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7日讯(记者李琴 李佳)5月16日,第二十届光博会开幕式后,高德红外总经理张燕、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董事长彭芳瑜、永鼎光电子总经理李鑫等近10位光电子领军企业家集体探展。
11家企业展台,近1个小时的参观,企业家们在参观者和发布者两种身份之间自由切换,边走边聊,“首发首展”“国内首创”“世界领先”等成为高频词汇。
高德红外总经理张燕(右)介绍公司创新产品。
AI加持的激光智造装备会有多强大?华工科技展台,一台复杂曲面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吸引了企业家们的目光。
“只需要2秒钟,就能完成孔径不到0.3毫米的微孔加工。”华工激光三维五轴装备事业部副总经理兼总工胡军巍介绍,该产品面向航空航天和船舶行业发动机制造等领域,满足其复杂曲面部件的激光打孔、切割和焊接功能,“三年核心装备攻关,目前已成功实现国产大飞机C919发动机零部件的加工”。
“别人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别人不一定有。”逸飞激光副总经理米仁兵的介绍言简意赅。作为科创板“圆柱全极耳电池智能装备第一股”,逸飞激光推出的圆柱全极耳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及其全自动组装生产线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在这个细分领域,我们处于越来越领先的地位。”
聚焦“全域感知,智联万物”这一主题,高德红外充分展示其在红外全产业链的强大技术实力。“恶劣天气能不能实现安全驾驶?”“会不会给司机预警?”面对企业家们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车载应用上的问题,张燕一一解答。
张燕向企业家们介绍了当日高德红外发布的500万像素高温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这也是国内首款高分辨率高温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打破了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封锁。张燕说:“我们在高性能红外芯片的研制水平已处于全球前列。”
作为中国第一根商用光纤的诞生地,长飞公司展出了代表全球最高技术水平的空芯反谐振光纤,单根光纤长度超过20公里,最低衰减系数低至0.05dB/km,这一成果刷新了全球最低衰减纪录。“为超大型复杂构件加工提供新方向。”彭芳瑜重点介绍了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吸附式移动加工机器人。他说:“我们不做‘纸上谈兵’的技术,所有研发必须经得起产业验证。”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董事长彭芳瑜为企业家们做介绍。
跟随企业家的脚步,中国光电子领军企业、“小巨人”企业、上下游企业接连登场,集体秀出了中国光电子企业创新之“光”。据统计,当日,近百项光电子领域首发首展核心技术集中亮相光博会。
“非常震撼,很多企业都做得不错。”中科光芯与烽火通信等武汉光电子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贾行令说,“从元器件到光芯片,光谷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光电子产业链,非常不容易”。
“组委会的安排非常用心。”连续多届参展光博会,和企业家们一起参观光博会,张燕感慨,参观的企业中既有光电子企业,也有激光企业,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光博会开门办展,帮企业家搭建了交流学习、合作共赢的平台”。
“看完展后,我的信心更足了。”张燕呼吁企业家们布局全球,参与国际化竞争,“中国光电子企业有实力、也有底气走出去”。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