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今年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过去更多的是要求群众去做事,现在更多的是党员干部给群众办事、做服务,这是一个根本的变化。”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武汉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按照小切口、能办到、有一定覆盖面、群众直接受益的原则,领办实事项目3800余个,推动解决群众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9200余个,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新风正气就在身边。
■ 倾听民意,办法就在群众中
“全变了,这里成了大家的共享空间。”近日,在洪山区美好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居民刘先生带着两个孙女纳凉,“以前这里都是一排排办事柜台,现在成了居民的第二个家。”
洪山区美好新城社区内,孩子们正在看书、自习。 长江日报记者杨荣峰摄
今年,我市启动社区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项目,第一批26个社区撤销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内的办事柜台,为居民腾出最大活动空间。
亲民化改造如何改?社区敞开门,让群众提意见、谈想法,将改造方案交到居民手中,认真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多渠道收集意见。
江汉区云天社区不仅在公园“摆摊”向群众征集诉求,还发放线上调查问卷,收到了900多份建议。
汉阳区澜菲溪岸社区分组邀请老年、中青年、妇女代表等召开议事会征集建议。
江汉区打铜社区邀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成都天府社创中心等专家团队提供思路。
亲民化改造过程中,社区干部从群众“牢骚话”中找到真问题,从群众“家常话”里寻找真方法。
有宝妈带着孩子到汉阳区江博社区玩,顺口提了一句“小积木容易误吞”,社区便改了设计,换成稍大的墙面积木。
学习教育不能关起门来搞,必须敞开群众参与的大门,让群众成为学习教育成效的“阅卷人”。
今年以来,江岸区选派40余名年轻干部到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一线倾听民意,推动棘手问题高效解决。针对企业员工就餐难,协调新增职工食堂;针对养老设施问题,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适老化升级;针对停车难,启动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截至目前,江岸区已成功解决各类问题105个。
长江新区持续组织160余名年轻干部滚动式到基层“墩苗”锻炼,加大基层、机关和企业间年轻干部交流,让年轻干部走到一线、走向基层,和群众面对面听诉求、解民忧,在急难险重岗位上补短板、长才干。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武汉各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用一件又一件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实事,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新风正气就在身边。
■ 动真碰硬,勇于整治突出问题
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推动解决突出问题是重点,要动真碰硬真查实改。
自2021年起,洪山区青江苑小区34户居民家中陆续遭遇房屋渗漏问题,这成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突出问题。
为解决这一难题,4月以来,青江苑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党员干部逐户记录居民诉求,同时让居民代表参与维修方案论证,监督施工质量。如今,34户居民告别“雨天接水、晴天修墙”的日子,基层治理的温度直抵民心。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党员干部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勇于刀刃向内,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用求真务实作风和自我革命精神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在青山区冶金街道,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有1.74万人,占全街总人口的30%。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舒心、更方便?
今年以来,街道已累计为68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在老人家中安装实用的防滑垫、轮椅坡道和护理床等设施。
适老化改造不是“千篇一律”,而是为各家各户的老人“量身定制”。朱婆婆家的卫生间门槛阻碍轮椅进出,社区联合评估机构反复测算,最终采用橡胶移动坡道与推拉门组合方案,既有效控制了成本,又成功突破了空间限制。
一份数据显示,适老化改造后,家庭照护时长平均每天减少2小时,老人跌倒发生率下降67%。
在江夏区,有一处被遗忘的角落,“围而不建”近10年,附近居民纷纷“圈地”开垦为菜地,不时燃烧秸秆枯枝,存在火灾隐患;基坑积水成为水塘,存在溺水风险。
今年6月,江夏区立行立改,决定拆除围挡还绿于民,同时建设生态停车场,预计可增加停车泊位300多个。目前这块地正在铺设景观便道,改造完成后将与江夏中央大公园连成一片,成为城市新空间。
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不断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在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道白马泾社区,网格员成为“职业经纪人”,实现了助企惠民双丰收。社区网格员们深入居民家中和企业,摸排企业用工缺口和居民技能特长,建立“人才库”与“岗位库”,通过相互匹配,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工作。万湖国际酒店急需前台、保洁人员,社区立刻在居民群宣传,10人顺利上岗;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急需普工,社区筛选出有工作经验的居民,8人成功入职。今年以来,社区发布70多个家门口岗位,促成60人上岗。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缓解了企业的招工难题,更让居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一件件“突出问题”的解决,一次次“将心比心”的互动,传递的是温度,凝聚的是人心。
■ 凝心聚力,在干事创业中担当作为
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服务群众,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
为加快推进小鹏汽车武汉产业基地项目建设,武汉经开区各级领导干部在项目质量、安全、市场监管及消防审验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服务,帮助企业节省建设资金、缩短办理时限,为项目节省近2000万元费用。
在位于蔡甸区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两年时间“长”出了武汉城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开元旅业集团创始人陈妙林感慨地说,这个项目成功,是蔡甸区和武汉城建集团干部全力以赴拼出来的。
武汉城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 通讯员 官文文 供图
度假乐园项目施工最忙时,50多家施工单位交叉作业,1500名工人同时施工。10个施工片区,各由一名干部负责调度,工程进度精确到小时。蔡甸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将项目协调会搬到施工现场,水务、交通、城管等20多个职能部门的干部全力以赴。
就在最近,在武汉创业的王先生租好了办公室,准备开始装修。他来到武昌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原以为要腾出两三天时间跑手续,谁知当天在“无差别综合办事窗口”半小时就搞定了。更让他意外的是,这项业务可以在湖北政务服务网线上申请,不用专门跑一趟。
面对发展所需、企业所盼,广大党员干部拿出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主动性,恪尽职守、迎难而上,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汉阳区在社区、楼宇、人才公寓等地共设有103个青创驿站。长江日报记者史伟摄
在汉阳区,创业的年轻人实现了“楼上安居,楼下创业”的愿景。针对创业起步期青年的现实困难,汉阳区打造零租金成本、水电网络设施齐全的青创驿站共享工位,让创业青年实现拎包入驻办公。目前,103个青创驿站建在社区附近,1000余个共享工位免费提供。不少创业者在社交平台分享:“武汉政府是懂年轻人的,也是宠年轻人的。”
检验学习教育成果,归根到底要看作风建设的新变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效性、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全市80多万名党员将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不负1300万人民的殷切期待。
(长江日报记者张维纳)
【罗田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