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频道 收起频道

一起来为“最美教师”点赞吧

重点专题 > 学习先进模范 > 聚焦

2022-08-30 09:3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数学教师刘福旋(中)和学生们在一起。

  

  

  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语文老师彭莹。

  

  

  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教师吴鹏和孩子们在一起。

  

  

  白玉山中学805班班主任杨艳。长江日报记者苗剑 摄

  

  

   光谷实验小学老师陈贝。

  

  

  武汉市第一聋校美术教师甘云山(左)。

  谁是孩子成长路上最美引路人?今年5月,由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武汉市教育局主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2022年度武汉“最美教师”评选活动启动,在武汉市属高校、中小学(包含中职学校、民办学校)、幼儿园在职教师中遴选20名“最美教师”。

  这个夏天,结合市、区教育局推荐以及家长留言、老师自荐,长江日报已采访报道了近50位“最美教师候选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展示他们的风采。这群教师之中,有甘愿给聋哑孩子当音乐“节拍器”的第二聋哑学校教师李桢、有冒着大雨也要赶去学生家里家访的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教师沈莹、有组建起幼儿园第一支足球队的江岸区珞珈山街道幼儿园男幼师胡洵爽……本版展示的6位“最美教师候选人”,也来自他们之中。

  新学期将至,2022年度武汉“最美教师”评选活动仍然“在路上”。“最美教师候选人”事迹集中报道展示之后,将于27日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开启网络投票,欢迎读者为他们投票、点赞。

  (记者刘嘉)

  ■ 刘福旋

  年轻老师“管”孩子有一手

  小纸条让学生勇于吐露心声

  在家长心中,班主任老师是行事宽严有度的长者,是引导孩子成长的导师。如果遇到一名刚大学毕业又古灵精怪的老师,有家长就犯嘀咕:“这能带好我的娃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小学数学教师刘福旋就是一名95后班主任,她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家长的顾虑,获得评价:不仅很靠谱,还带给孩子们更丰富多彩的成长。

  小雅是个非常活泼可爱的孩子,数学成绩很好,课上很活跃。但刘福旋发现,小雅突然变得不怎么爱说话,语文老师也反映她经常不写作业。刘福旋找她谈了三次心,小雅才吐露心声:爸爸妈妈在闹离婚,她很害怕。

  刘福旋想到一个办法。“有什么话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可以拿一张小纸条写下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写多少就写多少,可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也可以倾诉心中的苦恼,还可以写你们的小愿望。刘老师会想办法帮你们实现哦!”

  家长开放日上,刘福让孩子们在讲台上大声说出自己写在小纸条上的想法,家长则在台下倾听。她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愿意说的,有了公开“吐槽”的机会,不愿意公开的,由她私底下传达。

  小雅就是不愿意公开心愿的孩子,自从父母分居后,她一两个月才能见妈妈一次。“妈妈,我每次去你那里的时候,你都会给我买很多很多吃的,这些我都不需要,我只想要您多陪陪我。”刘福旋把小纸条拍给小雅妈妈看,并告诉她:“您在孩子上幼儿园时去看过她的舞蹈表演,孩子一直记着这件事。上小学后,您就没有来过学校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小雅很想让您来参加一下班级活动。”家长开放日上,妈妈的出现让小雅惊喜不已,她带着妈妈逛遍整个校园,脸上的高兴藏都藏不住。之后,小雅妈妈每周会接她放学,打电话的次数也多了。小雅爸爸和奶奶也很惊喜,主动跟刘福旋沟通孩子的情况。

  通过小纸条,不少孩子实现了心愿,亲子关系也变得融洽。刘福旋将这项活动坚持下来,每学期定期开展,让孩子们吐露心声。

  (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田守凤 周孝奇)

  ■ 杨艳

  一度吵闹的教室里

  传来琅琅读书声

  当班主任27年,白玉山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老师杨艳常常中途接手令其他老师头疼的“硬骨头”班级。学生从一开始的不服管教,课堂嘈杂得像菜市场,到后来变得一早就书声琅琅让校领导惊讶,杨艳凭借的是她对教育的满腔热忱和对每个孩子一视同仁的关爱。

  杨艳是白玉山中学政教主任,也是805班的班主任,还兼任道德与法治和语文两门课的教学工作。白玉山中学的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学生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少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欠佳。

  想要改变别人,首先要做好自己。杨艳在班级群里公布了她的电话号码,并24小时开机,随时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许多家长赶着出门打工,会提前很早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杨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6时30分准时到校开门,迎接早到的学生。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和他们一起读书或者用手机记录他们美丽的读书模样,孩子们只好拿出书来“装模作样”,久而久之,竟然养成了早读的习惯。

  孩子不愿意写家庭作业,杨艳就尽量确保学习任务在45分钟内完成。在杨艳班上,体育老师“被生病”的现象从未发生过。每天中午12时50分至下午1时35分是杨艳规定的学生午休时间,不管困不困,每个人都必须趴在桌上睡觉,雷打不动的午休换来的是孩子们下午上课时充沛的精力。

  在杨艳的影响下,班级风气发生了很大变化,走廊巡视的校领导感到惊讶:以前上课时像菜市场一样热闹的805班,如今变得书声琅琅。

  班上一个“小刺头”在杨艳潜移默化的教育下,行为习惯得到很大改善。头发长了,他主动请杨老师为他理发,手艺不高的杨艳给他剪得参差不齐,不好意思地塞给他20元钱,让他去理发店修一下,他坚决拒绝,还以此为傲,告诉全班同学:“帅不帅?我的头发是杨老师亲自剪的。”

  杨艳先后获评武汉市百优班主任、武汉市优秀教师、武汉市减负增效先进个人、青山区师德十佳教师、青山区功勋班主任、青山区优秀德育工作者、青山区学科带头人、青山好人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班集体,许多学生在省市区体育、音乐、美术、征文、演讲比赛中获奖。

  (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李维波 陈学兵)

  ■ 甘云山

  从听障学生到美术老师

  帮200多名聋哑学生圆梦大学

  8月18日,在“强国复兴有我 奋进英雄城市”硚口区“听习总书记的话”主题演讲比赛中,来自武汉市第一聋校的美术教师甘云山以《践行习总书记教诲嘱托用无声画笔描绘有“生”世界》为题,全程用流畅的手语完成演讲,令人动容。

  弹指一挥间,今年是甘云山在武汉市第一聋校度过的第39个春秋。从一名听障学生成长为一名美术教师、班主任,28年来,在他的帮助下,无数残疾学生抛弃自卑、走上了自尊自强之路,其中200多名聋哑学生圆了大学梦。

  2021年10月,甘云山获评“中国好人”。

  “我是一个聋哑人,懂得残疾人的艰辛和痛苦,在思想上我能理解他们,在感情上更能接近他们,在语言上我能与他们沟通……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和我一样,在学习中找到正确的目标和实现他们的人生理想。”这是甘云山走上特教讲台的初心,20多年来他初心不改。

  1999年,甘云山在家里专门腾出一间房,将专业水平较薄弱的学生接到家里进行义务辅导,这项义务辅导工作直到2015年聋校搬迁才暂停。

  天门籍的学生小卢经常逃学到校外上网。卢妈妈为了方便儿子求学,放弃了老家的工作,在武汉街头帮人擦鞋谋生。当时,小卢并不能体谅母亲的苦心,经常泡在网吧,导致学业一塌糊涂。甘云山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和卢妈妈联系,每天晚上把小卢接到家里,免费“一对一”辅导,并进行思想疏导。有时学习晚了,甘老师的父母还给他冲牛奶、熬银耳汤补身体。几个月下来,小卢的学习态度明显好转,学习成绩显著提高,在2012年特教学院高考招生中,小卢同时考上了在特教学校中享有“清华”“北大”之誉的天津理工大学和长春大学。

  “过去大点的学生都喊他‘甘大哥’,现在的学生们私下都喊他‘甘爸爸’。”采访中同事们热情地介绍。据悉,该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平时很少回家,长期在校住读。甘老师经常在生活上关心他们,他的家成了困难学生的“心灵驿站”:他经常把节假日不能回家的学生接到家里聚餐,感受家庭温暖;有的往届毕业生途经武汉,在他家歇脚转乘;有的学生来汉找工作,也在他家暂住……他还经常自己出钱带领困难学生到武汉美术馆参观画展,开阔眼界,积累知识。

  在甘云山的帮助下,一大批学生通过手中的画笔、刻刀打开了梦想的大门。在教育部、中残联举办的美术大赛中,他辅导的学生作品获湖北唯一金奖,在历届省教育厅、省残联举办的美术竞赛中,他辅导的学生获各种奖项50余次,他本人13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记者向洁 通讯员王雯婷 彭焱)

  ■ 彭莹

  17年教师生涯写下百万字日志

  家长整理成册当作育儿指南

  彭莹是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学生称她“彭妈”。

  从家校联系本的“对话”起步,到QQ空间教育心得分享,再到班级微信公号打造,17年教师生涯,彭莹写下百万字教育日志。家长们评价:这是孩子童年的珍贵成长礼物,也是家长育儿路上的同行指南。

  “我的父亲也是一位老师,他常鼓励我,做老师要沉得下来,坚持去做平凡的小事,学生成长了就是最好的奖杯。”24日,彭莹老师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个假期,彭莹老师最开心的事就是当班级微信公号在线小编。

  “从写教育日记到开班级微信公号,主要还是思考,面对新时代的新媒体和新型家庭教育,如何让孩子们也能日积月累,全面动起来?”彭莹老师说。

  彭莹老师主动退到幕后,把舞台交给学生和家长们,从《月桂朗读亭》到《诗词讲坛》的个体尝试,从《乐学成语》到《行走读城》的小组合作与综合实践,还有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与成长,运用图文影音的载体,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和家庭忙得不亦乐乎。

  “朗诵展示让我越来越敢于开口,小组活动让我们学会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我们彼此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大家一起很快乐,一起奥利给!”鲍宸宇同学兴奋地说。

  “小组活动让家长们也可以参与其中,亲子互动,把主动权给孩子,听孩子们的声音和他们的奇思妙想,发现原来他们可以这么棒,相信他们会更好!”张可馨妈妈欣喜地说。

  17年笔耕不辍,彭莹老师写下教育日志,记录下自己的教育行与思,收获了一拨又一拨家长粉丝。

  据了解,不少家长将彭老师的一篇篇日记集结成册打印出来,当作自己的枕边书,经常翻阅。细心的家长还做了统计,彭莹老师的教育日志达到百万字。

  (记者周锐 实习生杨璇)

  ■ 吴鹏

  呵护幼儿好奇心

  游戏中引导孩子探索大自然

  幼儿天生好奇、爱探究。积极的探究习惯将推动他们主动观察身边的现象,发现问题,从而获得各种有益的成长经验。从教24年,武汉常青阳光幼儿园教师吴鹏一直呵护着孩子们的好奇心,总是饶有兴趣地和他们一起“研究地球”,在玩中培养孩子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春天,孩子们在楼顶“秘密花园”里发现了“会发光的洞”,吴鹏带着大家跑上跑下地观察,发现原来这些是下水管道。秋天,吴鹏陪着小朋友蹲在树下捡“豆豆”,引导孩子了解自然的奥秘。

  一天餐后散步,路过幼儿园沙水区,看到角落里部分没有收完的沙水游戏材料,有小朋友说:“这好像我在玛雅水上乐园玩的滑道,像滑滑梯一样,‘唰’一下从上面冲到了水里。”小伙伴们一下子兴奋起来,七嘴八舌说起水上滑滑梯的乐趣。

  于是,吴鹏准备了支架、滑道、软管等材料,让孩子们尝试自己搭起缩小版“玛雅水滑道”。滑道搭好了,孩子们放上了小球,又发现小球在滑道上滚动时却总在同一个地方被卡住。吴鹏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哪里出了错,笑眯眯地在一旁鼓励他们自己检查,自己想办法解决。衔接处的滑道翘起来卡住了小球,有孩子用手“捶”下去,这边平整了,那边又翘了起来。小朋友们从第一处衔接处开始检查、调整,终于把每个衔接处的缝隙都调平整,滑道也顺畅起来。看着小球在滑道上转着圈飞进沙池,师生欢乐地击掌庆祝成功。

  “游戏中,孩子们能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难题、化解冲突,形成新的经验。”吴鹏说,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她时刻关注发现他们游戏中的需要,追随他们的游戏进程,不阻止他们探索、试错,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激发了孩子们主动学习。

  去年秋天,一次户外活动时间里,吴鹏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专心地蹲在地上捡“豆豆”,吴鹏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小碗,跟着他们一起去捡。边捡,她边问:“哪里的‘豆豆’最多呀?”孩子们争着回答:“吴老师,树底下好多豆子!”吴鹏又问:“为什么树下的‘豆豆’最多呢?”孩子们顺着树往上看,发现树上也有好多豆子。“是果子。”“不对,是种子。”“豆子就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捡“豆豆”、观察“豆豆”、剥开“豆豆”看内部构造……在吴鹏的引导下,小朋友与一颗颗小小的樟树果实亲密互动,直接感知、亲身实验、寻求答案,上了一堂有趣的自然课。

  (记者刘嘉)

  ■ 陈贝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让“特殊儿童”成为班级最美的花朵

  在光谷实验小学老师陈贝眼里,每个孩子都像是一颗种子,也许生长周期有快慢,也许各具特色、各有差别,只要用时间和关注慢慢呵护,每个孩子都会开出美丽的花朵。

  同事们评价,陈贝老师特别善于和“特别”的孩子打交道,多动症的孩子、自卑怯懦的孩子、学习障碍的孩子,有些连父母都无能为力的孩子,陈贝总能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上班第一年,陈贝所带的班级就遇到了一个“特殊儿童”,由于患有“多动症”,他不能像正常的小朋友那样听课,有些同学甚至会排挤他。在向孩子的妈妈了解情况后,为了让这个特殊的孩子尽快融入班级,她利用课余时间,查阅和学习相关知识,让自己能更好地帮助他。

  在长期相处中,陈贝发现,孩子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从那以后,有一点点进步,她便表扬孩子。在她的引导教育下,同学也不再排斥这个男孩。陈贝还专门给孩子起了一个昵称,叫做多宝,意为取得很多进步的宝贝。在陈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同学们对多宝的态度也变得友好,多宝甚至成了班级的“团宠”。

  每次外出活动,陈贝都会牵着多宝的小手,孩子不停地问,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食堂午餐,为他添饭、盛汤,看他弄脏了脸蛋、小手,带他去洗干净……陈贝对多宝付出了全部的爱,在他面前,陈贝是老师、妈妈、朋友,也是学习的伙伴……多宝小学毕业后,他的妈妈常常跟陈贝沟通孩子的情况,说孩子遇到的这么多老师,他最喜欢的是那个常常耐心陪伴他的陈老师。

  不仅是多宝,由于发烧耽误治疗,学习有障碍的小雪,因为父母离异而自卑的点点……他们在陈贝耐心的陪伴和帮助下不断进步与成长。陈贝说,只有善于发现这些特殊孩子的长处,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融入班级生活。“而且,这种教育方式适用于全部学生,通过个别化的教育方式,能让不同的学生都绽放出学习生活中最美的花朵。”

  (记者杨枫)

  【见习编辑:杨文丽】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