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昔日贫困村变身“兴旺村”,大变样靠这关键一招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10-15 07:10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蓝天白云下,江夏区乡村美景令人神往。
  2021年,我国庄严宣告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
  为了促进乡村振兴,武汉市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截至目前,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813人、工作队463支,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力量。除此之外,武汉进一步加大巩固脱贫攻坚的力度,对脱贫不稳定户、贫困易致贫户和突发困难户“三类人群”加大监测力度;关注低收入人口的收入情况,确保这些人群收入稳定增加;抓实村级债务化解和大数据比对等问题的整改工作。
  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是核心、关键。武汉继续在重点乡村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由龙头企业带动,因地制宜发展,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的基本,即种养殖业来发展,同时在加工上做好文章,延长产业链,在农产品售卖上做文章,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切实提高农业效益,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在10月17日第三个全国扶贫日到来之际,长江日报记者探访了武汉周边6个走上产业振兴致富之路的乡村——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的优质稻已成熟,正在抢收;新洲区毛家冲村的甘蔗长势正好,即将成熟;蔡甸区四红村的金果梨产业基地规模又扩大了;黄陂区创造村,首批成熟的鳜鱼即将上市……这些乡村振兴之路走得稳稳当当,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
  虾稻鳢模式唱响新时代渔光曲
  10月中旬,是江夏区湖泗街科农村最忙碌的时候,近500亩的中晚稻,要趁着天气好的时候抢收。
  “上周我们刚收了一批,最后一批稻谷,预计在18日左右全部收完。”脱贫户陈金武告诉记者。
  脱贫户丁帮国这段时间也开着收割机四邻八乡地跑,帮忙收稻谷,“收一袋稻谷十元钱,稳赚不赔。大家听说我们科农的米卖价好,还找我打听在哪里买的好稻种”。
  刚到而立之年的王雄威,国庆节才结束了在大学半个月的学习,回到村里帮父亲搞养殖,监测水质,投放饲料。“以前觉得待在农村没意思,赚不到钱,在外面漂了几年回村后,却发现村里不仅能赚钱,还送我去大学学技术,把更多的种养殖知识带回村里。”


  科农村的米很受欢迎。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科农村的这些变化,开始于5年前。
  2016年,当武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驻村工作队进入科农村时,这个近700人的村子只有200人常住,“空心化”严重。
  经过调查探访研究,工作队因地制宜,在村里积极发展水产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同时精准帮扶,让想发展个性化产业的村民,发挥一技之长,拓展致富渠道。“农业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不能让一个村民掉队。”驻村工作队队长冯晨钟说。
  科农村村长盛建军认为,目前村子的兴旺发展,得益于科技的支撑,“现在全村上下都铆足干劲,有了科技支撑,土地上的产出就会更丰盛”。
  陈金武告诉记者,刚开始,村里只有他使用虾稻的种养模式,而现在,全村的地都改造了,全部是虾稻模式,有的还是虾稻鳢模式。“5月份收完虾子后,每亩地的收入就有3000元左右了,赚回了全年的成本还有盈余,后面稻子和鱼就完全是纯利润了。”
  除了虾、稻、鱼,科农村驻村工作队请市农科院打造的沙塘鳢基地,今年也有了丰厚的收获。从沙塘鳢产卵的3月到6月,基地都非常繁忙。“要配合水产专家做好鱼苗的监测、孵化和培育,还要接待一拨拨前来考察、购买鱼苗的养殖户,村里的养殖大户也要拿鱼苗去养,看看效果和效益。”一条条小小的沙塘鳢,成为科农村乡村振兴的新动力。
  “沙塘鳢是贵价鱼,在我们村做试点人工孵化,今年基地就产出了30万尾鱼苗,每条鱼苗卖两元钱。这鱼在市面上卖价高,所以除了武汉市周边搞养殖的慕名前来买苗,整个江汉平原的养殖户都闻风而来了。”冯晨钟告诉记者,沙塘鳢的孵化期只有3个月,现在驻村工作队正想办法改造部分基地设施,争取在其他季节可以孵化其他鱼苗,提高基地的利用率。
  目前的科农村,集体年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近2万元,村里常驻人口也已经增加到了近400人。
  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吸引着附近村子的村民来询问种养殖技术、询问好稻种,乡村振兴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江夏区法泗街大路村
  万亩高效农业综合体托起村民致富梦
  “我们村现在基本家家有、户户有车,大家共建新家园,共享幸福美好,日子越过越甜蜜!”谈及近年来村里的变化,今年53岁的江夏区法泗街大路村村民陈幼梅笑得合不拢嘴。据了解,大路村的万亩高效农业综合体也即将开建,产业项目形成闭环,路越走越宽广。


  大路村排排楼房矗立。
  大路村地处武汉最南端,邻近咸宁市嘉鱼县。现在的大路村,欣欣向荣:一排排楼房矗立,健身场所、幼儿园、卫生院、生活超市等配套一样都不少,现代化产业园及蔬菜、水果、优质稻基地错落铺排,一幅现代化小镇景象。
  而在10年前,大路村还戴着“贫困村”“空心村”的帽子。改变从2011年能人胡涛回乡开始。
  那一年,胡涛被选为大路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负债100多万元、有贫困户100多户、矛盾有100多个,当时回村时,村里的情况就可以用这‘三个一百’来形容。”胡涛回忆说。
  在胡涛的带领下,新成立的村“两委”班子,秉承“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的原则,紧锣密鼓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胡涛也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
  要想富,先修路。大路村首先开展新农村中心村建设,依靠市级财政安排奖补资金2400万元,打造“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将村湾道路统一规划布局,全面硬化、绿化,10公里的循环路延伸到村湾各角落。同时,通过“迁村腾地”,村里将分散在各村湾的村民,集中安置住进楼房,还建公园广场,让村民享受城市的生活品质。
  在产业上,大路村通过联盟的方式,将大路、珠琳、联盟、石岭等4个村2万多亩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如今已建成籽莲和优质稻基地约7000亩、水果基地1000亩、设施蔬菜基地700亩、栀子花基地3000亩、景观苗木基地800亩,让生态特色农业从蓝图变成现实。同时,村里还引导企业打造名优品牌,桂子米、怡山湾、荷花节,已成为大路村的三大响亮品牌;打造“一心五园”乡村休闲旅游体系,形成农旅联动项目和多条旅游观光线。
  “建设过程中,我们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天耘、橄时代、桂子米业、红心蛋品以及花之绣服装等8家公司入驻,年均产值达到2.6亿元,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人就业。”胡涛介绍,今年,村里还新引进了武汉金龙集团,规划打造万亩农业综合体项目,以农产品种业研发为核心,整合区域内农业产业资源,以休闲观光旅游为依托,实现产业深度融合,预计将实现100亿元的产值目标。
  如今,村湾房屋宽敞了、产业兴旺了,村民们的收入大幅上涨。据介绍,目前,大路村集体资产过千万,去年村集体年收入突破3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3.73万元。“十四五”期间,大路村目标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元,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新洲区三店街徐贵村
  千亩瓜蒌带动村民齐致富
  秋收的季节,新洲区三店街的徐贵村、左桥村、石桥村的村民都非常繁忙,只要在家的劳动力,基本都到瓜蒌基地打工了——1000多亩的瓜蒌基地正值采收期,丰收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瓜蒌瓜果,长势喜人。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摄
  68岁的脱贫户徐友山,老伴身有残疾,独子在外地务工,在村干部的介绍下到瓜蒌基地工作,一干就是两年。“活不重,砍树、除草、摘瓜、搬瓜,我都能做,还可以回家照顾老伴,一年有1.5万元的收入。”徐友山告诉记者。
  38岁的黄桂花是聋哑人,2018年丈夫突遭意外去世,家里10岁的儿子和70多岁的婆婆都需要她照顾。到瓜蒌合作社打工后,除了日常田间地头的工作外,合作社还派专人对她进行简单的培训,教她筛选和炒制瓜蒌籽,如今,她一年收入有2万元左右。
  瓜蒌看上去不起眼,但却是药食同源,浑身都是宝:瓜皮、瓜子、瓜根部均可入药,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强身健体的功效。特别是瓜子,经过炒制后,也是一种高端的休闲食品。而且,瓜蒌种植对土地要求不高,在荒地上都能种出来,春天种下,当年秋天就可以收获。
  2017年,武汉中农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徐贵村流转土地种瓜蒌时,村民、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心里都没有底。“想着老蔡在外面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说种这个行,我们就试一试呗。”徐贵村支部书记说。
  就这样,61岁的蔡天保带着三个女儿在徐贵村扎了根,瓜蒌基地从10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上千亩。“我们的瓜蒌种得好,不愁卖,安徽、浙江的大型炒坊都到村里来收购,所以基地迅速扩大了。我们优先让脱贫户、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来就业。瓜蒌地里的活不算重,就算是70岁的老人,只要身体好,一天都能挣到100元左右。”瓜蒌合作社理事长蔡若薇告诉记者。
  除了流转徐贵村及其周边1000多亩土地种瓜蒌,武汉中农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还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围9个村一起增收。除了卖原材料,合作社去年引进瓜子炒制设备,请来技术人员炒制瓜子,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土地效益更好。
  目前,徐贵村正筹划依托合作社种植基地,建设“瓜蒌小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让小小的瓜蒌成为乡村的致富果。
  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
  “一园四场”特色产业集群绘就“梦里原乡”
  蔬果苗木整齐排列,块状林地错落有致,田间甘蔗成熟在即……10月13日,记者走进新洲区凤凰镇毛家冲村,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
  毛家冲村位于新洲区凤凰镇西北部边陲丘陵岗地。6年前的毛家冲村,劳动力流失,土地抛荒严重,村级负债100多万元,是远近闻名的“空壳村”。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农科院组成的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后,针对村里现状,制定了毛家冲村域总体规划,通过项目扶贫、产业扶贫与科技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措施,帮助村民甩掉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


  毛家冲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想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必须把产业发展好。”武汉市委组织部驻毛家冲村工作队队长黄靖介绍。2016年开始,驻村工作队依托村域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发掘乡村民俗文化,开发特色旅游民宿和农耕文化体验,结合特色种养殖产业优势,帮扶建成了多元融合、内生动力强劲的乡村产业集群。
  “今年西甜瓜卖了2.4万斤、花生销了3200斤、金丝皇菊生产了1200斤、色块苗供应了34万株,实现产值近50万元。”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程喜林一边喜滋滋地向记者介绍情况,一边带着记者来到村里的林果产业展示园——这是去年村里投入70余万元建立的重点产业项目,通过改造次生林地150亩,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施,栽种泡桐、甜柿、脆枣、无花果等林果,套种黄花菜、无架豇豆、金丝皇菊等作物,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建设理念,围绕“村建企管、委托经营、利润分成”的运营模式,形成了多样化的“立体农业”,不仅能巩固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还能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村域产业初具雏形,如何继续找准着力点,衔接好乡村振兴,激发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这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目前的首要任务。
  据介绍,村里这两年开始实施“一园四场”的产业发展主轴,通过建成次生林高效种养模式展示园和四个家庭农场,将村集体、村民、贫困户进行联结,既为村集体留下一座“绿色银行”,也能培养一批农村种养“土”专家,实现“帮富一个、带富一群”的效果。
  如今,毛家冲村已形成林果产业展示园和休闲垂钓家庭农场、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畜牧养殖家庭农场、籽莲种植家庭农场“一园四场”的产业集群布局,以展示园为轴心,以家庭农场为轮辐,连接村域点溪园、旭华源、民悦、乐田等多家业主,达到“由点及面、连线成片”的效果,有效形成了示范带动效应,促进村域产业融合发展。据悉,“一园四场”产业集群预计今年将带动村集体收入5万元、就业岗位25个,增加村民务工收入40万元。
  “今年5月,武汉农业集团和我们凤凰镇民主片区村集体,合资成立了武汉红色原野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将在片区建设500亩水生植物生产基地,项目实施后,预计片区村集体经济年增收将达30万元以上。”毛家冲村党支部书记程纲全说。未来,毛家冲村周围将串联起水生植物生产基地、已建成的农耕研学基地和正在建设中的红色培训基地,形成可学可游的教育培训基地和产业,绘就“梦里原乡·生态田园”的美丽蓝图。
  蔡甸区张湾街四红村
  小小金果成脱贫村“致富果”
  四红村所属的张湾街道,是蔡甸区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有着深厚而光荣的革命传统。五年前的四红村,还是众所周知的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村,如今,村里已经家家户户盖起了两三层小楼,村里的路也越来越宽,绿化越来越美,村民们都是满满的幸福感。


  改造后的蔡甸区天星村变身“网红小镇”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游玩。
  村子的变化,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队带来的金果梨苗木培育种植技术。
  五年前的四红村,全村贫困家庭四十多户,贫困人口一百多人,而且大多都是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能力的年老体弱群体。当时,随着种植成本的逐渐提高,即使是地里收成好,每亩地的收入也只有两三百元,若是再遇到水灾旱灾,甚至会颗粒无收。
  2016年,由中共武汉市委政法委员会、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组成的精准扶贫工作队,来到四红村指导脱贫助贫工作。2018年底,工作队调查研究后认为,金果梨具有产量大、盛果期长达50年等种植优点,其产业发展十分适合四红村。于是,工作队队长潘志军,带领四红村支部书记刘会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专程前往拥有成熟金果梨种植经验的孝感市三汊镇,学习金果梨苗木培育种植技术。至此,四红村开始了农户的土地流转和农村产业的建设之路。
  村民刘家勇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出嫁后,老两口年纪大了,种不了地,土地荒废严重。老两口每个月仅靠着农保低保的一千多元过活。工作队向村民普及了土地流转及建设金果梨种植产业基地的种种好处后,老两口决定积极配合村里的产业建设。现在,老两口每个月除了在种植产业基地工作的工资,还有土地流转金带来的收入,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村民沈清亮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村里建设金果梨产业基地时,他不仅积极配合工作队的统一安排,还和隔壁村的技术能手、技术大拿进行种植经验分享和技术交流。如今,沈清亮不仅自己生活更富裕,还在四红村金果梨产业园担任技术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金果梨产业基地一片忙碌景象。
  如今,四红村拥有的金果梨产业基地规模达到160亩,村民们以合作社的形式,进行金果梨的规模化种植,并借助5G的快车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向武汉市场提供优质农产品。未来,蔡甸区张湾街道还打算投入六百万元,在四红村建设三十亩智能化食用菌基地,四红村村民的生活一定越来越红火。
  黄陂区长轩岭街创造村
  产业富民照亮村民幸福路
  “生态致富路又有新进展,通往村里鳜鱼育苗养殖基地的水泥路快动工了,首批成熟的2万斤鳜鱼最早也将在12月份上市销售。”10月13日,江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驻黄陂区长轩岭街创造村工作队队长常向阳欣喜地告诉记者。9月初,《长江日报》在头版头条报道村里坚守绿色生态,走上“好山好水好产业”的生态兴村产业发展故事后,当地政府和投资企业更加支持村里发展,各方都铆足了劲,助力产业项目推进。


  创造村的鳜鱼繁养项目。长江日报记者孙大卫 摄
  目前,创造村除了鱼苗育种和销售,还相继落地了光伏发电、花卉大棚、食用菌基地、黄牛养殖等多个产业项目,昔日贫困的村子如今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实现了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养了40多头黄牛,牛仔长势特别好,年底全部出栏后,产能预计将达到40万元以上。”创造村脱贫户秦荣今年39岁,以往,她靠散养黄牛谋生,日子过得挺艰难。工作队来了后,帮助她申请了10万元扶贫免息贷款,同时成立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现在,秦荣已经带动5户养殖户,黄牛规模养殖近70头,产能、收入翻了番。“黄牛养好了不愁销,今后还想继续扩大养殖,争取让创造村的黄牛卖得更远更好,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创造村位于黄陂北部丘陵地带,过去,由于山多水多地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帮扶创造村以来,我们制订产业扶贫的多项帮扶措施,建立‘一户一策’帮扶台账,动态跟进帮扶。”常向阳介绍,为巩固脱贫成果,工作队以重点项目为牵引,由点到面持续发力,以全省最大鳜鱼繁养项目为产业支点,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村民稳定增收,再以光伏发电等为辅助产业,做大村集体经济,激发村民致富的内生动力。
  “过去,村里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不少土地都荒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逢年过节,有亲戚来家里,都觉得没脸面。”创造村邹家小湾村民邹国文谈起村里的产业、村容村貌的变化,满脸自豪,“现在引进这么多产业,光土地流转费的收益,我一次性就有13万多元。今年,我又响应‘三乡工程’的政策,把闲置房间挂在网上,不少人打电话联系要租房,来体验乡野慢生活,相信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日子会更加红火!”
  据了解,目前创造村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村集体收入稳定在13万元以上。“下一步,我们和工作队将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把扶贫产业变成富民产业,让大家的荷包真正鼓起来,村民的生活好起来、美起来。”创造村党支部书记甘玉容说。
  (长江日报记者潘璐 余康庭 胡毅 见习记者周嘉锡 通讯员林建武 于卫 任蓉 蔡立辰 韩敏健 王大君)
  【编辑:贺方程】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