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夕,改造升级后的汉阳门花园正式迎客。国庆假期,前来游玩的全国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冬天蜡梅花,夏天石榴花……”一首《汉阳门花园》的歌曲,唱火了汉阳门花园,激发了武汉人对家乡的热爱。
如今这首歌演唱的版本已不下60个,除了原唱冯翔,韩红、王凯等不少歌手也演唱过,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通过这首歌曲知道了汉阳门花园,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欣赏汉阳门花园的美景。
市民游客游览升级改造后的汉阳门花园。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升级后的汉阳门花园新添了一座“汉阳门”
经过5个月改造升级,汉阳门花园焕新回归。让人惊喜的是,升级后的这座花园,新添了一座“汉阳门”。
汉阳门花园位于武昌区临江大道与民主路交会处,总面积7500余平方米。由于园内部分设施破损,植物退化,加上供人们停留、活动的空间偏少,今年4月启动改造升级。
日前,长江日报记者现场看到,升级后重新开放的汉阳门花园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但游线设置更合理,景观层次更分明。
武昌区绿化队副队长王建红介绍,这次改造升级,最大的变化就是游线和景观按照“一轴四片”进行设计。
“一轴”是由内(斗级营)向外(长江),梳理出一条由历史通向未来的时空轴线。
在地图上看,汉阳门花园轮廓大致呈长方形,这条中轴线相当于从斗级营至临江大道与民主路交会处的花园主入口,“画”了一条对角线。今后从刚刚开街的斗级营步行街,穿越汉阳门花园至江边,往返都很方便。
汉阳门花园竹床乘凉雕塑。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沿中轴线两侧,布置了“古城年轮”“童年时光”“杉林汇友”“展望未来”四个主题景观区。
其中,“古城年轮”通过镶嵌在地面的铜版画和文字,展示了武昌古城的年轮和变迁;“童年时光”通过青砖墙、竹床和乘凉老人的雕塑等元素,让武汉人重温儿时记忆;“杉林汇友”是将临民主路的一片水杉林保留后,改造成游赏休憩的林下空间;“展望未来”则是在临长江一侧新建了一座观景平台,方便市民游客凭栏观长江、看大桥、望龟山、赏落日。
“汉阳门”是原武昌古城9座城门之一,因与汉阳隔江相望而得名。这次改造,设计师在主入口位置增添了“汉阳门”文化元素,让人们“触摸武昌古城的影子”。
记者看到,花园主入口处新修了一面青砖矮墙,上嵌“汉阳门”三个繁体字。在一路之隔的萧栋栋游园临街位置,修建了一面同样的矮墙与之呼应,形成一扇既具体又抽象的“门”。
主入口内侧新修的花坛上,营造了一个“回”字形园林小景,与拱门形状的园林花境景观组合,象征古老的“汉阳门”城门。
园内花坛边沿、坐凳等多处景观和设施也仿制成古城墙的形状,让市民游憩时能感受到武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次改造,保留了原有的水杉、栾树、法桐等大树,以及蜡梅和石榴等花灌木,还新栽了2株蜡梅和4株石榴,凸显汉阳门花园的景观特色。
汉阳门花园主入口处武昌古城墙。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 古代汉阳门正好位于汉阳门花园主入口处
历史上的汉阳门是怎样的一座门?它又是何时消失的?
据了解,武昌城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223年,孙权在蛇山垒土筑城,取名夏口城。当时只是一个军事城堡,规模不大。
武昌古城以砖石筑城始于唐代中期,规模也不大。明代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起,耗时10年扩建了武昌城。武昌城城墙长约30千米,高约6.67米,城外护城河水深超过2米,堪称墙高壕深,固若金汤。
除了外城,里面还建了一座王城——楚王府,即明代楚王的居所。楚王府存续的260余年间,共历八代九王。1643年,张献忠攻下武昌城,楚王府被焚毁,武昌古城自此只剩下外城。
明朝早年,武昌城与南京、太原、北京、西安并列为全国五大城池。1926年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围攻40天攻克武昌城。1927年,国民政府开始拆除武昌古城,历时3年拆完,汉阳门等城门随之消失。
明代修建的武昌古城共有9座城门:西边临江有3座城门,由南向北依次是文昌门(今武昌造船厂)、平湖门(今武汉音乐学院)、汉阳门(今临江大道民主路口);南边有3座城门:望山门(今解放路南端)、保安门(今保安街复兴路口附近)、中和门(后改名起义门);东边有2座城门:宾阳门(今大东门)、忠孝门(今小东门);北边只有1座城门:武胜门。
汉阳门为交通要冲,加上位于古黄鹤楼(黄鹄矶)北侧,三教九流均在此汇聚,非常繁华,堪称武昌古城人气通道。门前码头停泊的船只往来穿梭,通江达海。
曾有民谚描述9座城门的特点:“窝风避浪(停船避浪)文昌门,升斗量米(指平民百姓出入)平湖门,迎宾接驾汉阳门……”据了解,当年达官显贵,南来北往的客人进出武昌城,大多走汉阳门。
汉阳门有内外两道城门,两道城门之间是瓮城。外城门位于临江大道民主路口,即今天汉阳门花园所在位置。内城门位于现在的解放路与民主路交会处。连接内外城门的通道,在清代叫汉阳门正街,1935年更名为胡林翼路,武汉解放后又被更名为民主路。
市民游客游览升级改造后的汉阳门花园。 长江日报记者 史伟 摄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后,汉阳门建成了小花园
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后,汉阳门花园所在地建成了一个小花园,种了不少蜡梅花,冬天蜡梅花开时节,香气扑鼻,不少市民前往赏花。
民俗文化研究者刘谦定还记得小时候园林工人修剪蜡梅时,会将剪下来的枝条送给市民。有时,他会讨要几枝回家,插在玻璃瓶里。
20世纪90年代末,武汉建设“三小”绿地提速,这座小花园被扩建成汉阳门游园后,前来休闲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
2020年《汉阳门花园》唱火后,全国各地慕名来看这座花园的人络绎不绝。武昌区园林部门对小游园进行了一次简单的景观提升,顺应市民游客的需求,将它改名为“汉阳门花园”,并将公园名称刻在主入口附近的景观石上。
这次改造,武昌区园林部门在市园林和林业局指导下,决定按照歌词中所写的那样,凸显出“冬天蜡梅花,夏天石榴花”等特色。同时调查走访周边居民听取意见,采纳了不少合理化建议。
(长江日报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费帆 李玲)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