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青年讲解员眼中的红色记忆②】1938年武汉成“战时首都”,市民曾献金超百万抗战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8-05 18:35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点击图片查看原视频)

  在汉口百年老街——中山大道东端的长春街57号,坐落着一幢别具一格的日式四层小洋楼,气势笃厚,安静肃穆,这就是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这里曾是全民族抗战初期中共中央设在武汉的公开办事机构。

  南京沦陷后,武汉成为实际上的战时首都和全国抗战中心。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领导人在这里积极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动员社会各界参加抗战,掀起了规模宏大的抗日救亡高潮,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从1937年10月正式成立,到1938年10月撤离武汉,八路军武汉办事处虽然只存续1年时间,但是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90后讲解员凌丽,2021年2月通过武汉市事业单位考试进入八路军武汉市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目前她承担馆内日常讲解、撰写讲解词等工作,日均讲解1-2场。

  图为凌丽在讲解

  “青年讲解员眼中的红色记忆”专题报道,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长江网推出,每期邀请一位红色场馆中的青年讲解员,讲述红色场馆中的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红色宝藏。第二期就让我们跟随讲解员凌丽,走进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去见证那段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抗战岁月。

  凌丽——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的强烈要求,蒋介石被迫抗战,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是1937年10月由董必武筹备建立起来的。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产物。

  当时,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是公开机构,中共中央长江局也在此办公,领导南方13省、东南分局以及新四军的工作。长江局领导人周恩来、秦邦宪(博古)、董必武、叶剑英、何凯丰以及陈绍禹(王明)等都以中共代表的公开身份工作并住在这里。邓颖超、罗炳辉、李克农等也都在此工作和居住。这里见证了武汉人民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也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等诸多中共领导人抗日救国的身影。

  图为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这其中最具影响力,也最为公众熟知的就是“七七献金”运动。1938年7月7日,日军逼近武汉,在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组织号召下,武汉市民开展了支援抗战的献金运动。在这场群情激昂的献金运动中,“八办人”带头捐献,武汉市民积极参与:中共代表团和“八办”代表捐款1000元;周恩来把在军委会政治部工作的一个月薪金340元全部献出;董必武、邓颖超等中共参政员也将一个月薪金350元全部献出。民众的爱国热情高涨,献金者多则上万元,少则几分钱。据史料记载,当时,电影《热血忠魂》的女演员黎莉莉献出了自己的结婚戒指;从华北沦陷区过来的一位卖药老人一天献金3次,第一次献7角钱,第二次献1角5分钱,第三次献1角钱。活动原定3天,没想到捐钱的人太多,活动不得不延长到7月11日。当时,除了江汉关、三民路、水塔、五芳斋、武昌司门口、汉阳东门等固定献金台外,路上还设了一座流动献金台。这次献金运动共有50多万人参与,武汉市民献金超过100万元,有效地支持了抗日战争。正如《新华日报》评论的那样:“其情形的热烈,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空前,在世界史上也少有。”(注:文中“元”为国民党发行的法币,在1938年,100法币大约能买两头牛。)

  感言

  作为全面反映武汉抗战历史的专题性抗战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记载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历史,是我们汲取红色营养的重要阵地。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 叶军)

  【编辑:童润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