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 | 五谷竞秀
编者按:近期,武汉各区党代会陆续召开。大刚观察自12月7日起开辟“刚读”专栏,立足于区域发展宏观视角,解读各区党代会报告亮点。此为专栏第七篇。
12月8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江夏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江夏区委书记张斐代表中共江夏区第五届委员会作题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区”战略,奋力建设“五个江夏”,为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简称:《报告》)。
长江之滨、武汉之南、梁子湖畔,江夏山水交融,城景相依,“三山三水三分田、还有一分是家园”的黄金比例全国少有。“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正因拥有绝佳生态禀赋、深厚文化底蕴、通达区位优势、雄厚产业基础,江夏有着“楚天首县”的荣光。
江夏城区华灯初上,夜色璀璨。摄影:柳斌
“今年有望历史性跨入千亿城区行列”, 《报告》特意提到了这个好消息。不仅如此,未来5年,江夏将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战略,奋力建设“富强江夏、和谐江夏、美丽江夏、活力江夏、幸福江夏”,勇于代表湖北主动参与全国县域经济竞争。
以何为动能?江夏将以“创新活区”战略为主要抓手,打造现代化武汉的“经济前庭”,将大力实施“五谷共建”:做强康谷,做优南光谷,做大东车谷,做实智谷,做响农谷。加快实现产业形态更集聚、效益更高质、支撑更强劲。
江夏区中央大公园。摄影:王运良
1
创新引领、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助推江夏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报告》显示,过去5年,江夏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1%、15%,成功入围“中国百强区”,连续4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
在武汉4个新城区中,江夏发展动能强劲,GDP多年位居新城区第一,增速也时常位居全市前列。快速的发展之下,结构性问题显现。产业结构不优、南北差异发展等问题开始困扰江夏经济社会发展。江夏经济腾飞,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功不可没。但一业独大,也意味着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优是必然选择。
江夏金港的通用汽车武汉基地。摄影:柳斌
2019年开始,江夏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当年,三次产业比为11.3:43.9:46.1。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就在两年之前(2017年),江夏三次产业比还是13.5:62.0:24.5。如今,江夏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41:49,实现从“工业独大”到“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历史转变。
过去5年,江夏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8个、30亿元项目9个、世界500强项目15个,实现由“一车独秀”向“一车一苗一网”多轮驱动加速转变,智造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兴起。
创新实力逐步提升,湖北七大实验室江夏占有一席,武汉病毒所、武汉生物所强劲发力,世界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产自江夏、走向全球,跑出了新一轮的“疫苗速度”。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5家,科技创新指数在全省县域中稳居第一。
未来5年,“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战略仍将是江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报告》指出,将大力推进“五谷共建”,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还将用活用足创新资源,激活产业竞争力,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江夏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2
推进“五谷共建”,是为未来发展培育和增添强劲动能。
结构调优,助推动能加速转换,也将拉开区域产业发展框架。正是不遗余力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江夏迎来非常好的发展阶段。
《报告》提到,在省市“十四五”产业布局中,全省五个万亿级产业基地,江夏有其三(汽车制造、大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市九大支柱产业,江夏有其六(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绿色环保、文化旅游)。江夏东连光谷、西接车谷,是武汉最具活力、最显品质、最有潜力的南部产业大走廊核心承载区。
拥有坚实的基础,江夏才乘势而上,提出“五谷共建”。《报告》也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全区GDP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速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三十强行列,达到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水平,打造全国创新发展先行区、全省县域经济龙头区”。
中山舰博物馆。
根据规划,江夏将做强康谷,加强与光谷生物城协同发展,建设中部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做优南光谷,主动融入对接光谷,打造“光芯屏端网”研发制造基地,变光谷南为南光谷;做大东车谷,深度对接车谷,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做实智谷,深度参与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支持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发展,建设极具活力的智慧产业基地;做响农谷,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文旅联动,培育一批精致农业产业链。
看到“一车独秀”潜在风险之后,加速向“一车一苗一网”多轮驱动转变,继而拿出“五谷共建”方案,其底层逻辑清晰可见——充分发挥江夏既有各项优势,形成“多业竞秀”的创新生态,以快速扩展推动“竞进提质”。
“五谷”不可能同步崛起,但在能级快速跃升过程中,有助于形成“多业并行”、“梯次向上”“竞进争先”的良好格局,区域发展潜力将得到高效激发。
城际铁路穿城而过,江夏面貌日新月异。摄影:邬继军
3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造势而起,江夏已经拥有雄厚产业基础,必能在区域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要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在此发展背景之下,江夏将获得更多发展动能。
舒安街未来家园。摄影:陈明银
其一,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快速发展过程中,处于市区外围的江夏,将成为市域联动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无论是承接来自长三角等区域的产业转移,还是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协同合作,江夏都能找到明晰的方向。
其二,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将优化提升,武汉将会“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同时“坚持产城融合,完善郊区新城功能,实现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在此过程中,江夏也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撑,发展潜能将会得到极大释放。
当前,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正快速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武汉都市圈大通道等项目相继启动,区域发展能级快速跃升,江夏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实现发展目标,坐不来、等不来,只能干出来。《报告》对江夏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只要我们站高谋远、团结一心、真抓实干,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咬定‘五区’战略目标,奋力建设‘五个江夏’,‘楚天首县’的雄风一定会重振、新时代江夏梦想一定能实现!”
(来源:大刚观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戴容】
12月8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江夏区第六次代表大会开幕。江夏区委书记张斐代表中共江夏区第五届委员会作题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五区”战略,奋力建设“五个江夏”,为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而努力奋斗》的报告(简称:《报告》)。
长江之滨、武汉之南、梁子湖畔,江夏山水交融,城景相依,“三山三水三分田、还有一分是家园”的黄金比例全国少有。“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正因拥有绝佳生态禀赋、深厚文化底蕴、通达区位优势、雄厚产业基础,江夏有着“楚天首县”的荣光。
江夏城区华灯初上,夜色璀璨。摄影:柳斌
“今年有望历史性跨入千亿城区行列”, 《报告》特意提到了这个好消息。不仅如此,未来5年,江夏将深入实施“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文化名区、共富强区”战略,奋力建设“富强江夏、和谐江夏、美丽江夏、活力江夏、幸福江夏”,勇于代表湖北主动参与全国县域经济竞争。
以何为动能?江夏将以“创新活区”战略为主要抓手,打造现代化武汉的“经济前庭”,将大力实施“五谷共建”:做强康谷,做优南光谷,做大东车谷,做实智谷,做响农谷。加快实现产业形态更集聚、效益更高质、支撑更强劲。
江夏区中央大公园。摄影:王运良
1
创新引领、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助推江夏经济实力持续提升。
《报告》显示,过去5年,江夏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1%、15%,成功入围“中国百强区”,连续4年荣膺“中国工业百强区”。
在武汉4个新城区中,江夏发展动能强劲,GDP多年位居新城区第一,增速也时常位居全市前列。快速的发展之下,结构性问题显现。产业结构不优、南北差异发展等问题开始困扰江夏经济社会发展。江夏经济腾飞,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功不可没。但一业独大,也意味着经济抗风险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优是必然选择。
江夏金港的通用汽车武汉基地。摄影:柳斌
2019年开始,江夏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初显,当年,三次产业比为11.3:43.9:46.1。第三产业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就在两年之前(2017年),江夏三次产业比还是13.5:62.0:24.5。如今,江夏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41:49,实现从“工业独大”到“二三产业并驾齐驱”的历史转变。
过去5年,江夏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48个、30亿元项目9个、世界500强项目15个,实现由“一车独秀”向“一车一苗一网”多轮驱动加速转变,智造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兴起。
创新实力逐步提升,湖北七大实验室江夏占有一席,武汉病毒所、武汉生物所强劲发力,世界首个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产自江夏、走向全球,跑出了新一轮的“疫苗速度”。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45家,科技创新指数在全省县域中稳居第一。
未来5年,“产业兴区”、“创新活区”战略仍将是江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报告》指出,将大力推进“五谷共建”,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还将用活用足创新资源,激活产业竞争力,将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江夏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2
推进“五谷共建”,是为未来发展培育和增添强劲动能。
结构调优,助推动能加速转换,也将拉开区域产业发展框架。正是不遗余力地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江夏迎来非常好的发展阶段。
《报告》提到,在省市“十四五”产业布局中,全省五个万亿级产业基地,江夏有其三(汽车制造、大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全市九大支柱产业,江夏有其六(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先进基础材料、绿色环保、文化旅游)。江夏东连光谷、西接车谷,是武汉最具活力、最显品质、最有潜力的南部产业大走廊核心承载区。
拥有坚实的基础,江夏才乘势而上,提出“五谷共建”。《报告》也制定经济发展目标,“全区GDP突破1500亿元、年均增速10%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三十强行列,达到全国县域经济五十强水平,打造全国创新发展先行区、全省县域经济龙头区”。
中山舰博物馆。
根据规划,江夏将做强康谷,加强与光谷生物城协同发展,建设中部地区大健康产业新地标,;做优南光谷,主动融入对接光谷,打造“光芯屏端网”研发制造基地,变光谷南为南光谷;做大东车谷,深度对接车谷,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做实智谷,深度参与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大力支持腾讯、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发展,建设极具活力的智慧产业基地;做响农谷,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农文旅联动,培育一批精致农业产业链。
看到“一车独秀”潜在风险之后,加速向“一车一苗一网”多轮驱动转变,继而拿出“五谷共建”方案,其底层逻辑清晰可见——充分发挥江夏既有各项优势,形成“多业竞秀”的创新生态,以快速扩展推动“竞进提质”。
“五谷”不可能同步崛起,但在能级快速跃升过程中,有助于形成“多业并行”、“梯次向上”“竞进争先”的良好格局,区域发展潜力将得到高效激发。
城际铁路穿城而过,江夏面貌日新月异。摄影:邬继军
3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造势而起,江夏已经拥有雄厚产业基础,必能在区域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要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在此发展背景之下,江夏将获得更多发展动能。
舒安街未来家园。摄影:陈明银
其一,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快速发展过程中,处于市区外围的江夏,将成为市域联动发展的重要承载区,无论是承接来自长三角等区域的产业转移,还是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协同合作,江夏都能找到明晰的方向。
其二,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将优化提升,武汉将会“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同时“坚持产城融合,完善郊区新城功能,实现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在此过程中,江夏也能获得更多政策支撑,发展潜能将会得到极大释放。
当前,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正快速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武汉都市圈大通道等项目相继启动,区域发展能级快速跃升,江夏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实现发展目标,坐不来、等不来,只能干出来。《报告》对江夏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只要我们站高谋远、团结一心、真抓实干,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咬定‘五区’战略目标,奋力建设‘五个江夏’,‘楚天首县’的雄风一定会重振、新时代江夏梦想一定能实现!”
(来源:大刚观察微信公众号)
【编辑:戴容】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