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武汉地铁7号线、蔡甸线柏林停车场两项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11-17 06:0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7日讯(记者陶常宁 通讯员曾斯 袁永华)近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官网公示了《2020—2021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候选工程名单》,经过公示,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蔡甸线柏林停车场工程榜上有名。
  国家优质工程奖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设立最早、规格最高,跨行业、跨专业的国家级质量奖,是我国工程建设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励。该奖项倡导“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精神理念,评定注重工程质量的全面、系统管理。


  武汉地铁7号线徐家棚站。记者李永刚 摄
  “超级工程”7号线长江公铁隧道克服六大难题
  武汉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由园博园北站至青龙山地铁小镇站,全长约47.54公里,设站26座。
  建设过程中,武汉长江公铁隧道是7号线控制性工程,隧道总长4.66公里,江中合建段分为上中下三层,盾构机外径15.2米,是目前国内直径最大的江底隧道,也是世界上首条已建成的公铁合建盾构隧道。
  超级工程,超级想象,超级难度。武汉长江公铁隧道建设难度全球公认,中央电视台《超级工程Ⅱ》纪录片第一集《中国路》重点介绍过这一工程。相当于五六层楼那么高的盾构机,在穿越长江下方1360米长的“泥岩+砾岩”复合地质时,如同在钻石堆中打年糕,盾构机一度寸步难行。工程建设克服了复杂工况地层盾构掘进、长距离砂性地层盾构掘进、高水头深覆土砂性土层始发、极小间距浅覆土盾构到达、穿越大量建构筑物、超大直径隧道全断面内部结构同步现浇施工等“六大难题”。
  7号线工程先后获得省部级设计奖2项、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10项、科技创新成果6项;省级以上QC获奖成果14项、省部级工法15篇、专利37项。


  2018年4月20日,武汉地铁7号线长江公铁隧道右线贯通。通讯员袁永华 摄 
  蔡甸线柏林停车场实行“质量至上,样板先行”
  武汉市轨道交通蔡甸线柏林停车场工程位于蔡甸线起点站柏林站的西南侧,南北长950米,东西宽180米,占地面积约29.19公顷,新建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
  该工程为蔡甸线配套的停车场工程,是一座集地铁车辆停驻、维修保养、安全检测、综合办公于一体的智能化管理站场。


  蔡甸线柏林停车场。通讯员袁永华 摄
  问及该工程的设计特点及先进性,相关人士介绍,结合出入场线两侧用地,引入“地铁+物业”模式,出入段线设置上盖平台,降低地铁车辆噪声对两侧预留物业开发区域的影响。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可实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用不同的控制模式进行程序化控制,节电约30%,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实现绿色节能。
  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武汉地铁集团秉承“质量至上,样板先行”的管理思路,制定了《关键工序样板责任制》《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等项目质量管理文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在每个关键工序样板首次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建设、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检查评估,直到该样板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方可大范围施工。


  武汉长江公铁隧道示意图。
  武汉地铁多项工程获国家级质量奖
  据了解,武汉地铁集团已有多项工程获得国家级质量奖。
  其中,武汉轨道交通机场线工程、11号线东段(光谷火车站—左岭站)工程、3号线升官渡停车场工程荣获“2018—2019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20—2021年度第一批建设工程鲁班奖”,武汉轨道交通6号线一期工程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武汉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地铁以落实主体责任为根本,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以全面开展精细精品年活动为载体,从“精细化管理”“精品工程”两个层面,把质量优先的意识根植人心,狠抓工程建设精细管理,形成强大合力,精准施策发力,打造精品、传承精品,实现工程质量由内到外的全面提升,促进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建成为“安全工程、优质工程、示范工程、高效工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