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树承载历史,不只是“可再生资源”丨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9-08 19:0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 杨于泽
  今年4月初启动的“湖北最美古树”系列评选活动,近日对评选出来的“湖北十大最美古树”和“湖北五大树王”名单进行公示,其中武昌东湖宾馆毛主席亲手所植油松和汉阳区“汉阳树”入选。这项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全省居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落实保护古树名木的要求。


  古树名木被视为一种旅游资源,但对于参观者而言,它们就是历史、文化信息和顽强生命带给人的惊叹。武昌东湖宾馆毛主席亲手所植油松枝干盘虬、生气盎然,树龄已有61年,堪称珍贵。汉阳区的“汉阳树”是一棵银杏树,被认定为明代古木,500年树龄很容易使人们穿越时空,想起崔颢名诗“晴川历历汉阳树”,真把它当成崔颢眼里的“汉阳树”。这两棵古树名木不仅记载历史,而且具有文化意象符号功能。


  人们珍视这些古树名木,也是因为它们穿过历史变迁、烽火硝烟和千百年风雨,物以稀为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不仅普查查清了家底,而且加大了保护资金的投入,落实了必要的保护措施。像这次公示的“湖北十大最美古树”和“湖北五大树王”中,安陆市一棵银杏树已经有3000岁高寿,推论应是周公时代的遗存。其他不少古树名木长在乡野,远离城市红尘,但如果没有先民对它们的爱护,也很难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树很早就成为一种人化的自然产物,数千年前,中国人就把树木当作审美对象。比如杨柳,《诗经》里就有很多首吟咏杨柳的诗句。《陈风》有一首吟唱:“东门之杨,其叶牂牂。”《小雅·采薇》有一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现在全世界提倡保护动物,其实从中国文化价值的优先顺序看,我们首先就应当保护树木,或者把保护树木与保护动物一视同仁,尊重除经济林木之外的树木“独立自在”的价值。
  树木是可再生、可更新、可移植的,但树木也是有历史的,古树名木更是城市的文化活标本和历史活化石。树承载历史,不能只是当成“可再生资源”。随着城市发展,种植的行道树、景观树很多,我们也时闻有地方会让道路、工程给一棵名树大树让路,但对待“普罗树众”往往比较随意,真正让树长大、把树留下来的不一定多。
  保护古树名木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其实把城市行道树和景观树当成生命给予尊重、当成社会与文化年轮给予保护,也应当成为社会共识。当下人类的自然伦理、环境伦理正在转型,我们应当培育中国特色的环境伦理、生命伦理,对树木的生命价值多一些尊重。种植城市行道树和景观树要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思维,把城市空间、建筑和树木当成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少折腾、不浪费,为城市留下大树、留下城市年轮、留下文明。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