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关键一招”扛重担——国家改革任务的武汉探索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头条新闻

2024-07-14 07:4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武汉在探索路上砥砺前行。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新时代赋予武汉新的使命。这座英雄城市以自身之所能服务国家之所需,勇扛重担,笃行不怠。

  开辟科技创新“快车道”

  7月11日,长江日报记者走进东湖高新区的九峰山实验室,只见室内激光飞旋,半导体设备在中试线上加速“奔跑”。近3年来,该实验室已建成全球化合物半导体产业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科研及中试平台,百余个项目同时运转,成为武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生动写照。

  武汉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扛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任。

  数字经济赛道上,武汉努力跑得更快。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揭榜挂帅”榜单中,新设的“元宇宙技术在商业、旅游、文创行业的综合应用场景”“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等,让业界眼前一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武汉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园区30家,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8%。

  锐科激光智能制造产线,100多台全自动泵浦源设备在生产光纤激光器核心部件。 周超 摄

  武汉提出到2025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支撑武汉建设数字经济一线城市。

  聚焦传统产业升级转型,武汉积极构建“数字化产线—智能示范—标杆工厂—领航企业”的未来工厂体系。全市3000余家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武汉成为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在马应龙药业生产园区里,10米多长的生产线上,智能化设备飞速运转,自动装箱码垛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把产品打包成箱……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该企业核心产线实现100%数字化管理。新一代移动5G信息技术正重塑中华老字号生产形态。

  武汉数创大厦。

  2023年底,武汉发布了《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实施方案》,系统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国家2023年5G工厂名录中,武汉有9家工厂入选,居副省级城市第一。

  一项项全球领先、全国首创重大科技成果涌现: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国内首个400G硅光模块、国内最大功率10万瓦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全球首台人体肺部气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

  湖北光谷实验室研发的气体传感器。 长江日报记者 高勇 摄

  一批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独树一帜”的光电子信息产业串起万亿级产业集群;碳市场产业链加速形成;武汉光通信设备及光电子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网络安全等三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从光谷到车谷,从武汉新城到全域,武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突破性发展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

  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武汉衔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是内陆地区少有的集铁、水、公、空等国家级运输通道、枢纽于一体的综合运输超级城市。优越的区位优势,意味着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征程中,武汉必须担起更重的担子。

  1月23日,《武汉市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实施方案》出台。

  5月25日,武汉阳逻港港口。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航拍

  江风扑面,潮平岸阔,一台台高耸的桥吊舒展长臂,精准地从岸边货轮上抓取一个个集装箱,卡车往来穿梭,将集装箱运往相应堆场……

  在武汉阳逻港,已开通东盟四国等20多条国际货运航线,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200万标准箱,万吨货轮从这里启航,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和国际大港。

  在花湖机场,飞机繁忙起降。截至2023年底,这个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进出境航班突破千架次,出港货物九成为出口,融入“全球123快货物流圈”的愿景照进现实。

  班机在天河机场降落。

  加快建设沿江高铁合武段、汉宜段;建设天河机场航空物流园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争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谋划建设一批物流分拨中心,争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陆、海、空开放通道全面打开,武汉推动高水平开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考量和谋划自己的历史方位和使命,正加速从沿海开放的“后队”迈向新时代内陆发展的“前队”,书写新时代“货到汉口活”。

  7月12日,位于光谷科技三路的华工科技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一期项目正在火热施工,预计明年正式投产。作为武汉新城中轴线十大重大项目之一,未来将有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在这里诞生。

  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鄂州离岸科创园。

  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是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战略之举。武汉勇当龙头,扛起责任使命,都市圈经济协同、产业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圈内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9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突破24000家。

  加快推进跨省、省内通办,武汉都市圈政务服务通办事项达1000项,解决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往返跑”。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或分领域综合办事窗口“一窗受理、综合服务”。

  2020年8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印发,武汉位列其中。

  推行“单一窗口”服务,实现通关一体化,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实行负面清单管理……

  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先行先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自2017年建设以来,已聚集超过1200家进出口实绩企业,与187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大批外资企业在汉落户、投资。

  始终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7月12日傍晚,64岁的官玲拎着一个塑料袋装着的大西瓜,走进武汉市江汉区安友花园小区A栋1单元加装的电梯,按下了“6”楼。

  武昌区桃山村小区加装的电梯。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资料图片)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民生所盼、便捷为民的必要之举。武汉通过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持续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7月10日,《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施行。

  党员志愿者当“头雁”,层层爬楼做好群众工作;退休居民发挥余热,用技术“说话”,拿设计图纸讲解;用专业数据抚平高层住户担忧,为低层住户“多做一点”……面对居民意见难统一、低层住户“签字难”等加装电梯过程中的“堵点”,武汉推广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引导居民以主人翁身份自发加入,“梯”升居民幸福感。

  近年来,武汉扎实有序地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和老旧小区改造,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不只加装电梯,还有拓宽道路,改造排水系统,规划停车位,增加绿化、健身器材和儿童游乐设施……老旧小区一个接一个焕发新活力,居民们生活更加便利。

  汉阳区戈一园口袋公园。

  在硚口区古田老工业区,曾经的老旧厂房变身创意文化艺术区;在洪山区白沙洲大道和园艺二路交叉处,空闲地被改造成集交通、绿地和基础服务于一体的生态新能源停车场;在汉阳区戈一园口袋公园,升级后的垃圾分类主题公园成为家长带孩子娱乐“长见识”的好去处。

  城市在更新,乡村在振兴。

  上个周末,江夏区李家店村农家畈湾迎来了游客小高峰。通过“国企联村”模式发展起农文旅项目,这里重新规划农田和农场,建起了露营地和高端民宿。欣赏绿树环绕的村舍农房,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小炒,流连于风光旖旎的田园景色……乡村成为武汉市民周边游的热门打卡地。

  武汉持续推广“国企联村”经验做法,推动人才下乡、资金下乡、技术下乡,激发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活力,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全社会支农助农兴农力量,探索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黄陂区德兴社区举办基层应急力量大比武。

  在武汉,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城市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2021年以来,为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在全市范围内推动开展社区应急服务站建设,目前已经建成社区应急服务站1400余个,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全域实现社区应急管理有机构、有能力、有制度、有队伍、有阵地、有装备。

  每一个发展变化都彰显着改革的力量,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英雄城市武汉,正以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始终着眼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汇聚起磅礴之力,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向前。

  (长江日报记者高萌 通讯员武改宣)

  【编辑:符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