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提升移民村面貌,村民晒花生将有公共晒场
村规民约展示在黄陂区六指街新博村文化广场的“C位”。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摄
长江日报讯“此条约,村民立;同遵守,都受益。争先进,相互比;谁违反,众人弃。……”在黄陂区六指街新博村,村民们对120字的村规民约耳熟能详。8月18日,长江日报记者驱车来到新博村,一栋栋整齐的白墙民居露出灰色的瓦檐,颇有古韵。在村委会和村文化广场前,村规民约分别展示在这里的“C位”。
村党支部书记杨卫国告诉记者,新博村是2010年作为南水北调外迁移民建制村从十堰市丹江口搬迁而来的,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共计127户565人。
从十堰搬到黄陂,如何谋发展、求致富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问题。利用村子离武汉城区近的特点,村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两委班子定下了“水果采摘+黄酒等农产品产业+康养”的发展基调。目前,村集体经济已有自有厂房出租、超市、合作社分红等来源。
“一个村要想真正走出去,实现乡村振兴,首先要让自己的面貌提高标准。”村干部们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为破解村庄管理和治理难题,今年3月份,在征集村民们的多方建议后,《新博村村规民约考核细则》出台,杨卫国说,推出细则的目的,是使村规民约真正成为巩固基层政权、化解基层矛盾、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助推乡村振兴工作的抓手。
记者翻看新博村村规民约考核细则,发现共有37条考核条目,考核内容涵盖产业规划、建房修院、生态保护、公共设施、商业服务、村湾环境、民主议事、乡风文明等,减分的项目有“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存在铺张浪费等行为,经劝导后无效的”“随处晾晒衣物等影响村容村貌的行为,经劝导后无效的”等。
自4月推行后,村里实行“月评分、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每周,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等人组成的检查小组会按照条目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当即提出整改建议,如果未按照要求整改,就会扣分。
新博村主要是通过兑换社会服务、实物礼品等奖励方式和通报批评、教育警告等处罚举措,引导村民在爱村建村中与村湾手牵手、心连心。考核优秀、合格、基本合格的每户都会获得100—200元不等的实物礼品,奖励费用则来自于新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8月17日,记者跟随村干部们去现场检查。四组住户陈健锋家在村主干道旁边开有一家餐馆,十余箱空啤酒瓶堆放在一楼走廊上。杨卫国上门和他做工作:“咱们村的面貌要保持一致整齐,别家都不堆放杂物,你看还是尽快处理吧!”陈健锋点头应允。
杨卫国告诉记者,不少村民喜欢把花生晒在自家门前,注意到这一问题后,村里打算开辟一处公共晒场,目前已处在平整路面阶段。“考核后会暴露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满足需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风文明才能生活富足,村规民约里,寄托着全村人希望共同富裕的愿望。“瓜果飘香,风景宜人。未来,这里将成为田园小镇。”杨卫国道出了村湾发展的愿景。
武汉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以来,市民政局对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目前,全市1800余个村已全部完成村规民约的制定修订工作。下一步,将继续指导基层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长江日报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方干)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