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00后”邂逅剪纸艺术,融合《山海经》将剪纸玩出新花样!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2-04-13 17:39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讯(见习记者臧诗琴 包孟)剪纸是一门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中国民间艺术,是古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月,武汉城市圈第二届剪纸作品征集大赛启动,圈内剪纸爱好者纷纷带队参加。 

  近日,湖北省工艺美术名人彭艳华也报名参与了大赛,她告诉记者,武汉市有一家青少儿剪纸学会,不少青少儿剪纸爱好者相聚于此交流、学习,传承剪纸文化。 

  一年一度剪纸精品展,旨为青少年提供学习、交流机会 

  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少儿剪纸学会是武汉市唯一一家青少儿剪纸学会,于2006年成立,旨为青少年提供作品展示、交流的机会。该学会每年至少举办一场剪纸精品展,每次展示一百多篇,皆为会员作品。会长彭艳华介绍:“加入青少儿剪纸学会有一定门槛,有一定剪纸工艺基础的学员才有机会。” 

   

  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少儿剪纸学会(原名:武汉青少儿剪纸学会)成立大会。 

  1997年彭艳华第一次站上钢城二小三尺讲台上时,就萌生了成立一个专属于青少年的剪纸学会的想法。那段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时光,让她意识到传承剪纸文化,青少年是不可或缺的力量。2003年,她着手准备成立青少儿剪纸学会,在各方面的支持下,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少儿剪纸学会于三年后成立。 

  剪纸“碰撞”《山海经》,她创作出心中的凤凰 

  谢宇尘是该学会的会员,5岁随彭艳华学习剪纸,剪纸从此成为她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步入高中后,历史文化知识得到丰富,她对剪纸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不再停留于剪出好看的纹样,而是通过剪纸理解古人的风俗习惯、精神世界……“这就是我坚持十年的真实原因,一张剪纸浓缩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千年的传承与精神,我对剪纸的着迷,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着迷。”谢宇尘说。 

  谢宇尘母亲陈高莉告诉记者,谢宇尘从小爱看书,目前就读于武汉市第四十九中学,课余闲暇时,就琢磨创新剪纸图样。她的不少剪纸作品灵感都是来自书中,作品《凤凰》便是以《山海经》里的异兽狂鸟为原型创作的。 

   

  谢宇尘剪纸作品《凤凰》。 

  “彭老师教凤凰的剪法时,我就想如何用剪纸展现我心里的凤凰。看到《山海经》里的异兽狂鸟,感觉和凤凰像。”谢宇尘介绍,它的翅膀上一边是太阳,一边是月亮,这就是她心中的凤凰。 

  因一张“镂空”餐桌布,与剪纸结缘 

  “剪纸十年,在坚持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蔡芾睿也是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少儿剪纸学会的会员,聊起与剪纸的故事,蔡芾睿滔滔不绝,这些年她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研究剪纸、用剪纸点缀生活、走进社区传承剪纸文化……她的生活也因剪纸更丰富。 

   

  蔡芾睿参加剪纸活动现场。蔡芾睿 供图 

  高一元旦晚会,蔡芾睿主动请缨,巧用剪纸元素布置班级,得到了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跟她学剪纸。“大家对我们的认可,其实也是对剪纸的兴趣 ,能够成为传承剪纸文化中的一员,让更多人产生对剪纸的兴趣,是我的荣幸!”蔡芾睿说。 

   

  蔡芾睿剪纸作品《鼠望和平年》(尺寸110×70)。 

  蔡芾睿小时候常拿着剪刀剪图案,有一次将餐桌布剪成了“镂空”的,父母考虑这孩子可能真有点剪纸天赋,便将其送到了彭艳华的剪纸课堂学习,这一学便是十年。 

  加入青少儿剪纸学会后,她就随着老师彭艳华走进社区、少年宫,投身于传承剪纸文化中。“我刚跟随彭老师学习剪纸的时候,就跟现在少年宫的孩子们差不多大,一眨眼我都上大学了。”蔡芾睿笑着说,能教小孩子们剪纸,心里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也正琢磨着注册自媒体账号,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在互联网上传承剪纸文化。 

  记者了解到,在该学会里类似谢宇尘和蔡芾睿的这样的剪纸爱好者很多,她们之中不乏有人带走剪纸走向国外的人士,“85后”博士鲍丽倩曾经也是该学会的一员,在海外留学期间,她教外国人小朋友学习剪纸,在传承非遗剪纸文化上不遗余力。下一期,长江网记者将带你走进鲍丽倩与剪纸的故事。 

  更多精彩报道,请通过微信搜索小程序“长江网”或进入手机应用商店下载长江网APP。 

  报料渠道:拨打新闻热线027-85695686;微信搜索小程序“长江网”,进入长江头条私信“长江网新闻中心”;关注“长江网”官方微信私信报料。 

  【编辑:朱曦东】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