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绿色:不负新时代共抓长江大保护

新闻中心 > 武汉

2021-12-25 06:19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2016年,“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指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2018年和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武汉、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展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宏图,明确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的5个关系。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5年来,江城奋力践行长江大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目标坚定,脚步坚实。
  作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三个示范区之一,武汉统筹做好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努力绘制人水相依的江城美丽画卷。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长江武汉段白浒山出境水质已连续4年保持在Ⅱ类,这是长江武汉段20多年来最优水质。
  两江十年禁捕,清理长江岸线,秀出滨水名城


  武汉两江四岸秀出干净整洁大气的水岸线。图为汉口江滩。 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12月14日,东湖之畔武汉水生生物博物馆,一条编号“鄂江夏00042”的木船“停舶”在馆中,迎来一批批游客。
  这是条退捕渔船,见证着长江十年禁捕的历史。
  船主是江夏金口一对父子,过去长年在长江上打鱼为生。
  2020年7月1日零时起,武汉对长江武汉段及汉江武汉段实施十年常年禁捕。620艘渔船退捕,拆解封存。近千名“捕鱼人”上岸,变成“护渔人”。
  2020年10月21日下午,长江陈路村江段出现三四只江豚,被新洲段护渔人发现。2020年8月以来,市民已有8次在长江武汉段目击这些“水中大熊猫”。
  在武汉人视野中消失了数十年的江豚,重新出现在江面上。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将之与长江大保护和十年禁捕挂钩:水净了,鱼多了。
  12月13日,长江日报记者见到龚小红与5名同事在武昌江边巡查,“我从小就在长江边长大,对长江感情深”。
  龚小红是白沙洲街道禁捕专班队长,每天往返于杨泗港长江大桥到鹦鹉洲长江大桥之间。“这一片过去是渔民捕鱼为生的地方,十年禁捕后,渔民全都上了岸。”龚小红说,一年前,他开始在街道负责禁捕工作,“禁捕以来,江鱼多了、水鸟多了,江水也变得更干净了。”
  “你们知道吗?这里原来是一个船厂的码头。”12月5日,武昌居民刘思敏陪外地亲友走上武昌江滩步道观景,不远处,正在建设的月亮湾城市阳台已显雏形。
  外地游客无法想象,脚下这片江滩,两年前还是武昌港申船厂码头,挡住了长江江景,整天噪音刺耳。
  隔江相望,在汉口江滩,市民周丽萍同样感受到“城水相亲、人水和谐”的美好。
  每天早上,周丽萍都会和老伴到王家巷附近的长江边健步。
  周丽萍对记者说,从武汉关至龙王庙这一带,过去有几十个码头,从路边根本看不到江。这里封闭着,上下货物,“吵闹得很”。“现在视野开阔了,码头都清走了,江水也干净了。”
  两江四岸秀出岸线,归功于武汉市对长江、汉江非法码头以及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革命性”整治:103个码头优化调整,47公里岸线清理腾退。
  12月10日,武金堤外的洪山江滩,工人们在公园内播撒草籽,安装游乐设施。
  “这里的江滩太浪漫了!”家住长江鑫都小区的孙女士,带着3岁女儿在公园内玩耍,“以前这里是荒地,因为闸口封闭,住在江边却看不到江。”
  洪山江滩西起白沙洲大桥,东至杨泗港大桥,全长3.12公里,预计年底前完工迎客。
  据有关部门介绍,洪山江滩是三环线内最后一个在建的长江江滩,也是武汉中心城区江滩建设的“收官之作”。经过多年蜕变,武汉江滩已从防洪岸滩变成百里画廊,以更加开放的百里沿江生态文化长廊形象呈现。从汉口江滩到武昌江滩,从青山江滩到洪山江滩,长江穿过武汉的这一段,成为了江城人民的生态滨水乐园。
  过去的“人水相争”,变成了今日的“人水相依”。这一字之差的变化,展现的是生态改善之后的长江武汉段之美。
  岸上截住污水,水下种植“森林”,恢复美丽河湖


  航拍镜头下的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桥下江水流动,两江四岸的江城武汉风景如画。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12月7日,东湖子湖郭郑湖,2.6万平方米的“水下森林”里,水草摇曳、鱼儿欢游。
  民间湖长柯志强每天都要来巡湖,他见证了东湖这些年的“由浊变清”。
  柯志强说,2010年他和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环湖调查,东湖有24个排污口。
  5年来,武汉对这些排污口进行了管控,扎紧污水排放的口袋。净水截污、湖底清淤、种植沉水植物、启动东沙连通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今年前11个月,东湖整体水质为Ⅲ类,创造近40年来最好水平。
  东湖水质一度降到劣V类,如今已是“长江经济带最美湖泊”“国家美丽河湖”,位列全国首批示范河湖,成为入选名册中唯一的城中湖。
  从“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治理”,从“只治水里”转向“水陆同治”,武汉这座“百湖之城”,变得清亮的不仅仅是东湖。
  “先开发、再污染、再治理”的南湖,一直被作为教训,被城市规划和建设者不断反思。
  南湖水域面积7.64平方公里,是武汉第三大城中湖。
  湖岸沿线,楼越建越密,水却越来越臭:湖泊萎缩、水质下降、死鱼翻塘、逢雨必涝……
  问题出在水里,根子却在岸上。
  5年来,武汉市对南湖沿线排查出212个排口,193处管网混接、错接点,全面摸清并形成了流域管网“一张图”。挂图作战,相关单位人人有责:目标化考核、项目化建设、周报化督查、全程化管理、动态化监控。南湖区域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系统得以构建形成。南湖摘掉了劣V类“帽子”。
  2020年6月,世界最长的城市湖底隧道——武汉两湖隧道建设开工。
  这个超级工程,是一个目光长远的环保项目:两湖隧道工程永久占湖面积7万多平方米,按湖泊保护条例“占补平衡”原则,还湖面积9万多平方米;为避免“搅动湖水”,盾构作业“深潜”湖底20米。
  2021年上半年,全市监测的162个湖泊中,水质同比好转61个,Ⅲ类以上水质优良湖泊45个,劣V类湖泊仅剩1个,同比减少了11个。
  “环境变好了,过去搬出去的邻居又准备搬回来。”家住梦湖水岸的覃女士,见证了外沙湖水环境的改善。
  覃女士说,以前夏天雨后,只要刮风就能闻到湖里飘来的异味。现在不同了,清澈见底的岸边湖水和水下的各种植物,能让人体会到如城郊“湿地公园”的感受。
  历经11个月综合整治之后,外沙湖里种下175万平方米“水下森林”,摘掉了劣Ⅴ类的“帽子”,两个示范区水体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以上标准。
  “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近3年来,武汉以长江武汉段145公里为主战场,实施治水项目1281个,完成建成区65个黑臭水体治理,全市城镇污水厂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城镇日污水处理能力超400万吨。
  打通江海联运,打造碳金融中心,迈向绿色发展


  武汉长江和汉江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优化调整后,两江水岸线干净整洁大气。
  12月16日18时,“华航汉亚1号”货轮载着137只集装箱,驶离武汉阳逻港。船上货物将先后运到韩国釜山和日本大阪等港口。
  10月27日开通的武汉至韩国釜山直达航线,是武汉打造的第四条外贸出海通道。此前武汉已开通至上海和宁波中转航线,以及直达日本的江海直达航线,成为中部地区的“出海口”。
  对于中韩直航航线的开通,武汉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邹薇认为意义重大,“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有利于推进中韩经贸深度合作并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及中国内陆延伸;以武汉为支点,通过对接中欧班列,构建起横跨东亚—中亚—欧洲的国际贸易新通道。”
  “长江黄金水道是一条绿色水道。”10月26日下午,随着一声嘹亮的鸣笛响起,泛亚航运水铁联运专列从武汉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铁路装卸区驶出,这意味着武汉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从阳逻国际港可以直达世界。
  近年来,阳逻港铁水联运示范基地陆续开辟了“上海-武汉-川渝”及“上海-武汉-新疆”水铁联运双向内贸联运通道。
  9月29日,100万只产自陕西安康的毛绒玩具,坐上开往武汉的货运专列,从阳逻港登船经上海运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武港国际集装箱公司董事长李小明说,这条水铁联运通道的贯通,标志着阳逻港成为陕西对外贸易的新“出海口”。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交易中心落地上海,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设在武汉。这意味着,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将在长江经济带城市实现“双城”模式,武汉和上海携手迎来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将再造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一个多月之后的8月25日,全国低碳日,位于蔡甸区嵩阳山、新洲区将军山的1112亩荒地,成为武汉市首批碳中和林基地。
  这两片基地将作为碳中和载体,通过植树造林,抵消武汉单位和个人开展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
  有评论说,此举标志着“碳中和”将与武汉市民的生活紧密连接,通过植树造林变成切实的“碳中和”行动。
  这一天,一款名为“碳碳星球”的微信小程序上线,让公众意识到低碳出行、绿色生活行为,也是在为生态文明建设出力。
  评低碳社区、建碳中和工厂,设碳中和林,推低碳生活平台……眼下在武汉,低碳正在成为绿色生活的新风尚。
  “让绿色低碳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罗巍说,我市正多管齐下建设“低碳城市”,完善碳普惠机制,开展“碳中和”行动,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推动中部地区绿色崛起。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武汉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筑牢绿色发展底盘,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长江日报记者蒋立青 陈永权)
  【编辑:付豪】
  点击下图查看专题↓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