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频频“点名”,武汉“一主引领”重任千钧
1月20日,省政府工作报告频频“点名”武汉,强化武汉“一主引领”责任和使命。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的“点名”,来自武汉的代表委员怎么看?武汉各条战线正在怎么干?1月20日,长江日报记者进行了走访。
投资稳是关键之关键
【武汉这么干】
400工人奋战
武汉经开区左岸大道加快施工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长河段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施工。 记者 任勇 摄
新年以来,来自鄂州的刘庭龙与400多名工友,一直奋战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长河段施工现场。
施工方中交二航局介绍,目前项目重大控制性节点——跨通顺河大桥桥梁的南岸桥墩已经完成,北岸的墩柱正在施工之中,力争在春节前完成“跨河”的准备工作,为全线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左岸大道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具观景、游憩综合功能的滨水快速干道,是武汉市城市交通骨干网络之中的重要射线道路。其中,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长河段,作为南拓展段,是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串联主城区、汉南区的重要纽带,未来也将成为武汉经开区沿江综合发展的形象窗口,是一条高标准的景观大道。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人大代表、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院长崔铁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好百年工程
“巩固回稳向好态势,需要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很有必要。” 崔铁万说。
崔铁万认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实现“适度”很重要,需要精心谋划,出台相关细则和指导性文件,还要以前瞻眼光超前策划项目、严格项目论证,建好项目储备库,稳步推进项目、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建设标准,建好百年工程。崔铁万说,当前,他所在的企业正在参与湖北及武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工作,下一步,他将带领企业主动对接各级政府,协助超前策划项目,提供指导服务,建立项目储备,为我省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专业支持。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武汉这么干】
“芯片空调”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形成200万只产能
1月20日,刚带领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获得特等奖的武汉科技大学樊希安教授,又投入到实验室与公司之间的奔波忙碌中。
10多年前,樊希安教授到武汉科技大学时定下了“要自主研发温控芯片”目标。这种芯片主要应用于5G光器件的主动制冷与精确控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他带领着团队成功掌握“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的核心技术,并成立了赛格瑞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樊希安急需资金建立新产线。武汉市科技局驻武汉科技大学服务联络员在了解情况后,协助企业与华工明德投资公司签署股权投资协议,问题迎刃而解。此次大赛特等奖将获得百万元奖金和1000万元“3551光谷人才计划”创业人才无偿资金配套支持。樊希安表示:“将借助这次机会在光谷成立研发中心和市场研究中心。”
目前,该项目已形成200万只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生产产能,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3.5亿元。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政协委员、武汉中恒新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秋:紧抓“5G+互联网”发展机遇,实现“换道超车”
创新引领发展,李中秋说,武汉要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合作,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
李中秋说,武汉要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产业改造升级的机会,加强技术改造,运用好“5G+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提升工业竞争力,实现“换道超车”。并且,在碳中和产业方面,不断引进新材料、新技术。这样既能不断地转化提升科技成果,又能在环保产业大有作为,提升武汉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的等级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武汉这么干】
车谷发力新能源汽车
今年形成6万辆车产能
东风岚图汽车智造基地生产线上,高端新能源汽车、智慧新能源SUV——岚图FREE正在总装生产。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摄
1月20日下午,武汉经开区的路特斯智能工厂项目工地上,施工车辆来往穿梭,900余名身穿反光背心的工人步履匆匆。路特斯公共事务高级总监马昇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土建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全线设备安装、调试。计划2022年第二季度试装车下线,第四季度正式实现投产。
据介绍,路特斯智能工厂建成后,将配合路特斯首款超高端纯电智能SUV的生产,规划年产能15万辆,还可实现“为1人,造1车”的定制体验。
记者获悉,车谷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今年将形成6万辆车产能。除了路特斯,岚图汽车、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东风本田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也正组团“出圈”。
据悉,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预计2024年投产、2027年达产。岚图汽车基于用户需求,未来三年将形成跨SUV、MPV、轿车的三大品类矩阵,每年向市场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车型。小鹏汽车也在武汉经开区投资百亿元建设整车及动力总成工厂、研发中心,制造下一代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人大代表、武汉珞珈德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治国: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壮大北斗产业
杨治国表示,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湖北省再次强调现代产业集群对产业转型升级、国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了重点,同时为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能力如何找准着力点指明了方向,激发鼓舞了市场主体信心。
“市场主体要真正以国家和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为指导,市场需求为引领,通过提升产品核心市场竞争力和企业运行效率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杨治国说,珞珈德毅作为一家主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品研发的企业,要努力实现元器件、基础软件国产化,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和产品,还要努力实现市场化突破,把北斗推向国际市场,壮大北斗产业。
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沿海”
【武汉这么干】
中欧班列巩固欧洲骨干通道
开辟中老班列
部分中欧班列集装箱在主箱区等待运输。记者 郭良朔 通讯员王遥遥 摄
1月19日,2022年春运第三天,编组50辆、满载汉产电子产品、衣服鞋帽、年货产品、防疫物资的X801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安全开出,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阿拉山口出境,计划于中国春节期间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是2022年该站开出的第7趟中欧班列。
“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创下历史新高,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努力。”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唯一的始发站和终到站的吴家山车站党支部书记苏庆丰在展望2022年时信心满满。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商务发展部部长袁琼说,将围绕建设中欧班列区域性枢纽节点开展工作,稳定发运规模,力争2022年入选第二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围绕班列及“港、产、城”发展,早日打造成区域性枢纽节点,提升中欧班列(武汉)的辐射能力;加强班列运输通道建设,巩固欧洲骨干通道,继续壮大日韩—武汉-中亚/欧洲海铁联运通道,发展西部陆海南向新通道,开辟中老班列,探索更便捷的新通道,帮助湖北货更好走出去。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人大代表、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骁:打造内陆对外开放的“新沿海”,武汉要将产业链融入全球
李骁认为,武汉充分发挥水陆空交通区位优势,继续做强做优综合交通枢纽、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现代物流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海外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引进新兴产业高端技术人才,促进交通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的“新沿海”。
作为从事氢能燃料电池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宇动力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还出口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李骁表示,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行业引导,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惠企政策落地执行的效率和精准度、匹配度,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放水养鱼”
【武汉这么干】
高效办成一件事
容缺审批让办事时间压缩一半
武汉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第一次出现了“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原先需要2个月才能跑完的流程,现在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1月20日, 东西湖区一家调味品公司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据了解,这家调味品公司拟建项目还未取得不动产权证,按照正常申报程序,只有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才能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而开展施工设计图的审查工作。
为了确保项目早开工,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协调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三方会审,通过走告知承诺制审批流程,企业只需签署一份承诺书,承诺能够在规定时限内补齐容缺材料,即可先行完成工程规划许可审批。
记者探访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发现,线下窗口不见企业群众排长队办事的场景,线下窗口“冷清”的背后是网上政务服务的持续火热。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武汉将进一步推动数字赋能、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做到线上只进一网、线下就近办理。不断增强网上办事能力,实现数据跑路代替企业群众跑腿。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政协常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武汉要当好示范,走在前头
“在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方面,武汉要发挥‘一主引领’作用,当好示范,走在前头。”邹薇说。
邹薇认为,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肥沃土壤,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水。水往哪里流,鱼往哪里游,关键就看“生态环境”,也就是营商环境是否足够好。武汉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推出了许多创新实践成果,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一网通办、多证合一,缩短涉企事项时间和流程,深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连续两年列入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之一。
邹薇说,省委连续两年“新年第一会”都是聚焦营商环境,给了所有的市场主体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湖北正在竭尽全力地追赶沿海发达地区,让自己成为全国审批程序和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营商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
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
【武汉这么干】
武汉“光芯屏端网”向城市圈延伸
光谷芯片企业鄂州建产业基地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无尘车间里一台为芯片做“焊接”的固晶机在工程技术人员操控下运转自如。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李佳 通讯员宋志辉摄
上周,总部位于光谷的武汉优炜芯科技有限公司在鄂州葛店开发区举行优炜芯紫外LED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芯片线产能年产10万片。
据了解,目前,葛店已有100多家企业与光谷建立产业链协作关系。“研发在武汉、生产城市圈”的模式在葛店得到充分体现。以华工科技为例,如今,为华工科技配套的原料、零部件等企业,已在葛店及周边集聚了20多家。在黄石,已有近200家企业与华星光电、天马等光谷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配套。
半年前开园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中,由华星光电配套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的优达光电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OCA光学胶通过武鄂高速公路30分钟就能到达武汉华星光电。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家喜:充分挖掘城市圈区位资源优势,同频共振、协同联动
郑家喜建议,武汉要充分挖掘城市圈区位资源优势,与城市圈城市同频共振、协同联动,加强统筹谋划,出台产业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打造全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家喜认为,武汉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带动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黄征 宋磊 汪文汉 谭德磊 汪洋 吴曈 见习记者雷心蕊 郝天娇 通讯员汤杰 本组稿件统筹/马振华)
【实习编辑:商佩】
投资稳是关键之关键
【武汉这么干】
400工人奋战
武汉经开区左岸大道加快施工
武汉经济开发区的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长河段建设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施工。 记者 任勇 摄
新年以来,来自鄂州的刘庭龙与400多名工友,一直奋战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长河段施工现场。
施工方中交二航局介绍,目前项目重大控制性节点——跨通顺河大桥桥梁的南岸桥墩已经完成,北岸的墩柱正在施工之中,力争在春节前完成“跨河”的准备工作,为全线建成打下坚实基础。
据介绍,左岸大道是以交通功能为主,兼具观景、游憩综合功能的滨水快速干道,是武汉市城市交通骨干网络之中的重要射线道路。其中,左岸大道(万家湖南路—小军山)长河段,作为南拓展段,是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串联主城区、汉南区的重要纽带,未来也将成为武汉经开区沿江综合发展的形象窗口,是一条高标准的景观大道。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人大代表、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院长崔铁万: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好百年工程
“巩固回稳向好态势,需要更大力度扩大有效投资,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很有必要。” 崔铁万说。
崔铁万认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实现“适度”很重要,需要精心谋划,出台相关细则和指导性文件,还要以前瞻眼光超前策划项目、严格项目论证,建好项目储备库,稳步推进项目、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建设标准,建好百年工程。崔铁万说,当前,他所在的企业正在参与湖北及武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的设计工作,下一步,他将带领企业主动对接各级政府,协助超前策划项目,提供指导服务,建立项目储备,为我省扩大有效投资提供专业支持。
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武汉这么干】
“芯片空调”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形成200万只产能
1月20日,刚带领团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获得特等奖的武汉科技大学樊希安教授,又投入到实验室与公司之间的奔波忙碌中。
10多年前,樊希安教授到武汉科技大学时定下了“要自主研发温控芯片”目标。这种芯片主要应用于5G光器件的主动制冷与精确控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他带领着团队成功掌握“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的核心技术,并成立了赛格瑞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樊希安急需资金建立新产线。武汉市科技局驻武汉科技大学服务联络员在了解情况后,协助企业与华工明德投资公司签署股权投资协议,问题迎刃而解。此次大赛特等奖将获得百万元奖金和1000万元“3551光谷人才计划”创业人才无偿资金配套支持。樊希安表示:“将借助这次机会在光谷成立研发中心和市场研究中心。”
目前,该项目已形成200万只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生产产能,预计年销售额可达到3.5亿元。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政协委员、武汉中恒新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秋:紧抓“5G+互联网”发展机遇,实现“换道超车”
创新引领发展,李中秋说,武汉要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加强企业与大专院校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合作,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
李中秋说,武汉要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产业改造升级的机会,加强技术改造,运用好“5G+互联网”的发展机遇,提升工业竞争力,实现“换道超车”。并且,在碳中和产业方面,不断引进新材料、新技术。这样既能不断地转化提升科技成果,又能在环保产业大有作为,提升武汉城市核心竞争力、产业的等级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武汉这么干】
车谷发力新能源汽车
今年形成6万辆车产能
东风岚图汽车智造基地生产线上,高端新能源汽车、智慧新能源SUV——岚图FREE正在总装生产。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摄
1月20日下午,武汉经开区的路特斯智能工厂项目工地上,施工车辆来往穿梭,900余名身穿反光背心的工人步履匆匆。路特斯公共事务高级总监马昇告诉记者,目前,基地土建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全线设备安装、调试。计划2022年第二季度试装车下线,第四季度正式实现投产。
据介绍,路特斯智能工厂建成后,将配合路特斯首款超高端纯电智能SUV的生产,规划年产能15万辆,还可实现“为1人,造1车”的定制体验。
记者获悉,车谷加快向新能源汽车转型,今年将形成6万辆车产能。除了路特斯,岚图汽车、东风高端新能源越野车、东风本田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也正组团“出圈”。
据悉,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项目计划总投资约100亿元,预计2024年投产、2027年达产。岚图汽车基于用户需求,未来三年将形成跨SUV、MPV、轿车的三大品类矩阵,每年向市场投放不少于一款新车型。小鹏汽车也在武汉经开区投资百亿元建设整车及动力总成工厂、研发中心,制造下一代全新智能电动汽车。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人大代表、武汉珞珈德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治国: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壮大北斗产业
杨治国表示,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湖北省再次强调现代产业集群对产业转型升级、国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抓住了重点,同时为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竞争能力如何找准着力点指明了方向,激发鼓舞了市场主体信心。
“市场主体要真正以国家和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战略为指导,市场需求为引领,通过提升产品核心市场竞争力和企业运行效率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杨治国说,珞珈德毅作为一家主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产品研发的企业,要努力实现元器件、基础软件国产化,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和产品,还要努力实现市场化突破,把北斗推向国际市场,壮大北斗产业。
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沿海”
【武汉这么干】
中欧班列巩固欧洲骨干通道
开辟中老班列
部分中欧班列集装箱在主箱区等待运输。记者 郭良朔 通讯员王遥遥 摄
1月19日,2022年春运第三天,编组50辆、满载汉产电子产品、衣服鞋帽、年货产品、防疫物资的X8015次列车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西车务段吴家山站安全开出,经汉丹线、焦柳线运行,由阿拉山口出境,计划于中国春节期间抵达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是2022年该站开出的第7趟中欧班列。
“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创下历史新高,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努力。”作为中欧班列(武汉)唯一的始发站和终到站的吴家山车站党支部书记苏庆丰在展望2022年时信心满满。
武汉汉欧国际物流公司商务发展部部长袁琼说,将围绕建设中欧班列区域性枢纽节点开展工作,稳定发运规模,力争2022年入选第二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围绕班列及“港、产、城”发展,早日打造成区域性枢纽节点,提升中欧班列(武汉)的辐射能力;加强班列运输通道建设,巩固欧洲骨干通道,继续壮大日韩—武汉-中亚/欧洲海铁联运通道,发展西部陆海南向新通道,开辟中老班列,探索更便捷的新通道,帮助湖北货更好走出去。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人大代表、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骁:打造内陆对外开放的“新沿海”,武汉要将产业链融入全球
李骁认为,武汉充分发挥水陆空交通区位优势,继续做强做优综合交通枢纽、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现代物流体系、高标准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海外仓、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引进新兴产业高端技术人才,促进交通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内陆对外开放的“新沿海”。
作为从事氢能燃料电池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众宇动力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还出口东南亚、欧洲等海外市场。李骁表示,相关部门要继续加强行业引导,加大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惠企政策落地执行的效率和精准度、匹配度,助力企业更好“走出去”。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放水养鱼”
【武汉这么干】
高效办成一件事
容缺审批让办事时间压缩一半
武汉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第一次出现了“武汉城市圈通办综合窗口”。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原先需要2个月才能跑完的流程,现在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1月20日, 东西湖区一家调味品公司负责人高兴地告诉记者。据了解,这家调味品公司拟建项目还未取得不动产权证,按照正常申报程序,只有在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才能申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进而开展施工设计图的审查工作。
为了确保项目早开工,东西湖区行政审批局协调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三方会审,通过走告知承诺制审批流程,企业只需签署一份承诺书,承诺能够在规定时限内补齐容缺材料,即可先行完成工程规划许可审批。
记者探访市民之家政务服务大厅发现,线下窗口不见企业群众排长队办事的场景,线下窗口“冷清”的背后是网上政务服务的持续火热。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武汉将进一步推动数字赋能、业务协同、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做到线上只进一网、线下就近办理。不断增强网上办事能力,实现数据跑路代替企业群众跑腿。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政协常委、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武汉要当好示范,走在前头
“在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营商环境方面,武汉要发挥‘一主引领’作用,当好示范,走在前头。”邹薇说。
邹薇认为,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肥沃土壤,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水。水往哪里流,鱼往哪里游,关键就看“生态环境”,也就是营商环境是否足够好。武汉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中推出了许多创新实践成果,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进一网通办、多证合一,缩短涉企事项时间和流程,深化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改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连续两年列入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之一。
邹薇说,省委连续两年“新年第一会”都是聚焦营商环境,给了所有的市场主体一个非常明确的导向:湖北正在竭尽全力地追赶沿海发达地区,让自己成为全国审批程序和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时间最短、营商环境最优的省份之一。
做大做强武汉城市圈
【武汉这么干】
武汉“光芯屏端网”向城市圈延伸
光谷芯片企业鄂州建产业基地
武汉光电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无尘车间里一台为芯片做“焊接”的固晶机在工程技术人员操控下运转自如。长江日报记者高勇 李佳 通讯员宋志辉摄
上周,总部位于光谷的武汉优炜芯科技有限公司在鄂州葛店开发区举行优炜芯紫外LED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芯片线产能年产10万片。
据了解,目前,葛店已有100多家企业与光谷建立产业链协作关系。“研发在武汉、生产城市圈”的模式在葛店得到充分体现。以华工科技为例,如今,为华工科技配套的原料、零部件等企业,已在葛店及周边集聚了20多家。在黄石,已有近200家企业与华星光电、天马等光谷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配套。
半年前开园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中,由华星光电配套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的优达光电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OCA光学胶通过武鄂高速公路30分钟就能到达武汉华星光电。
【代表委员这么看】
省政协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郑家喜:充分挖掘城市圈区位资源优势,同频共振、协同联动
郑家喜建议,武汉要充分挖掘城市圈区位资源优势,与城市圈城市同频共振、协同联动,加强统筹谋划,出台产业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打造全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做优做强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郑家喜认为,武汉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辐射带动城市圈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长江日报记者龚萍 黄征 宋磊 汪文汉 谭德磊 汪洋 吴曈 见习记者雷心蕊 郝天娇 通讯员汤杰 本组稿件统筹/马振华)
【实习编辑:商佩】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