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男性“下得厨房”,要靠发展来解决 | 长江评论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2-02-23 21:33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中国政协报》记者近日专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一位教授,在谈及女性所面临的社会困境时,这位教授谈道,我们鼓励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公共领域、参与社会就业,但却很少鼓励男性参与家庭事务。这一话题引发网上讨论。
  过去是要求女性“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现在要求男性也要“下得厨房”,如果能够切实实行起来,当然不能说不好。这种道理不待社会学教授阐明,其实大家都懂。男性“下得厨房”基本未能变成现实,可见其复杂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男女平等问题绝不只是一个观念、习惯问题,更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根源。比如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以来,家庭通常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男性工作挣钱,女性在家做家务、带孩子。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对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分工进行了消解。
  现在,很多企业和用人单位工作都很忙,人们已经不太能够每天有闲情逸致给自己和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有些家庭的厨房长期闲置着,随着外卖兴起,点外卖吃成了一景;另外也有一些家庭请钟点工做饭。现在的问题是,还有没有自己做饭吃的那种“田园牧歌”。
  大家都向往的生活模式,是不分男女都拥有自己的业余时间,能够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时间来安排和享受自己的生活。《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9—2020)》显示,2019年国人平均睡眠时长为6.92小时,每天休闲时间仅为2.42小时,比2018年又少了25分钟。生活不是只有“下厨房”,既然只有不多的业余时间,“下厨房”恐怕也就难以保障,至于是男性下还是女性下,不是问题的关键。
  所谓鼓励男性“下得厨房”,只能把它放在生产力发展的框架下,才能找到解决方案。根本上,是要通过发展,让人们拥有更多的私人时间,人们才有可能安排好私人生活。人们有更多业余时间,才有心情上上家政课,学点洗衣做饭的手艺,变成“懂生活”的人。舍此,鼓励男性“下得厨房”无实际意义。
  【编辑:丁翾】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