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江夏区以组织振兴推动人才振兴,强力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轮播图

2024-12-11 09:5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近年来,江夏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为引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以组织振兴推动人才振兴,打造了一支坚强有力的乡村党组织及干部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江夏区安山街道青春村以环鲁湖EOD项目建设为契机,打造一湾一景观光旅游经济带,图为江夏区安山街道青春村郭家湾的红枫林。

  ■ “头雁”争锋

  全区277个村党组织书记同台“大比武”

  “带着问题来,带着思路走,带着决心干。”今年8到10月,江夏区在全区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头雁争锋·擂台比武”活动,通过街道推、现场看、群众评等方式选出17名村党组织书记,围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谈经验、讲做法、比成绩。

  同兴村创新提出“一五一十”工作法,通过筑牢一个红色驿站、构筑五色志愿体系、健全一个协商机制、携手十家共建单位,实现资源共享。八塘村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讨论解决大小事,形成“八塘夜话”特色品牌,流转土地近千亩,播种五彩油菜和七彩荷花,走好强村富民之路……

  各具特色的展示、直面问题的答案,一条条发展思路、一件件为民实事、一串串增长数据,让干部群众全面直观地看到党建引领下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江夏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比武”活动,不仅为村党组织书记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是对全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成果的全面检验。

  ■ “雏雁”展翅

  为乡村振兴蓄足源动力

  在领航的“头雁”身后,还必须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雏雁”队伍,为乡村振兴蓄好源头活水,打牢基础。

  如何推动村“两委”后备干部“展翅高飞”?今年以来,江夏区分两批,先后组织52名后备干部到区内发展强村、农业企业、涉农部门进行跟班实训,明确跟班岗位职责内容和帮带导师,进行一对一帮带提能,通过岗位实操、一线锻炼,进一步提升后备干部实践能力。还推荐部分优秀“雏雁”参加省级示范培训,组织到江浙地区学习乡村振兴经验做法,不断开拓思路,更新理念,全面提升综合能力。

  为进一步建强“雏雁”队伍,江夏区组织开展乡村能人、退伍军人、本土大学毕业生等各类人才大摸排大走访,共摸底本乡本土及各类在外人才800余人,吸引了一批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返乡、到乡,如用十年打造生物动力农场的闫海洋、坚守九载创建“小农夫”生态农场的杨景勇等。经过比选,将爱农村、懂产业、有意愿、有公心的能人、人才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进行培养,并建立561人的后备力量库,壮大了兴乡力量。

  ■ “群雁”齐飞

  在更大舞台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如何让“头雁”“雏雁”在更广阔的舞台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江夏区注重将村干部外出学习成果转化为一线实践成果,积极引导村干部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立足江夏实际,创新思路,推动强村发展。

  着眼盘活乡村各类资源,探索发展新路径,江夏区试点组建26家强村公司,选优配强21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强村公司法人,统筹片区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发展要素,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推动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同时,出台激励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指导方案,将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待遇挂钩,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百村先行、千村提升”工作,让“头雁”们在力争上游中,不断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做出实绩。

  全区20余家强村公司通过聚合平台资源、撬动国企资源、盘活闲散资源,推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23年,全区27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6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6%,“头雁”引领,“群雁”齐飞,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雁阵”,江夏区强村发展之路越走越坚定。

  “头雁”风采>>>

  安山街道青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余先兵

  带领村民走好富民兴村之路

  “2011年,我放弃在外事业,回到青春村时,小村口黑色的水塘熏得人睁不开眼睛,茅草盖顶的灰砖房下,头发花白的大娘看到我激动地站起来,把我认成了她一年回不来三次的儿子……”回忆起接任青春村党总支书记的情景,余先兵记忆犹新。此情此景让他立志要在任上彻底改变青春村的落后面貌。

  几年间,余先兵跑遍17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湾,逐家开展入户访谈,逐湾开户主会。村民们说路不好走,他就带着村干部跑部门、找资金、带资源、引项目,建好6公里环湖路,将8公里主干道拓宽至6米;党员们说环境太差,他就牵头推进“1名村干部+3名党员+5户农户”的自主管理,以麻城海湾为样本,整村推进美丽村湾建设。

  “村里要发展,关键还要有产业。”为了盘活闲置土地,余先兵四处奔走,谋求合作项目。他带领村民利用鲁湖生态环境优势,与武汉海关合作,在郭家湾建设植物隔离检疫圃,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务工;在顺家湾建设果蔬大棚近百亩,打造果蔬基地;改造130余亩樱花园,在麻城海湾连续举办两届樱花节及环鲁湖徒步大会,让青春村变成网红村,为村民增收拓宽渠道。

  村庄美、农民富、产业旺,如今的青春村发展起花卉种植、民宿农庄、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春可赏花、夏可养生、秋可采果、冬可观鸟,真正成了康养宜居、和美幸福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2023年,青春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70余万元,先后获评省级文明村和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荣誉称号。

  乌龙泉街道新农村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辉

  文化 带产业 全景化打造村强民富新农村

  “去年下扬州,相送黄鹤楼……”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应好友之邀游历江夏,在今江夏区乌龙泉街道新农村村李家铺湾写下这首《江夏行》。

  王辉于2021年担任新农村村党总支书记,他带领村民挖掘和利用李白文化资源,“诠释一段文化”“繁荣一片乡村”“造福一方群众”,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形成各自带动、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新业态,让一度凋敝的村湾重现生机,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如今,新农村村有千年村湾、千亩茶园,有总投资11.68亿元、年接待人流量达100万人次的户外劳动研学基地。

  “要富一方,不能只富一村。”街道以新农村村为龙头,整合五村资源成立茗泉谷片区联合党委,组建强村公司,王辉兼任公司董事长。他坚持把“群众共富”作为乡村振兴的根本追求,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盘活闲置资产,制定武汉首例获批的村庄与产业规划,争取到江夏区首例“点状供地”84亩,通过土地流转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1500余万元;振兴特色产业,打造“茗泉谷”特色品牌,让农民种有所售、售有所得;增加村民收入,依托龙头项目带动,释放100余个就业岗位。

  王辉表示,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和动力,我们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擦亮“李白文化”名片,探索产业多元化发展,打造村强民富的新农村。

  文/图 辛庆 龙丹

  【编辑:姚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