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批!武汉15个“最美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发布
长江网讯(记者王玮琦 通讯员闫成义 裴文娟 杨海垚)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武汉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全市166个湖泊星罗棋布、165条江河纵横奔流,水生态资源极为丰富。
为了让市民朋友切身体会到不断优化的河湖环境,充分展示美丽河湖建设成果,激励各区 人民 政府(管委会)加大河湖治理管护力度,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联合开展2022年武汉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首批15个“最美河湖”名单正式发布。
1、江岸区鲩子湖
该湖有一支“银发志愿队”十多年如一日守护一池清水,把鲩子湖打造成 政府治理、民间守护的武汉城中湖治理样板。
2、江汉区西湖
该湖是“寸土寸金”地带的一颗明珠,江汉区组织专家把脉问诊,对照河湖健康标准,实施水位调控、鱼类清除、底质改善、水草种植等措施,构建出一个“清水态”生态 系统。
3、硚口区张毕湖
该湖通过水位调控、沉水植被恢复与健康食物网构建等措施,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张毕湖生态景观,成为市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好去处。
4、汉阳区琴断口小河
该河是汉阳六湖连通工程“引江济湖”的源头,2017年以来,汉阳区连续投资3亿元,通过截污、清淤、岸坡整治、景观建设和生态构建,劝退河岸沿线对水体产生直接影响的企业,让琴断口小河华丽变身为“一橹摇遍汉阳”的梦里水乡画卷。
5、武昌区紫阳湖
该区通过实施紫阳湖“大湖+”工程,建立了一套湖水自循环净化 系统,让紫阳湖的水质不断好转,还同步建设了紫阳湖水生态馆、紫阳湖共享空间,进行水生态科普。
6、青山区青山港
该港渠被列入“海绵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项目,通过污染控制、水环境整治、景观工程等措施,从一个脏、乱、差的“盲肠河”,蜕变成水质达标、生物多样、水清岸绿、 系统健康的湿地公园。
7、洪山区杨春湖
该湖被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水域大片茂盛的鸢尾随风摇摆,打造成了洪山最具特色的鸢尾水上花海;东区各种水鸟在水草中休憩觅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一番风景美不胜收。
8、蔡甸区沉湖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生态 系统之一,是武汉市仅此一处“国际重要湿地”,被誉为“鸟类天堂”和“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同时今年将作为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大会参观考察点,向全世界展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中国绿”画卷。
9、东西湖区金银潭
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湖泊形态控制、河湖长制长效管理体系的建立,金银潭实现了浊水藻型向清水草型湖泊的蜕变,湖泊生态 系统逐步恢复,湖水清澈透明,水草茂盛,湖泊水质得到显著提升。
10、江夏区梁子湖
该区通过万亩民垸退垸还湖,拆除民垸子堤、土埂以及附属建筑物,实现圩垸水系与梁子湖相通,加强水体流通性,保护休养生息中的母亲湖。
11、黄陂区胜家海
该区将治理胜家海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奖惩严明强责任,合力攻坚抓整治,科技赋能促共治,让曾经杂草丛生、污染严重的胜家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湖杂草换新颜。
12、新洲区道观河
该河地跨新洲区、团风县两地区,两地 政府探索建立道观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协同护河机制。
13、武汉 开发区万家湖
该区探索一套水生态修复新方法,将底泥经脱水固化后形成的泥饼,作为园林绿化及岸线填堆材料就地利用,并种植浮水、挺水、沉水植物,投放河蚌、田螺、河虾等底栖生物恢复水生态 系统。
14、东湖高新区梁子湖(牛山湖)
水质常年保持Ⅱ类的牛山湖全面禁捕后,东湖高新区成立了首个河湖长制禁捕工作站,吸纳了20名退捕渔民组成了协助巡护队,全力推进辖区水域禁捕行动,确保禁捕工作“禁得了、稳得住”。
15、东湖风景区东湖
该区坚守“两山”理念不动摇,本着民本情怀、久久为功, 系统施策、长远谋划,通过山水林田湖草 系统治理,东湖作为“全国幸福河湖示范”水质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武汉最美城市名片更加璀璨靓丽。
与“十二五”末相比,2021年,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18.2个百分点,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19个百分点,湖泊优良水质个数增加26个,湖泊劣Ⅴ类水质个数减少37个,纳入省跨界考核的8个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随着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不断深入,一大批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生态 系统修复、水安全机制完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不断涌现,东湖、牛山湖、西湖的“水下森林”长势茂盛摇曳生姿,多年未见的长江江豚“ 江猪子拜风”频现武汉、世界级濒危物种“鸭中大熊猫”青头潜鸭栖息江城湿地,这些生态环境重要指示物种的回归直接印证了我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获评的各个案例,既有高楼林立中的城中湖泊——鲩子湖、西湖,又有偏安一隅的郊野型湖泊——斧头湖、梁子湖;既有“鸟类天堂”、“国际重要湿地”、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大会参观考察点——沉湖,也有深受市民喜爱的“全国幸福河湖示范”——东湖;既有治理良好华丽蜕变的港渠——琴断口小河、青山港,也有作为一方水源的道观河水库,都是集武汉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为一体的优秀典范。这些美丽河湖的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武汉市在做好水文章上下的硬功夫,在 系统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上下的苦功夫,在切实解决河湖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上下的狠功夫,也体现了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十四五”是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水质改善要更加突出一个“稳”字,鼓励把工作重点放在“人努力”上,进一步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强化流域区域合作,推进重点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在 系统治理、“三水统筹”上下功夫,争取把更多的“试验田”办成“示范田”。
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水务局将持续举办“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按年度分批次评选颁布一批我市“美丽河湖”名单,继续提升优化全市河湖治理水平和能力,提高全市河湖治理保护的影响力,扩大“美丽河湖”的示范带动作用。
【编辑:熊展平】
本文著作权归长江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报料渠道:拨打新闻热线027-85695686;微信搜索小程序“长江网”,进入长江头条私信“长江网新闻中心”;关注“长江网” 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为了让市民朋友切身体会到不断优化的河湖环境,充分展示美丽河湖建设成果,激励各区 人民 政府(管委会)加大河湖治理管护力度,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联合开展2022年武汉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首批15个“最美河湖”名单正式发布。
1、江岸区鲩子湖
该湖有一支“银发志愿队”十多年如一日守护一池清水,把鲩子湖打造成 政府治理、民间守护的武汉城中湖治理样板。
2、江汉区西湖
该湖是“寸土寸金”地带的一颗明珠,江汉区组织专家把脉问诊,对照河湖健康标准,实施水位调控、鱼类清除、底质改善、水草种植等措施,构建出一个“清水态”生态 系统。
3、硚口区张毕湖
该湖通过水位调控、沉水植被恢复与健康食物网构建等措施,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张毕湖生态景观,成为市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好去处。
4、汉阳区琴断口小河
该河是汉阳六湖连通工程“引江济湖”的源头,2017年以来,汉阳区连续投资3亿元,通过截污、清淤、岸坡整治、景观建设和生态构建,劝退河岸沿线对水体产生直接影响的企业,让琴断口小河华丽变身为“一橹摇遍汉阳”的梦里水乡画卷。
5、武昌区紫阳湖
该区通过实施紫阳湖“大湖+”工程,建立了一套湖水自循环净化 系统,让紫阳湖的水质不断好转,还同步建设了紫阳湖水生态馆、紫阳湖共享空间,进行水生态科普。
6、青山区青山港
该港渠被列入“海绵城市”建设的首批试点项目,通过污染控制、水环境整治、景观工程等措施,从一个脏、乱、差的“盲肠河”,蜕变成水质达标、生物多样、水清岸绿、 系统健康的湿地公园。
7、洪山区杨春湖
该湖被分为东、西两个区域,西区水域大片茂盛的鸢尾随风摇摆,打造成了洪山最具特色的鸢尾水上花海;东区各种水鸟在水草中休憩觅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一番风景美不胜收。
8、蔡甸区沉湖
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典型的湖泊湿地生态 系统之一,是武汉市仅此一处“国际重要湿地”,被誉为“鸟类天堂”和“湿地水禽遗传基因保存库”。同时今年将作为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大会参观考察点,向全世界展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 中国绿”画卷。
9、东西湖区金银潭
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湖泊形态控制、河湖长制长效管理体系的建立,金银潭实现了浊水藻型向清水草型湖泊的蜕变,湖泊生态 系统逐步恢复,湖水清澈透明,水草茂盛,湖泊水质得到显著提升。
10、江夏区梁子湖
该区通过万亩民垸退垸还湖,拆除民垸子堤、土埂以及附属建筑物,实现圩垸水系与梁子湖相通,加强水体流通性,保护休养生息中的母亲湖。
11、黄陂区胜家海
该区将治理胜家海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强力推进,奖惩严明强责任,合力攻坚抓整治,科技赋能促共治,让曾经杂草丛生、污染严重的胜家海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湖杂草换新颜。
12、新洲区道观河
该河地跨新洲区、团风县两地区,两地 政府探索建立道观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协同护河机制。
13、武汉 开发区万家湖
该区探索一套水生态修复新方法,将底泥经脱水固化后形成的泥饼,作为园林绿化及岸线填堆材料就地利用,并种植浮水、挺水、沉水植物,投放河蚌、田螺、河虾等底栖生物恢复水生态 系统。
14、东湖高新区梁子湖(牛山湖)
水质常年保持Ⅱ类的牛山湖全面禁捕后,东湖高新区成立了首个河湖长制禁捕工作站,吸纳了20名退捕渔民组成了协助巡护队,全力推进辖区水域禁捕行动,确保禁捕工作“禁得了、稳得住”。
15、东湖风景区东湖
该区坚守“两山”理念不动摇,本着民本情怀、久久为功, 系统施策、长远谋划,通过山水林田湖草 系统治理,东湖作为“全国幸福河湖示范”水质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武汉最美城市名片更加璀璨靓丽。
与“十二五”末相比,2021年,全市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18.2个百分点,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19个百分点,湖泊优良水质个数增加26个,湖泊劣Ⅴ类水质个数减少37个,纳入省跨界考核的8个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随着河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的不断深入,一大批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生态 系统修复、水安全机制完善、“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丽河湖不断涌现,东湖、牛山湖、西湖的“水下森林”长势茂盛摇曳生姿,多年未见的长江江豚“ 江猪子拜风”频现武汉、世界级濒危物种“鸭中大熊猫”青头潜鸭栖息江城湿地,这些生态环境重要指示物种的回归直接印证了我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获评的各个案例,既有高楼林立中的城中湖泊——鲩子湖、西湖,又有偏安一隅的郊野型湖泊——斧头湖、梁子湖;既有“鸟类天堂”、“国际重要湿地”、第十四届国际湿地公约缔约大会参观考察点——沉湖,也有深受市民喜爱的“全国幸福河湖示范”——东湖;既有治理良好华丽蜕变的港渠——琴断口小河、青山港,也有作为一方水源的道观河水库,都是集武汉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为一体的优秀典范。这些美丽河湖的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武汉市在做好水文章上下的硬功夫,在 系统推进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上下的苦功夫,在切实解决河湖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上下的狠功夫,也体现了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十四五”是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水质改善要更加突出一个“稳”字,鼓励把工作重点放在“人努力”上,进一步推动水环境质量改善。强化流域区域合作,推进重点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在 系统治理、“三水统筹”上下功夫,争取把更多的“试验田”办成“示范田”。
市生态环境局和市水务局将持续举办“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按年度分批次评选颁布一批我市“美丽河湖”名单,继续提升优化全市河湖治理水平和能力,提高全市河湖治理保护的影响力,扩大“美丽河湖”的示范带动作用。
【编辑:熊展平】
本文著作权归长江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报料渠道:拨打新闻热线027-85695686;微信搜索小程序“长江网”,进入长江头条私信“长江网新闻中心”;关注“长江网” 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