紧缺人才担任部门副职、公务员,推动政府、高校、企业各方人才和资源充分整合、优势互补,构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2020年10月,来自在汉高校和重点企业的5位聘任副局长正式上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同时,武汉通过揭榜挂帅、悬赏等方式,大力引聚产业紧缺、创新力强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做大做强国际人才“蓄水池”,扩大人才规模,集聚相关产业及其细分领域高精尖人才领衔科研攻关,累计集聚市级重点专家3000多人。

  近一年来,武汉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厚植惟楚有材的底气,用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强大磁场,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坚持以事业聚才,提出树立“大人才观”,凡是在江城大地上的人才,都是武汉的人才。并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人才创新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科研人员在市内企业、高校、院所间柔性流动;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探索全面放开高端人才购房、子女入学等限制,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

  创立新机构

  举全市之力组建武创院改革赋能、机制破题

  4月18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正式获批组建,并已于4月21日完成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

  这是武汉坚决扛起创新使命,以思想解放引领创新突围,从思想理念、体制机制、政策路径等方面大胆突破,组建更高起点、更高标准、更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的新创举。

  举全市之力组建武创院,全面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打造人才、技术、资本三个“蓄水池”,营造最具吸引力的创新创造创富生态,实现科技成果在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如何推动“关键变量”成为“最大增量”?

  一年来,武汉成立新机构,如成立武汉人才集团,以深挖城市发展潜能为重点,链接创新创业创富资源,拓展引才育才用才渠道,推动校地企深度合作、人城产融合发展,助力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优势。

  再如加快组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探索成立联系服务高校院所的专职机构;成立创新产品推广办公室等,坚决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使命,努力在科技创新上拔得头筹、快人一步、棋高一着,全力塑造武汉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

  (文/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武组宣 武招才 武科宣 武经宣 图/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