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刘红敏:保护利用长江中游水文化遗产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月20日讯(记者汪甦)“始建于1865年的汉口水文站是长江流域干流最早设立的水文站之一,也是控制长江干流在汉江入汇后水情变化的一类精度水文站,被称为‘长江的哨兵’。如今,它还是长江水文首个使用5G网络服务的水文站点。”省政协委员、长江水利委员会财务局副局长刘红敏建议,推进长江中游水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体系建立,特别是探索与5G技术结合的保护利用新模式,助力智慧水务发展。
她介绍,长江中游水系发达,治水历史悠久,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水文化遗产,如:水利古籍文献善本、天下第一渠“长渠”、槎滩陂、汉口水文站、龙山塔、孙叔敖墓、禹稷行宫、龙王庙等。
刘红敏认为,推进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与提升等级至关重要。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对水文站水文化的历史进行发掘利用、保护研究,提升水文站的科技价值,特别是2019年开展5G信息建设,通过网络传输加强实时监测水情,“目前水文站已实现5G全覆盖,无论江面还是岸上,360度全景监控看得又全又清。”她介绍,高科技的应用对于实时水情传输,提高水情预判的精准度,以及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不仅如此,水文站还成为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水情教育基地。
刘红敏建议,结合水利文献与有关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水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状态、特点进行梳理和分类,按照水文化遗产的类型,对其地点、数量、工程规模、所有权属、管理状况、利用现状、工程效益等基本情况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建立相应数据库。此外,应创建不同类别的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区,推进长江中游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编辑:邓腊秀】
她介绍,长江中游水系发达,治水历史悠久,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水文化遗产,如:水利古籍文献善本、天下第一渠“长渠”、槎滩陂、汉口水文站、龙山塔、孙叔敖墓、禹稷行宫、龙王庙等。
刘红敏认为,推进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与提升等级至关重要。近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对水文站水文化的历史进行发掘利用、保护研究,提升水文站的科技价值,特别是2019年开展5G信息建设,通过网络传输加强实时监测水情,“目前水文站已实现5G全覆盖,无论江面还是岸上,360度全景监控看得又全又清。”她介绍,高科技的应用对于实时水情传输,提高水情预判的精准度,以及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支撑和保障。不仅如此,水文站还成为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的水情教育基地。
刘红敏建议,结合水利文献与有关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水文化遗产的种类、分布、状态、特点进行梳理和分类,按照水文化遗产的类型,对其地点、数量、工程规模、所有权属、管理状况、利用现状、工程效益等基本情况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建立相应数据库。此外,应创建不同类别的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示范区,推进长江中游水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编辑:邓腊秀】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