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全省总动员!哪些城市迎来战略机遇?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10-25 17:34 来源: 大刚观察微信公众号
【字体:
  创新是第一动力,科创引领区域未来。
  10月19日,首批湖北科创“新物种”企业榜单发布。大刚曾在文章《首批“新物种”!绘出湖北科创版图》中提到,随着“新物种”企业名单公布,湖北省域科创生态格局基本呈现出来:目前,武汉和武汉城市圈在湖北科创格局中,占据绝对核心地位。襄阳、宜昌以及其分别引领的“襄十随神”和“宜荆荆恩”两大城市群,科创实力稍弱。
  面向未来四五年,湖北正在构建全域科创新格局,有些重大变化即将发生。近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简称:《科创规划》)全文正式发布,明确提出要构建全域科创新格局,不仅要全力提升武汉的科创地位,还要加快推进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时,全面强化区域科技创新多点支撑。


  来源: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仔细梳理《科创规划》可知,武汉在湖北科创版图中处于核心位置,襄阳、宜昌等多个城市也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之外,湖北还将布局建设“襄十随神”科技创新走廊、“宜荆荆恩”科技创新走廊;湖北实验室数量增至9个,此前有7个湖北实验室落地武汉,另外2个正在筹建的湖北实验室则是隆中实验室(襄阳)、三峡实验室(宜昌)……
  首批科创“新物种”绘出的湖北科创版图,或许已经过时,全新的湖北全域科创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来源:湖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1
  湖北科创实力强劲,但要继续塑造领先优势。
  “十三五”期间,湖北诸多指标都位居中部首位,进入全国科创水平“第一方阵”:湖北区域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在全国的排名升至第8,排名中部第一;基础研究竞争力位居全国第6;全省科技人员获国家科技奖112项,继续保持全国前列、中西部地区之首;在鄂“两院”院士73人,数量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
  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过去5年,湖北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3.25%,以较大优势保持中部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至8684.1亿元,增长72.68%;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0404家,位居全国第7、中部第一;湖北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升至1005.3亿元,增长78.97%,占GDP的比重达到2.31%,位居全国第8、中部第一。
  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湖北科技创新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湖北不仅要肩负起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也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湖北必须加快“补短板”、“破瓶颈”,塑造领先地位。
  最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增强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引领辐射能力。一是要增强武汉对科技创新资源的吸引力、承载力、集聚力,更好带动省内、辐射省外、融入全球科技创新;二是推动襄阳、宜昌形成带动区域创新发展的科技优势和创新能力。
  其次,要全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国家实验室、高水平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还要提升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科研院所等机构企业的实力。此外,湖北还需要加快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优化科教资源优势转化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水平等。
  未来5年,湖北将“着力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一体化全域创新布局”,这意味着湖北多个区域迎来重大战略机遇。
  2
  建成区域创新支点,科创动能才更充足。
  《科创规划》提出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科技强省,跻身国家创新型省份前列,形成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力争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的科技创新支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链接……”
  为提升全域科创水平,湖北必须构建全域科创新格局,建成和做强区域创新支点显得尤为重要。湖北将根据区域发展布局,组织实施“全域科技创新工程”,以优化创新布局提升区域创新能级。
  根据规划,未来5年,湖北科技强省“四梁八柱”创新体系构建完善,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形成显著集聚带动效应。襄阳和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联动“襄十随神”“宜荆荆恩”城市群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等建设能级全面提升。
  未来5年,湖北将新建1-2家国家实验室、2-3个国家实验室基地、30个左右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形成10个左右大设施组成的大设施集群,建成10个左右湖北实验室。与此前公开报道的信息相比,《科创规划》提到的湖北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工程、国家级重大技术创新平台等项目数量均有明显增加,这显露出,湖北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的决心非常坚定。
  以此来看,湖北将逐步形成“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等科创空间布局,构建越来越多的科创支点。在此过程中,武汉、襄阳、宜昌,无疑被赋予区域科创发展重任,也将迎来最多的发展机遇,成为湖北科创能级跃升最重要的三大支点。
  3
  构建全域科创新格局,每个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武汉将成为“一核”。湖北将全力争创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时,通过高标准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串联“武鄂黄黄咸”协同创新。作为武汉城市圈核心城市,武汉还将带动孝感、仙桃、天门、潜江提升科创实力。除此之外,武汉必然也会在全省科创能级跃升过程中,承担更多责任和使命,辐射引领湖北全域科创实现更快发展。
  襄阳、宜昌将成为“两极”。湖北将加快推进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前不久,襄阳、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经印发实施并全面启动建设。
  一是支持襄阳建设省域重要创新中心,建设隆中实验室,打造以襄阳国家高新区为核心的承载区和主要科创节点的科技创新创业带。发挥襄阳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用,联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创新发展,布局建设“襄十随神”科技创新走廊。
  二是支持宜昌建设省域重要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三峡实验室、宜昌科教城、三峡国际人才城等。发挥宜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作用,联动“宜荆荆恩”城市群创新发展,布局建设“宜荆荆恩”科技创新走廊。
  其他城市将成为科创“多点”支撑。根据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加快提升秦巴山区、江汉平原科技创新能力。
  湖北将支持十堰科技城建设,打造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中心;支持随州专用汽车、应急产业、香菇产业等创新发展;发挥神农架生态旅游资源、中草药资源优势,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支持荆州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应用中心,加快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高质量发展增长极;支持荆门建设荆楚科创城,推进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建设;支持恩施打造世界硒都·中国硒谷。
  此外,湖北还将推进荆门、黄冈、孝感、黄石、荆州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支持大冶、宜都、仙桃等创新型县市建设,力争国家创新型城市达到5家、国家创新型县市达到5家,建成省级创新型县市40家,全面提升市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
  (来源:大刚观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