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讲解员眼中的红色记忆⑬半截铅笔写下三封诀别信,就义前夏明翰寄语后来人
长江网讯(见习记者刘远航 通讯员刘翔)1928年3月20日,28岁的他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临刑前他挥笔写下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担任过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组织参加过秋收起义。
王霄,武汉革命博物馆讲解员,入职3年来始终恪守初心、热情讲解,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架起博物馆与观众的沟通桥梁。她还积极参与社教活动,走进校园宣讲红色故事,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继承革命文化。在这片红色文化宣传的阵地上,她将继续做好红色故事的讲述者、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青年讲解员王霄 武汉革命博物馆供图
“青年讲解员眼中的红色记忆”专题报道,由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长江网推出,每期邀请一位红色场馆中的青年讲解员,讲述红色场馆中的红色记忆、红色故事、红色文化、红色宝藏。第13期让我们跟随讲解员王霄,走进武昌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听她回顾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故事。
王霄——
夏明翰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仕宦之家。但他不喜欢祖父的四书五经,渴望接受新式教育。1917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夏明翰不顾祖父的反对,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积极阅读进步书籍,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1921年秋,21岁的夏明翰经毛泽东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满腔热情投身革命。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极其险恶。为了保守党的机密,做好党的工作,夏明翰夫妇不得不经常变动住宿地点,先后搬迁十几次。
1928年3月18日,夏明翰得知党内出了叛徒,赶紧回到住处烧毁机密文件。怎料就在准备转移时,叛徒带着几个特务闯了进来将他逮捕,关进国民党监狱。
在狱中,敌人对夏明翰施以酷刑,劝他投降,被他严词拒绝。面对拷打,他怒斥敌人。在得知自己生命就要结束时,他忍着剧痛用敌人扔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分别给母亲、大姐、妻子写下诀别信。
夏明翰使用过的蚊帐 武汉革命博物馆供图
夏明翰在母亲的鼓励和影响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担心自己牺牲后母亲因失子之痛而伤心,他恳请母亲不要哭泣,要看到前途和光明。他在信中写道:“你用慈母般的心抚育了我的童年,在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了我极大的支持,亲爱的妈妈,不要难过,不要悲伤,别用泪水送儿离开人间,儿子不想看到妈妈两鬓白发,但我相信你会看到我们高举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在给大姐的信中,夏明翰写道:“大姐为我坐监牢,外甥为我受株连,我们没有罪,我们要斗争,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夏明翰与妻子郑家钧是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他在信中回忆他们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和携手走过的革命岁月,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写道:“同志们常说世上唯有家钧好,今日里才觉你是巾帼贤。我一生无愁无泪无私念,你切莫悲悲戚戚泪涟涟。张眼望,这人世,几家夫妻偕老有百年。抛头颅,洒热血,明翰早已视等闲。‘各取所需’终有日,革命事业代代传。红珠留作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
在给妻子郑家钧的信中提到的“赤云”,是夏明翰的女儿,当时还不到6个月。写完信, 他抑制不住对妻子、女儿的强烈思念,用嘴唇和着鲜血,在信上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带血的吻印。
三封诀别信写完后,血肉模糊的夏明翰受到了敌人更为残酷的拷打,他们把竹签插进夏明翰的手指,把铁丝穿进夏明翰的鼻梁,却仍然没有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特务们只好向上级汇报,得到的批复是:就地枪决!
1928年3月20日,28岁的夏明翰被带到汉口余记里刑场,临刑前他挥笔写下了那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感言
一顶蚊帐,见证夏明翰的铁血人生。这顶普通的蚊帐,是夏明翰烈士仅有的一件遗物,它饱含着亲属的深情,也展现了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革命初心。夏明翰无私无畏的战斗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值得我们新时代每一位青年人学习。 ——王霄
武汉革命博物馆是武汉区规模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红色旅游胜地,由武昌农讲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起义门五个场馆组成,每个场馆各有不同风貌。其中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文物资料丰富,展陈形式多样,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光辉历程。
【编辑:王冲】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