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让民生答卷写满获得感幸福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百姓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心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始终努力不辍,坚持从市民的“急难愁盼”事入手,从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不断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富民惠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获得感:新老武汉人,都在这里安居乐业
光谷十五小举行“皮影节”,学生展示“皮影人”(资料图)
一直以来,雷咸平的女儿雷敏出门就悬着一颗心:家中老人无人照顾,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此前,雷老不慎摔伤,行动一直不便。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武昌纺器社区雷咸平老人的家中,房内安置了如厕报警器、智能床垫,老人抓着墙边的防滑扶手可以自如行走。此前,他只能扶墙走,不稳,上面留有明显的手印。
负责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的企业工作人员邵诗聪介绍,如厕报警器感知到老人在卫生间停留超过15分钟,后台系统就会报警,就近服务站人员会在10分钟内上门查看。而智能床垫可实现血压、心率、翻身和离床情况监测,发现有异样,工作人员会呼叫老人,确认他的身体情况。
雷老笑着向记者展示了胸前的一键呼叫器。他的女儿雷敏说:“自从加装了这些设备,我们在外面工作时能安心一些。”
2019年底,武汉被选定为全国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目前,全市15个区(功能区)297个街道、社区,以“互联网+居家养老”,建成了智慧养老服务系统。
2020年底,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云平台启动建设,今年7月初已建成投入试运行,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将全部接入平台系统,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系统互联互通。
学有所教也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话题。
周一至周五的清晨,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员工陈珉,送一年级的儿子小西(化名)上学。从家中出门步行5分钟,就到了光谷十五小。通常陈珉会在校门口驻足几分钟,“孩子们带着笑意跑进校门,在晨光的映照下,特别美好”。
陈珉是“新武汉人”,2011年定居光谷,所住社区谷尚居外当时是一片荒地,教育资源稀缺。没两年,社区外开始建校,2014年新校拔地而起。今年9月,光谷十五小再扩16个班。小西成为该校一年级新生。
光谷基础教育“加速跑”,速度之快令人瞠目:2021年,新建成喻家山学校、光谷二十四小、光谷三十四小、光谷三十五小、光谷三十九小等5所中小学,扩建光谷一小、光谷十一小、光谷十五小、光谷二十九小、光谷实验小学、光谷二高,提供333个班15105个学位。
没人想到,光谷从1999年托管两所学校起步,如今中小学校、幼儿园达到180所。“十三五”以来,该区招聘、引进了教师2700人,其中名校长6名、省特级教师13名、骨干教师177名、硕士研究生910名。这仅仅是武汉这个教育大市的冰山一角。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个月,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两年多的张佳航,带着笑容回到了武汉——他收到在汉一家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入职邀请。2020年,在受疫情影响和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武汉市出台十余项支持政策,拿出硬政策、暖措施,鼓励大学生留汉就业。
幸福感:推门见景,步行十分钟就有“诗和远方”
在东湖绿道喻家湖路段色彩斑斓的乌桕树下,市民休闲运动、欣赏美景。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每天早上7时,家住岳家嘴的张伟来到东湖晨练;8时,再搭地铁到公司上班,这是他每天的“常规动作”。
“这里是我们武汉人的后花园。”张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和家人茶余饭后常常到东湖遛弯,骑骑车、看看湖、放放空,“看到不少人发了在东湖玩桨板的朋友圈,‘种草了’,想趁最近天气晴朗去体验”。
近年来,城中湖东湖肉眼可见地不断向好,水越来越清澈,成为首批入选示范河湖建设名单的全国唯一城中湖。由一汪湖水衍生而来的水、陆、空游玩项目不断上新,102公里的东湖绿道则将东湖各地串联,让东湖可逛可玩面积进一步扩大。
推门见景,步行10分钟就有“诗和远方”,成为了多数武汉市民的生活日常。
数据显示,仅2020年,武汉新建绿道134公里,全市绿道总长达2013公里,城市街头巷尾常见花团锦簇,越来越多的文旅体育场所“生长”在市民的家门口。
“12分钟文体圈”在武汉快速形成中:在12分钟步行路程内,让市民享受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公园、剧院、电影、书屋等环境温馨、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实体空间设施服务。
在武汉,并不局限于公园,在家门口同样也可以有“诗意”。
洪山区江宏花园A区是一个20多年的老小区,近日小区新添了700米长的环形健身步道。步道由透水红砖铺成,正好绕小区一周。步道一侧紧邻房屋,另一侧种满植物;靠近主干道一侧,还有13个休闲长椅,沿途是60盏新装的古风庭院灯。
“以前小区内乱种菜,到处是泥土,楼栋间的道路根本没法通行。”4栋2单元居民阮怡英介绍。
“为了解决居民反映的难题,现场勘探后,我们将改造方案进行了修改,根据小区地形,特别增加了一个环形健身步道。”洪山区房管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负责人陈杨说。
自2019年4月以来,我市累计开工改造了1103个老旧小区,占需改造总量的一半以上,已完工750个小区,惠及居民28万户。
初冬时节,走进武汉市江夏区科农村,家家户户开始晒干货、腌腊鱼腊肉。虾稻共作,光伏发电,沙塘鳢建基地,田埂上种橘子……这个脱贫村越来越欣欣向荣。
脱贫户丁邦国盘点今年的收入,露出了笑容。“今年我购买小型农机的贷款已经还清了,明年还想多流转点土地养虾种稻。”
5年中,全市271个贫困村、88514名贫困人口在2018年全部脱贫出列,就像丁邦国一样,他们对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充满了期许,攒足了劲,准备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大施拳脚,让生活越过越好。
安全感:全力“提速”,武汉公卫体系补短板
武汉市急救中心滨江水上急救站正式投入运行。
12月6日凌晨0时33分,武汉亚心总医院收到来自荆州的转运请求:一位男性突发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需紧急送来武汉救治。
病情就是命令,武汉亚心总医院空中救援中心立即开始紧张协调:与当地医院沟通患者病情,本院专家评估转运风险,判断天气情况,申请航线。
上午7时20分,患者家属决定转诊。8时18分,救援直升机从武汉起飞,抵达荆州接到患者,10时57分返航回到武汉。因救治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目前病情平稳,在武汉进行后续治疗。
直升机可搭载两名随行专家和各种生命支持仪器,就是“移动的ICU”。自2019年7月首航以来,已完成危急重症患者空中救援百余例,转诊成功率100%。
2020年战疫的洗礼,刷新了人们对生命安全的认识: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提升安全感,武汉启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领域的“补短板,强基层”。
今年3月,武汉市建立首家空地一体化急救站“武汉市急救中心太子湖空地急救站”,让伤病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入院治疗。
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中法新城空地急救站也正式投用。此外,市一医院盘龙城院区空地急救站也在同步建设。
作为武汉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的一部分,武汉市急救中心积极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构建“水陆空”立体急救网络。目前,由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东湖医院共同建设的“东湖水上急救站”已正式投用。预计2022年底之前,武汉将在中心城区布局70个急救站,包括3个空地一体急救站和3个水上急救基地,同时在新城区布局40个急救站……
截至目前,武汉中心城区基本形成“急救半径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12分钟”急救圈。
同时,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中的“四院三中心”建设,也进展迅速。
蔡甸区武汉常福医院、新洲区同济航天城医院、江夏区云景山医院均已完工,黄陂区人民医院在进行内部装修装饰。
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子项目战时物资储备库(停车楼)已完工,子项目光谷儿童医院主体建筑已封顶,预计2022年6月投入使用;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12月前建成投用;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的建设蹄疾步稳,预计最快2023年可建成投用。
继将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纳入免费初筛之后,“武汉市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列入了2021年十大民生项目。为深入推进健康武汉行动和“323”攻坚行动,11月底,武汉成立脑卒中管理(防治)中心……
医保如柴米油盐,已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刚需。当前,我市医保改革稳步疾行、深入推进。“十三五”以来,武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覆盖率100%。贫困人口在区内住院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大病、特殊慢性病区内门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0%。
(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刘晨玮 杨枫 吴曈 晋晓慧 冷靖华 魏娜 汪洋 潘璐 通讯员罗双萍 彭祎 邓作祚 林建武 于卫 统筹:长江日报记者秦杰)
【编辑:付豪】
点击下图查看专题↓
老百姓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民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心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始终努力不辍,坚持从市民的“急难愁盼”事入手,从人民群众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入手,不断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推进富民惠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获得感:新老武汉人,都在这里安居乐业
光谷十五小举行“皮影节”,学生展示“皮影人”(资料图)
一直以来,雷咸平的女儿雷敏出门就悬着一颗心:家中老人无人照顾,一旦出现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此前,雷老不慎摔伤,行动一直不便。
近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武昌纺器社区雷咸平老人的家中,房内安置了如厕报警器、智能床垫,老人抓着墙边的防滑扶手可以自如行走。此前,他只能扶墙走,不稳,上面留有明显的手印。
负责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的企业工作人员邵诗聪介绍,如厕报警器感知到老人在卫生间停留超过15分钟,后台系统就会报警,就近服务站人员会在10分钟内上门查看。而智能床垫可实现血压、心率、翻身和离床情况监测,发现有异样,工作人员会呼叫老人,确认他的身体情况。
雷老笑着向记者展示了胸前的一键呼叫器。他的女儿雷敏说:“自从加装了这些设备,我们在外面工作时能安心一些。”
2019年底,武汉被选定为全国人工智能养老社会实验试点城市。目前,全市15个区(功能区)297个街道、社区,以“互联网+居家养老”,建成了智慧养老服务系统。
2020年底,武汉市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云平台启动建设,今年7月初已建成投入试运行,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为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将全部接入平台系统,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系统互联互通。
学有所教也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话题。
周一至周五的清晨,湖北长江电气有限公司员工陈珉,送一年级的儿子小西(化名)上学。从家中出门步行5分钟,就到了光谷十五小。通常陈珉会在校门口驻足几分钟,“孩子们带着笑意跑进校门,在晨光的映照下,特别美好”。
陈珉是“新武汉人”,2011年定居光谷,所住社区谷尚居外当时是一片荒地,教育资源稀缺。没两年,社区外开始建校,2014年新校拔地而起。今年9月,光谷十五小再扩16个班。小西成为该校一年级新生。
光谷基础教育“加速跑”,速度之快令人瞠目:2021年,新建成喻家山学校、光谷二十四小、光谷三十四小、光谷三十五小、光谷三十九小等5所中小学,扩建光谷一小、光谷十一小、光谷十五小、光谷二十九小、光谷实验小学、光谷二高,提供333个班15105个学位。
没人想到,光谷从1999年托管两所学校起步,如今中小学校、幼儿园达到180所。“十三五”以来,该区招聘、引进了教师2700人,其中名校长6名、省特级教师13名、骨干教师177名、硕士研究生910名。这仅仅是武汉这个教育大市的冰山一角。
就业是民生之本。上个月,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两年多的张佳航,带着笑容回到了武汉——他收到在汉一家头部互联网企业的入职邀请。2020年,在受疫情影响和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武汉市出台十余项支持政策,拿出硬政策、暖措施,鼓励大学生留汉就业。
幸福感:推门见景,步行十分钟就有“诗和远方”
在东湖绿道喻家湖路段色彩斑斓的乌桕树下,市民休闲运动、欣赏美景。 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摄
每天早上7时,家住岳家嘴的张伟来到东湖晨练;8时,再搭地铁到公司上班,这是他每天的“常规动作”。
“这里是我们武汉人的后花园。”张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和家人茶余饭后常常到东湖遛弯,骑骑车、看看湖、放放空,“看到不少人发了在东湖玩桨板的朋友圈,‘种草了’,想趁最近天气晴朗去体验”。
近年来,城中湖东湖肉眼可见地不断向好,水越来越清澈,成为首批入选示范河湖建设名单的全国唯一城中湖。由一汪湖水衍生而来的水、陆、空游玩项目不断上新,102公里的东湖绿道则将东湖各地串联,让东湖可逛可玩面积进一步扩大。
推门见景,步行10分钟就有“诗和远方”,成为了多数武汉市民的生活日常。
数据显示,仅2020年,武汉新建绿道134公里,全市绿道总长达2013公里,城市街头巷尾常见花团锦簇,越来越多的文旅体育场所“生长”在市民的家门口。
“12分钟文体圈”在武汉快速形成中:在12分钟步行路程内,让市民享受到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化广场、公园、剧院、电影、书屋等环境温馨、设施完备、服务优质的公共文化实体空间设施服务。
在武汉,并不局限于公园,在家门口同样也可以有“诗意”。
洪山区江宏花园A区是一个20多年的老小区,近日小区新添了700米长的环形健身步道。步道由透水红砖铺成,正好绕小区一周。步道一侧紧邻房屋,另一侧种满植物;靠近主干道一侧,还有13个休闲长椅,沿途是60盏新装的古风庭院灯。
“以前小区内乱种菜,到处是泥土,楼栋间的道路根本没法通行。”4栋2单元居民阮怡英介绍。
“为了解决居民反映的难题,现场勘探后,我们将改造方案进行了修改,根据小区地形,特别增加了一个环形健身步道。”洪山区房管局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负责人陈杨说。
自2019年4月以来,我市累计开工改造了1103个老旧小区,占需改造总量的一半以上,已完工750个小区,惠及居民28万户。
初冬时节,走进武汉市江夏区科农村,家家户户开始晒干货、腌腊鱼腊肉。虾稻共作,光伏发电,沙塘鳢建基地,田埂上种橘子……这个脱贫村越来越欣欣向荣。
脱贫户丁邦国盘点今年的收入,露出了笑容。“今年我购买小型农机的贷款已经还清了,明年还想多流转点土地养虾种稻。”
5年中,全市271个贫困村、88514名贫困人口在2018年全部脱贫出列,就像丁邦国一样,他们对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充满了期许,攒足了劲,准备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大施拳脚,让生活越过越好。
安全感:全力“提速”,武汉公卫体系补短板
武汉市急救中心滨江水上急救站正式投入运行。
12月6日凌晨0时33分,武汉亚心总医院收到来自荆州的转运请求:一位男性突发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需紧急送来武汉救治。
病情就是命令,武汉亚心总医院空中救援中心立即开始紧张协调:与当地医院沟通患者病情,本院专家评估转运风险,判断天气情况,申请航线。
上午7时20分,患者家属决定转诊。8时18分,救援直升机从武汉起飞,抵达荆州接到患者,10时57分返航回到武汉。因救治及时,患者转危为安,目前病情平稳,在武汉进行后续治疗。
直升机可搭载两名随行专家和各种生命支持仪器,就是“移动的ICU”。自2019年7月首航以来,已完成危急重症患者空中救援百余例,转诊成功率100%。
2020年战疫的洗礼,刷新了人们对生命安全的认识: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提升安全感,武汉启动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领域的“补短板,强基层”。
今年3月,武汉市建立首家空地一体化急救站“武汉市急救中心太子湖空地急救站”,让伤病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入院治疗。
9月,武汉市急救中心中法新城空地急救站也正式投用。此外,市一医院盘龙城院区空地急救站也在同步建设。
作为武汉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的一部分,武汉市急救中心积极推进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构建“水陆空”立体急救网络。目前,由武汉市急救中心和武汉市东湖医院共同建设的“东湖水上急救站”已正式投用。预计2022年底之前,武汉将在中心城区布局70个急救站,包括3个空地一体急救站和3个水上急救基地,同时在新城区布局40个急救站……
截至目前,武汉中心城区基本形成“急救半径5公里”“急救反应时间12分钟”急救圈。
同时,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中的“四院三中心”建设,也进展迅速。
蔡甸区武汉常福医院、新洲区同济航天城医院、江夏区云景山医院均已完工,黄陂区人民医院在进行内部装修装饰。
同济医院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子项目战时物资储备库(停车楼)已完工,子项目光谷儿童医院主体建筑已封顶,预计2022年6月投入使用;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在建设中,预计2022年12月前建成投用;武汉大学重离子医学中心的建设蹄疾步稳,预计最快2023年可建成投用。
继将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纳入免费初筛之后,“武汉市结直肠癌免费筛查项目”列入了2021年十大民生项目。为深入推进健康武汉行动和“323”攻坚行动,11月底,武汉成立脑卒中管理(防治)中心……
医保如柴米油盐,已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刚需。当前,我市医保改革稳步疾行、深入推进。“十三五”以来,武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政策覆盖率100%。贫困人口在区内住院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90%;大病、特殊慢性病区内门诊,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80%。
(长江日报记者王恺凝 刘晨玮 杨枫 吴曈 晋晓慧 冷靖华 魏娜 汪洋 潘璐 通讯员罗双萍 彭祎 邓作祚 林建武 于卫 统筹:长江日报记者秦杰)
【编辑:付豪】
点击下图查看专题↓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