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改行做面塑师独门秘方捏出“兵兵”面人

2019-10-22 09:02 来源: 长江网
调整字体
  长江网讯(记者徐佳)21日,武汉面塑师王虎和妻子张雪平做客长江日报军运直播间,一个塑模、一个塑形,两人分工合作,20分钟不到,一个活灵活现的“兵兵”面人儿,就展现在大家面前。33岁的王虎是自学面塑技艺,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展示自己的面塑绝活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军运会开幕前夕,王虎一口气做了30个造型各异的“兵兵”,有的拿着火炬,有的手持球拍,用自己特殊的方式为军运加油。


  武汉面塑师王虎(中)和张雪平(右)与长江日报记者合影
  开幕式前夕做了30个“兵兵”
  王虎是黄冈英山人,现已定居武汉。军运会开幕前夕,他看到“兵兵”生动活泼,便试图用面塑呈现,经过数十次尝试,终于,一个惟妙惟肖的“兵兵”面人儿诞生了。“我把这个作品发到朋友圈,好多朋友给我点赞。”他告诉记者,或许是朋友间互相转发,一位朋友的朋友找他定做,一口气就要了30个。平均制作一个兵兵需要1个小时,30个“兵兵”他花了3天的时间,终于赶在开幕式当天交了作品。
  直播间里,王虎告诉记者,制作“兵兵”共有三步。第一步是用铁丝建模,并用纸张缠绕固定;第二步是用和好的面捏成身体、手、脚等部位;第三步则是精雕细琢,去展现眼睛、嘴巴等细节。“兵兵”这么可爱生动,要用面塑呈现并不容易,细节至关重要。王虎说,最难的部分在鼻子,“鼻子的弧度很难把握,稍有不对,就会很丑。”但他通过多次摸索,找到了方法。他先把和好的面揉成一个圆球,一只手托住,另一只手用手掌侧边轻轻下压,如此这般,鼻子前倾的造型就出来了,“兵兵”最显著的特征也就得以呈现。
  眼睛部分也至关重要。他观察到,“兵兵”的眼睛分为五层,最外侧有层黑色睫毛,里面是正圆的眼白,眼白中是蓝色的眼睛,眼睛里还有黑色的眼珠,眼珠里还闪着白光。因此,他需要特别细心一层层叠加,才能让每只“兵兵”都炯炯有神。


  王虎和张雪平现场制作的“兵兵”面塑
  多次上央视展示非遗魅力
  王虎本是一名厨师,9年前,他与面塑结缘。在一次厨师大赛上,一道佛跳墙吸引了他的注意,倒不是这菜有多美味,而是摆盘中一尊20厘米高的弥勒佛,精致又逼真,让他啧啧称奇。此后,他自己探索,潜心研究3年,终于以面塑师为职业,走上了传承非遗的道路。
  自学面塑的道路是曲折的,最开始他找来面粉和糯米,尝试了第一个作品,全靠手感捏出了一颗小白菜。他心里沾沾自喜:第一次捏出的面塑样子似乎还不错嘛!过了一个星期,这些作品就长霉,又一个星期,白菜就开裂了。“怎样才能更好的保存面塑?”他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一头扎进了材料的加工改进中,查资料、调配方,将面粉与糯米按照不同比例搭配,加入白糖、蜂蜜、防腐剂等元素,分别制作作品并编号,及时记录变化,考察最佳的保存时间与手感。最后,他掌握了一套面人制作的“独门秘方”,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开裂,还能长时间保存。
  直播中带到现场的材料五颜六色,都是他自己配制而成。此外,他还琢磨心思做出了独特的工具,旧水管在他手里变成了“擀面杖”,塑料板是他的“雕刻刀”,他似乎能化腐朽为神奇,用独特的手艺,让传统的捏面人更加精细化。
  记者了解到,王虎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在《开门大吉》《幸福账单》等节目中,展示面塑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扫码看视频
  【编辑:刘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