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红军留下五担银圆,他一分不少送还”,纪检干部进红色场馆聆听先辈勤廉故事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09-25 22:5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5日讯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司令部临时驻扎在新洲三店,根据老一辈的回忆:一位首长模样的将军下马后,嘱咐正在拴马的警卫员把树用草绳包上,防止马啃了老百姓的树,这是要付钱的……”近日,新洲区组织纪检干部及村纪检委员到徐古街将军山红色文化陈列馆参观,开展党史学习,接受廉政教育,讲解员生动讲述战争年代邓小平、张体学等革命先辈在新洲战斗时的勤廉党史故事。
  “1936年夏,红二十八军从鄂东撤退,政委高敬亭将不便运输的五担银圆交给漆先庭保管。漆先庭将其中四担银圆托付给两个堂弟保管,嘱咐堂弟要用生命保护革命财产。为分散风险,他又将另一担银圆藏在无人知晓的山洞。1937年,高敬亭率部打回麻城,漆先庭当即组织人员将五担银圆一分不少地送还。高政委大为感动地说:‘这些银圆根本就没指望你送还,这么多伤员在你那里也需要用钱呢。在这么艰难情况下,你们要是花了或丢了我都不会怪你’。”讲解员现场讲述的共产党员漆先庭廉洁自律,守护红军银圆的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听完一个个勤廉党史故事,前来参观学习的纪检干部为先辈们的为民情怀深感震撼:这种发生在本地的廉政党史故事真实、接地气,革命先辈的廉洁形象让人感觉非常亲近。“革命先辈们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深深感染着我。我要以先辈为榜样,不仅自身要做到廉洁自律,还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职责,更好为群众服务,才能对得起革命先烈的牺牲,对得起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周山村纪检委员余文学参观完后感慨道。
  革命先辈鲜活的勤廉故事既是珍贵的红色资源,也是生动的党史教材,更是开展廉政教育的“富矿”。新洲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注重用好本地红廉文化资源,利用徐古街将军山红色文化陈列馆、双柳街魏文伯故居、道观河革命先烈事迹陈列室等本土红色场馆,深入挖掘曾在新洲战斗过、生活过的革命先辈的勤廉故事,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红色遗迹遗址、聆听勤廉党史故事、读党史颂红廉,把弘扬红色文化与廉政文化相融合,讲好党史故事,深化党员干部廉政教育。
  “红色资源见证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廉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说,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深入挖掘、整合新洲本地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廉政资源,把先辈事迹当作生动教材,将红色场馆变成廉政教育课堂,引导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廉洁防线。
  (长江日报记者谭德磊 通讯员张易博 郭辉)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