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贾樟柯新片武汉首映:乡村需要振兴,它深刻塑造了我们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9-14 21:0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4日讯(记者万旭明)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贾平凹、余华、梁鸿,以及已故作家马烽,他们的个人经历组成了一段“中国往事”,也组成了贾樟柯导演新作《一直游到海水变蓝》。14日,影片在百丽宫影城壹方店举行武汉首映礼,贾樟柯与诗人欧阳江河的到来,吸引了大批影视爱好者、师生、文学青年及本地文化人士参与。在与武汉观众的交流中,贾樟柯详解了影片的三个关键词:乡村、文学、纪录片
  乡村:电影解谜中国人如何一路走来
  稻田、麦浪、村里的戏台……影片中出镜的是贾平凹、余华、梁鸿以及已故作家马烽的女儿段惠芳等,他们讲着陕西话、河南话、山西话,回到曾出生、生活、工作过的乡村、小城市,讲述自己和这个时代的往事,这让《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呈现出朴素的乡土感。
  “这部电影最初的片名叫《一个村庄的文学》。”贾樟柯解读道:“选择作家时,一个标准就是有乡村或小城市的经验。”在他看来,“处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汲取力量的方法就是回头看。新中国走过了70年历史,但我们通过历史学习、家庭传承所能了解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这部电影希望探寻中国人如何一路走来。”
  而在这个解谜的过程中,越来越少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乡村,成为贾樟柯关注的焦点。“城市中的很多现象,背后都有5000年农耕文明留给我们的影响。乡村需要振兴,它深刻地塑造了我们今天大多数的人,我们需要去了解过去的经验,特别是乡村的经验。”
  文学:谁说文学式微?它生生不息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片尾字幕中,出现了几十位作家的名字。除了出镜讲述的贾平凹、余华、梁鸿等,苏童、格非等数十位作家也以各种形式出现在片中,影片更是由一位村民朗读作家作品来切换章节。但在银幕外,很多参加见面会的文学爱好者、大学生都表达了共同的担忧:“在年轻人的生活中,文学已经边缘化了。”
  没想到,贾樟柯笃定地回答道:“文学并没有式微,它在当代仍有作用,生生不息。”他细细解读道,中国人用中文思考,美国人用英语思考,语言或者文学几乎就是我们的思维。而文学是系统性地思考人生与社会,一个接受了专业文学训练的人,会更拥有整体性的观念,更足以对抗碎片化的时代。
  至于年轻人担心的边缘化,贾樟柯笑笑说道:“大家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辉煌,其实是因为当时没有多少文学、更没有多少娱乐,路遥写一部《人生》,全中国人都在讨论。现在不可能再一呼百应,其实恰恰是多元社会的标志。”
  纪录片:市场越难,电影人越要多在海里扑腾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贾樟柯的第三部纪录片,此前他曾在2006年以画家刘晓东为对象拍摄《东》,2007年以服装设计师马可为对象拍摄《无用》。三部纪录片,关注三种艺术家的人生。
  尽管贾樟柯一直以文艺片为人所知,拍摄三部纪录片还是令人意外。毕竟,连他自己都很清楚地知道,“市场反应比较好的,一般是自然探索类的纪录片,人文类纪录电影确实比较困难。”但他很“任性”:“在目前的市场环境里,我拍我所爱,观众看你所爱,我们不强求观众。”
  当然,贾樟柯还是希望影片能被更多人看到,尤其是“年轻人甚至孩子们看一看”,“人文类纪录片讲述的就是我们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记忆。”好在近些年来,纪录片正逐渐被观众熟悉。贾樟柯鼓励道:“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纪录片现在在电影院里有一席之地了。这就像我们的片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虽然不会有预期的反响,或是面临重重困难,但我们作为热爱电影的人,就应该多在海水里扑腾几下,努力往前游。”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