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一群老武汉在围观,原来是配电柜变了“文物箱”
长江日报7月10日讯 你知道大东门还有一个名字,叫“宾阳门”吗?近日,武昌街头的配电柜、交接箱等箱柜换上古城贴纸的新装,让市民了解到尘封的武昌古城历史。

武昌街头的古风箱柜。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供图
武昌城曾有9座城门,唯一留存下来的只有起义门,其他的均已湮没在历史中。在大东门附近一处配电柜上,设计师精心手绘的宾阳门旧貌,“复原”了这段历史:它是向东出城的最主要通道,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时有行人停下来看这些手绘的图样和简介:“美观还可以涨知识,比以前的装饰有意思多了。”

武昌街头的古风箱柜。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供图
目前武昌区有450余个手绘箱柜,都以武昌古城文化为主题,武昌城原有的9处湖泊,9座城门,在街头一一呈现,如同一卷古城历史连环画。据了解,手绘图样和内容出处,出自《武昌老建筑》《武昌掌故》《名人咏武昌》《武昌文史》等权威书籍,设计师根据书中文字和图画记录,一笔一笔画出手绘图,力求全面真实地展示出武昌古城的原始风貌。有意思的是,街头箱柜展示的手绘湖泊、城门都尽量对应原址,让历史通过画面重现。




设计师精心手绘的图样。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供图
记者了解到,这次给武昌街头的箱柜穿“古风衣”,是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的一次创新尝试,将城管的精细化管理和武昌古城文化相结合。相关负责人介绍,贴纸的材料都采用特殊涂层,不干胶、牛皮癣等粘胶都无法贴上去。
(长江日报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
【编辑:姚昊】

武昌街头的古风箱柜。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供图
武昌城曾有9座城门,唯一留存下来的只有起义门,其他的均已湮没在历史中。在大东门附近一处配电柜上,设计师精心手绘的宾阳门旧貌,“复原”了这段历史:它是向东出城的最主要通道,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时有行人停下来看这些手绘的图样和简介:“美观还可以涨知识,比以前的装饰有意思多了。”

武昌街头的古风箱柜。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供图
目前武昌区有450余个手绘箱柜,都以武昌古城文化为主题,武昌城原有的9处湖泊,9座城门,在街头一一呈现,如同一卷古城历史连环画。据了解,手绘图样和内容出处,出自《武昌老建筑》《武昌掌故》《名人咏武昌》《武昌文史》等权威书籍,设计师根据书中文字和图画记录,一笔一笔画出手绘图,力求全面真实地展示出武昌古城的原始风貌。有意思的是,街头箱柜展示的手绘湖泊、城门都尽量对应原址,让历史通过画面重现。




设计师精心手绘的图样。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供图
记者了解到,这次给武昌街头的箱柜穿“古风衣”,是武昌区城管执法局的一次创新尝试,将城管的精细化管理和武昌古城文化相结合。相关负责人介绍,贴纸的材料都采用特殊涂层,不干胶、牛皮癣等粘胶都无法贴上去。
(长江日报记者王慧纯 通讯员殷莉红 高嫣嫕)
【编辑:姚昊】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