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三重“新”意 | 求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全新概括,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
要深入理解把握这一创新理论,必须深入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观点。特别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张,作为此次“七一”重要讲话的又一重大创新,这一结合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要求,在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到一个新高度的同时,也道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之所在。
奠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性创造的“新”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记挂于心的有这样几件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能搞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我们确定的正确发展道路不能走歪了,老百姓的日子要过好了。”其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两者是党和国家事业长治久安、永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更进一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在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成长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进理念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的深厚历史资源。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了关于国家制度和治理的丰硕成果,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家国同构、四海一家的共同体思维,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惟邦本、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选拔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的精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可以说,中国当前的制度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追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向锚定了奋斗目标。“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中“小康社会”的提法就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着力高质量建设的“七有社会”,与传统文化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追求也是一脉相承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其实也是包含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大同理想在内的各种美好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
发展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创性结合的“新”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是最典型的“中国特色”。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即通过新文化运动实现思想解放,进而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社会基础。从文化层面看,中国共产党是新文化运动与初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相碰撞产生的结果,由此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基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大旗,并以此作为改造旧世界的思想武器,具有革命的彻底性。二是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形成自己的思想指南,具有革命的能动性。三是自觉推动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具有革命的自觉性。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自觉,习近平总书记说: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引发了中华文明的深刻变革,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良性互动的。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发展起到了“根源”和“资源”的支撑作用,没有传统文化的充分融合,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形态的产生,而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在新时代攀升到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了中国原创性的贡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系统地、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演进和发展,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应有之义。
面向于把中国方案和人类理想融为一体的“新”
在全球秩序重构的过程中,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大国崛起之路,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既要借鉴他国经验,也要立足本国实践。中国是一个在历史上曾经辉煌的大国,现在是经历国家危机之后再度崛起,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所以,一方面,要站在500多年世界近代史的角度,充分总结、反思近代以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还有英、法、德、日、苏、美等九个世界大国的崛起之路。另一方面,还要回顾中国的历史传统。对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认识深刻,他说:“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是对中国传统的精准概括。中国的先辈很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这样一个文化立国的道理,所以,当今天的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候,这不仅是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崛起,同时也是一个伟大文明体的复兴,我们需要对接传统,走一条文明崛起的中国道路。
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这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崛起之路追求的文化目标是什么?代表的文化价值是什么?呈现给世界的文化前景又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中国将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习总书记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马克思的社会共同体思想,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文化意义上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主张契合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是中西方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最大公约数,其成为中国共产党向世界提供的具有思想引领性的公共产品是有其坚实的文化共情力和传播力的。如是,熔铸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培育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为宗旨,在中华大地上生长起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的伟大旗帜。
(陈俊秀 作者系武汉市委党校副教授、法学博士)
【编辑:朱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