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好,感谢你们,扎西德勒”,陈孝平院士团队医师节前收到病人感谢视频
陈孝平院士(右)为患者手术。 通讯员陶继东 摄
长江日报讯18日上午8时,54岁的央吉走进西藏山南市人民医院的治疗室,在检查确认“T管造影未见异常”后顺利拔管。9时多,央吉的主刀医师陈孝平院士,收到其学生李常海教授发来的信息:“老师,病人体重明显增加,血红蛋白从术前60多克升至132克,各项指标均正常,请您放心。”至此,让陈孝平挂念了3个月的事,终于传来好消息——实施了西藏首例“胰十二指肠联合横结肠切除手术(陈氏胰肠吻合术)”的胰腺肿瘤病人央吉顺利康复。
下飞机就直奔手术间
陈孝平:务必赶在高原反应前完成手术
今年5月,西藏林芝一名确认为胰腺肿瘤的藏族病人,通过多方辗转向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求助,希望他能亲自主刀为其开展救治手术。据了解,病人希望陈孝平为其开展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又名‘陈氏胰肠吻合’技术,是陈孝平院士首创手术术式,能大大地降低胰瘘的发生。当地医院因条件受限,一直未能开展,而及时手术是病人生命延续的唯一希望。收到病人的求助,陈孝平立即答应了,当天就找到自己的学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肝脏外科李常海教授商量,做进藏手术的准备。
从武汉到西藏林芝没有直达飞机。陈孝平团队决定从成都中转。“成都早上有航班出发,11时可以到林芝,这样我们下午2时就可以开始手术。”为陈孝平院士担任本次手术助手的李常海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高原反应一般都会发生在进藏24小时以后,院士年近70岁了,第一次进藏,他怕自己有“高反”会影响手术安全,所以特别安排一进藏就立即手术,务必抢在反应来前完成手术。
5月17日,陈孝平带领的专家团队顺利完成了手术。事实上,陈孝平和其他几位参与手术的专家都在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反”,李常海教授形容为“头痛欲裂”。“幸好抢得及时,手术成功。”下了手术台就立即开始吸氧的陈孝平如释重负。
多呆几天,守到病人病情稳定
李常海:老师,明天让我留下来吧
央吉的病,在当地病例极少,为其开展的手术非常大且难,术后也极易发生并发症。术后,病人情况不太稳定,有些胆汁漏。当地医院是第一次收治这种病人,缺乏经验。
陈孝平院士担心当地医生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李常海教授主动向陈院士请示:“老师,明天让我留下来。”而此时,李常海教授的高原反应还没有完全缓解。
“如果身体可以顶住,留下来对病人更好。”李常海的请求,得到了院士的同意。在接下来的6天里,李常海教授每天上午9时和下午4时都会到病房查看病人的症状和生命体征,计算引流液量和各种化验指标。同时也跟当地医护团队充分沟通,指导处理病人的各种情况。每天查完房,李常海都会将病人情况向陈孝平汇报,根据指示调整引流管和用药。“如果我汇报晚了一些,老师就会主动来问询情况,即使是周末或者他在开会的时候也是这样。”李常海介绍道。
院士时刻挂念的人传来好消息
央吉:我很好,感谢你们,扎西德勒
18日,顺利拔管的央吉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向陈孝平团队致谢:“我很好,感谢你们,扎西德勒。”视频中央吉说的是藏语,由其儿子用汉语翻译。央吉的家属表示:医师节到了,希望向一直帮助我们的陈孝平院士团队表达谢意与祝福。
陈孝平院士顺利完成手术后,当地医护及病人家属向他致谢。
西藏传来的好消息让陈孝平院士团队每一位参与救治的成员都欢欣鼓舞。“太不容易了!”同样参与救治的湖北陈孝平科技发展基金会秘书长罗鸿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病人当时是通过基金会联系到了陈孝平院士。当地从来没有开展过此类手术,一旦决定进藏手术,就意味着从术前准备到术后护理,全要靠院士团队“守到底”。
“让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术式为更多的中国人服务。陈孝平院士的心里装着一张中国地图,希望能将医术传到祖国每一个角落。”与陈孝平院士共事多年的罗鸿萍接受采访时说道,院士当时果断决定带团队进藏,免费为病人实施手术。除了救人以外,他更想把这项医技手把手教授给当地医生。
据了解,陈孝平首创的“陈氏胰肠吻合”技术,这是中国人的原创手术术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专家团队已经在全国22个省、4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的100多家医院推广近3000例,A级胰瘘发生率仅为8.8%,B、C级胰瘘已经基本消失,手术非常成熟。通过这次参与手术和管理术后病人,林芝人民医院的医护团队表示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学会了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病人也可以自己完成手术。
(长江日报记者姚旭)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