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王一凡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20年

2018-07-29 08:08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调整字体

  原标题:学者王一凡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20年 他见证“流动花朵”从有书读到学得好

王一凡教授 长江日报记者詹松 摄

  长江网7月2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 向洁)讲述人: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德育研究室主任王一凡,曾为《中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促进研究》项目武汉实验区研究小组核心成员。

  1998年,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武汉市社会力量办流动人口子女简易小学办学基本标准》,从举办者、师资、办学场地和设施等方面进行规范。1999年,武汉市再开先河,一批公办学校开始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放。这一举措,意味着广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问题由“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如何让这些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进得来、有书读、学得好、留得住”,融入班级、融入学校、融入城市?作为《中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促进研究》项目武汉实验区研究小组核心成员,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王一凡博士多年来不断深入到教学一线进行探索。

  班上八成学生是农民工子女

  让孩子们介绍家乡找回自信

  1997年至2006年,从鄂东北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走出来的王一凡在武钢三中执教,其间曾任学生工作处主任。每年都有一批来自地市州的学生考入武钢三中,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王一凡开始关注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

  2007年9月3日,已调入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室的王一凡成为汉阳区德才中学的一名“编外”教师,执教初中两个班级的历史与社会课,兼任七(7)班副班主任。由此,翻开了为一群“流动花朵”书写一封长达15.8万字的“情书”的扉页。

  那一年,汉阳区德才中学80%的学生都是农民工子女。王一凡所在的七(7)班的47位学生分别来自河南、江西、四川、湖南、湖北等5省的24个州(市)县,是个名副其实的“流动花朵班”。

  王一凡回忆说,当时教学中他就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历史与社会教材的第一单元是《生活在社区里》,其中《我的家在哪里》一课都是对城市社区的介绍,这对于刚来到武汉的农民工子女来说是十分陌生的。

  他发现这种带有“城市中心主义”味道的教材,无形中强化了城市的地域优越性,让这些“流动的花朵”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自卑感,这会使他们在学习中缺乏自信。

  为此,王一凡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仿编教材介绍自己的家乡,题目就叫《美丽家乡》。

  刚开始学生们有些不敢动手,“我们的家乡怎么能与大城市的社区一样被编成教材,而且是自己编?”

  班会上,王一凡充满激情地给学生们描绘了自己的家乡,“我的家乡,是鄂东北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虽然贫瘠,却在我心中无比美丽”。受到他的影响,学生们开始踊跃发言。

  编写《美丽家乡》,不仅让学生们在学习方面开始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家乡浓浓的热爱与自豪,也使他们逐渐远离最初进入城市的自卑。

  截至2007年底,武汉市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农民工随迁人口子女14.65万人,其中小学9.85万人,初中4.8万人。全市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公办中小学314所,在全市公办中小学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达到12.3万人,占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总数的八成以上。

  10年守望 “流动花朵”

  从进得来有书读到学得好留得住

  2009年8月,由王一凡撰写的《守望“流动的花朵”》一书开印,全书约15.8万字,讲述他在德才中学当“编外”教师期间,与七(7)班的孩子们之间发生的“小故事”以及他对校和班级如何对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开展融合教育,让他们更好地在城市“扎根”的思考。

  因研究工作的需要,2010年9月,王一凡前往另一所农民工子女约占90%以上的学校——洪山区北洋桥小学当了3年的“编外”教师。2013年,他又去到农民工子女约占80%以上的青山区钢城第四小学,至今仍心系学校发展建设工作。

  “近20年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经历了从机会公平向过程公平至结果公平的发展,前10年是‘进得来,有书读’,后10年是‘学得好,留得住’。”王一凡表示,多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坚持教育公平,确保他们享受平等的“市民待遇”。自2003年起把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纳入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目标。2004年,市政府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列为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在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可凭暂住证及流出地相关证明材料到暂住地区教育局报名,然后到指定的公办中小学或经审批设置的社会力量办简易学校入学,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得来”。不仅如此,武汉市委、市政府还采取免收借读费、一次性收费等措施,鼓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公办中小学校就读,确保“读得起”。

  此后,我市公办学校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比例逐年攀升,2010年达到最高峰约15.8万人。2016年起,随迁子女纳入《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发放范围。这意味着在武汉,“流动花朵”能享受到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入学待遇。

  10年搬了两次家

  孩子们的日记本珍藏至今

  2017年12月23日,汉阳区德才中学七(7)班教室,曾经的“编外”教师王一凡召集当年的这群“流动花朵”赴了一场10年的青春之约。作为此次“十年之约”的发起人,王一凡还为每位同学带来了一件特别的礼物——10年前的日记本。王一凡说,这10年他搬了两次家,丢了很多旧物,孩子们的那一大摞日记本珍藏至今。

  “就算是只丑小鸭,也要蹒跚着一步步向前迈进。”安陆姑娘罗圣兰现在武汉一所幼儿园当幼师,王老师当年说过的一句话她记忆犹新。

  罗圣兰说,初入德才中学时,她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一天,王老师提议在教室墙壁上新辟一个园地:梦想舞台。同学们把自己的理想写在理想卡上。当时,班里有一半人向往当老师,包括她自己。

  “我不太清楚别的同学为什么想当老师,我是受了班主任赵丽老师和王老师的影响。”罗圣兰笑着说。她会像当年老师尊重、欣赏他们这些“流动花朵”一样,尊重、欣赏她所带的孩子们。

  “高看一眼,厚爱一分,给心灵一个支点,才能让成长留下回味。”王一凡介绍,七(7)班的学生,目前有的仍在读书深造,有的已为人父母,有的拼成了职场精英,有的创业当起小老板,有的成为光荣的人民子弟兵……当初他们走进武汉,体现了江城有爱,而今他们大部分留在武汉创业、生活,承担起“武汉有我”的社会责任。

  责编:谢源

扫二维码上长江网移动端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文化社会

财经健康

旅游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