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保证数据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0日讯(记者吴曈)20日上午,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5G+工业互联网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主论坛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演讲中,代表华为公司深入分享了他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认识和期待。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5G+工业互联网正从“样板房”走向“商品房”阶段
“今年,我多次回到武汉,明显感觉到,湖北武汉在数字经济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胡厚崑在演讲中首先说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云等大型数字基础设施项目陆续投用,有力提升了城市数字化水平。华为作为积极参与湖北武汉数字化发展的企业,“感到十分骄傲。”
“5G+工业互联网正从‘样板房’走向‘商品房’阶段。”胡厚崑表示,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目前已进入行业越来越广、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关键时期。
以智慧港口为例,目前全国30多个港口都已充分运用智慧港口相关技术。
谈及数字化转型,胡厚崑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数据驱动下的转型,必须保证数据“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而这一前提是如何解决好设备联通、人工智能应用、工业软件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
华为南方工厂完成38类工业协议,实现7万多套设备互连
“目前我国工业设备连接率只有23%,要想让设备互联,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标准化问题。”胡厚崑建议,应当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降低设备连接难度。
他举例说,在几年前,一台印刷机拥有36个参数,关键影响力的参数有6到7个,涉及多家设备厂商,且各自接口协议不一。为了采集数据,完成连接就需要花费近3个月时间。
如今,在华为南方工厂,华为在内部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互联协议,累计完成38类工业协议,实现了7万多套工业设备连接,有效提升跨企业连接效率。
AI开发要从“手工作坊”提升至工业化模式
设备连接,离不开强大的网络支持。
随着5G、F5G、IPv6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低时延、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网络支持下,数据的获取有了保障。
“有了数据,还要能算数据。”胡厚崑表示,怎样用好人工智能,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仍然以场景碎片化、定制化为主的“手工作坊”模式,AI模型开发效率低、成本高,人才门槛也高,“从‘手工作坊’进化到工业化生产,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华为打造“盘古大数据模型”,让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不再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一一标注。样本筛选效率提升近30倍,模型开发成本降低90%。
胡厚崑还特别提到了由华为提供技术支撑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目前,该中心算力已达到200P,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
华为打造综合服务团队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要用好数据,离不开强大的工业软件支持。
胡厚崑表示,目前国内工业软件仍然存在底子薄、先天不足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研发类软件依赖进口。
“工业软件涉及面广,需要有持续投入、规模化应用以及不断的创新迭代。”胡厚崑说,华为作为电子制造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正联合上百家工业设备、软件企业,聚焦汽车、家电等一批细分领域,打造面向细分领域的工业软件云。
华为打造的欧拉操作系统,可以用于服务器、云、边缘计算等方面,满足高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且系统完成开源,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
据介绍,华为还专门成立了面向港口、煤矿、公路等行业的综合服务团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始终保持开放心态与各方合作,加速数字化发展进程。”胡厚崑说。
【编辑:张玲】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胡厚崑。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5G+工业互联网正从“样板房”走向“商品房”阶段
“今年,我多次回到武汉,明显感觉到,湖北武汉在数字经济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胡厚崑在演讲中首先说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云等大型数字基础设施项目陆续投用,有力提升了城市数字化水平。华为作为积极参与湖北武汉数字化发展的企业,“感到十分骄傲。”
“5G+工业互联网正从‘样板房’走向‘商品房’阶段。”胡厚崑表示,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目前已进入行业越来越广、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关键时期。
以智慧港口为例,目前全国30多个港口都已充分运用智慧港口相关技术。
谈及数字化转型,胡厚崑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数据驱动下的转型,必须保证数据“取得出,算得快,用得好”。而这一前提是如何解决好设备联通、人工智能应用、工业软件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
华为南方工厂完成38类工业协议,实现7万多套设备互连
“目前我国工业设备连接率只有23%,要想让设备互联,首先要解决的是数据标准化问题。”胡厚崑建议,应当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降低设备连接难度。
他举例说,在几年前,一台印刷机拥有36个参数,关键影响力的参数有6到7个,涉及多家设备厂商,且各自接口协议不一。为了采集数据,完成连接就需要花费近3个月时间。
如今,在华为南方工厂,华为在内部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互联协议,累计完成38类工业协议,实现了7万多套工业设备连接,有效提升跨企业连接效率。
AI开发要从“手工作坊”提升至工业化模式
设备连接,离不开强大的网络支持。
随着5G、F5G、IPv6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低时延、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网络支持下,数据的获取有了保障。
“有了数据,还要能算数据。”胡厚崑表示,怎样用好人工智能,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仍然以场景碎片化、定制化为主的“手工作坊”模式,AI模型开发效率低、成本高,人才门槛也高,“从‘手工作坊’进化到工业化生产,是行业发展的需要。”
在此背景下,华为打造“盘古大数据模型”,让人工智能模型开发不再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一一标注。样本筛选效率提升近30倍,模型开发成本降低90%。
胡厚崑还特别提到了由华为提供技术支撑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目前,该中心算力已达到200P,为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
华为打造综合服务团队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企业要用好数据,离不开强大的工业软件支持。
胡厚崑表示,目前国内工业软件仍然存在底子薄、先天不足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研发类软件依赖进口。
“工业软件涉及面广,需要有持续投入、规模化应用以及不断的创新迭代。”胡厚崑说,华为作为电子制造业的龙头企业,目前正联合上百家工业设备、软件企业,聚焦汽车、家电等一批细分领域,打造面向细分领域的工业软件云。
华为打造的欧拉操作系统,可以用于服务器、云、边缘计算等方面,满足高可靠性和实时性要求,且系统完成开源,成为重要的社会资源。
据介绍,华为还专门成立了面向港口、煤矿、公路等行业的综合服务团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华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始终保持开放心态与各方合作,加速数字化发展进程。”胡厚崑说。
【编辑:张玲】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