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双向奔赴!一批航空新材料成果将在汉孵化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轮播图

2024-11-20 07:5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希望利用武汉科教优势,联合在汉高校、供应商,为大飞机的产业链、供应链和自主建设搭建一个平台。”今年3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飞机C919总设计师吴光辉在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项目签约十周年暨第七届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讲台上许下了这个心愿。

  如今,梦想照进现实。11月19日,武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武航院)专家委员会聘任仪式暨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9位两院院士、14位材料领域专家受聘,10个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10个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项目现场签约。记者张衡 摄

  一批航空新材料成果将在汉孵化

  “这是国产大飞机与武汉市的双向奔赴。”在会议现场,吴光辉院士如是说。

  当日,武航院分别与姜德生院士团队“飞机引气管道泄漏监测技术”、华林教授团队“航空薄壁高筋构件优质高效多自由度包络成形制造新技术”、曹东风教授团队“航空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工艺、制造一体化技术”、何大平教授团队“航空复合材料用柔性石墨烯薄膜应用技术”等项目签约,并与佛山仙湖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此次签约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一个共同特点——已获中国商飞认可。”武航院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以“用”为导向,将在武航院进行产业化孵化,打通科技成果到大飞机制造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研发的飞机引气管道泄漏检测技术是一种飞机气体压力关键指标的检测技术。”姜德生院士团队成员李政颖教授介绍,该技术结合了飞机引气管道周围温度场的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对引气泄漏进行综合判断,有效减少了误报警的发生,提高了报警的准确性、可靠性,同时自主研发的光栅阵列传感光纤对飞机引气管道进行全时全域温度监测,可以对泄漏点进行精准定温、定位。该项目将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孵化,争取3年内达到适航认证。

  “武航院将以大飞机新材料工程化和产业化为目标,着重于产、学、研方面的融合发展。”武航院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傅正义院士说。

  航空新材料技术是航空制造业三大关键技术之一。专家委员会此次聘请的院士专家的研究方向几乎涵盖了航空新材料各个领域,比如朱美芳院士主要研究先进纤维材料,其成果可广泛应用在大飞机结构上;姜德生院士研究光纤传感材料;张跃院士主要研究先进金属材料……

  武汉发展航空新材料有独特优势

  长江日报记者获悉,在C919研发制造过程中,国内共有24个省市、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近30万人参与攻关。航空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又一重要风口,国内各大城市都在加速布局航空产业。

  在傅正义看来,武汉在大飞机新材料研发及制造领域有着独特优势。他举例说,武汉理工大学的传感系统及传感材料技术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大的优势,武汉大学在大飞机、导航卫星等新材料应用领域研究颇深,华中科技大学在超轻金属研究方面具有丰富的科研成果。

  “加速研究这些新材料关键技术,能将发展大飞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傅正义表示,目前,有些成果实现了国产代替进口,有些成果是国外也没有用过的,实现了不对称竞争优势的弯道超车。这既降低国产大飞机制造成本,也让国产大飞机性能更好。

  武汉新锐合金公司。

  目前,武汉市正在加快发展以新材料产业为代表的未来产业,一批新材料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集聚。仅蔡甸区就有与新材料相关的规模以上企业百余家,隆达铝业、沃尔核材、新锐合金等链主企业相继投产达效,产值突破百亿元。

  位于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的“沃尔核材”是最早进入中国商飞热缩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录的国内企业。该公司总裁易华蓉介绍,公司早在2014年就是商飞合格供应商了,已有12款产品通过商飞的合格鉴定。公司生产的热缩套管既可经受-75℃低温考验,又可耐受225℃高温,目前已应用在C919、C909等机型上。

  “我们公司已与蔡甸区签约,将在汉成立新材料研发中心。”易华蓉说,“中国商飞公司对合作供应商有一套非常严苛的标准。我们公司将向武航院‘借智’,开发出更多符合商飞要求的产品。”

  当日,湖北武航院科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揭牌。该公司将作为科技产品集成转化平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努力成为大飞机制造关键技术和核心零部件重要供应商。

  (长江日报记者袁满 张衡 通讯员周雄 王佩玺 参与采写:周佳玲)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