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她带2000元闯武汉,做成25年老店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3-07-22 11:3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武汉人过瘾得很,习惯把馄饨叫水饺,把北方的水饺叫饺子。要是武汉人说:老板,来一碗水饺,那肯定是要一碗馄饨。

  凌晨4点多,武汉市永清街一字排开十余个餐饮店“挑灯干活”了,烧水、抻面、炒卤、包肉……等着食客上门了。七点多,好多店门口排起了队,各家吆喝声里混杂着普通话和各地方言,八成餐饮店老板都是外地人,靠着独特配方,在武汉过早圈里打响这条早餐街,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街。

  安庆妈妈带2000元闯武汉

  如今店铺传承儿子

  7月18日早上7点多,长江日报记者从赵家条地铁站G口走出,转过拐角便到了永清街。一眼就看见一个大红的招牌写着“安庆水饺”,是这条街上的老店之一,有25年了。

  吕阿姨正忙活着,食客点单、下馄饨、调汤料、盛起打包,一气呵成不过短短2分钟。又薄又滑的皮包裹着扎实的肉馅,骨头汤搭配着虾米、榨菜、紫菜提鲜,最后撒上香葱,鲜香感便一步到位了。

  这个时候,吕阿姨已经干了4个小时,她每天从凌晨4点开门,一直到晚上8、9点才关门。

  现包现做是吕阿姨从开店起就坚持的原则,肉馅是纯鲜肉的,汤料是大骨熬制的,每天她都需要亲自去采购近30斤鲜猪肉制馅,“一斤肉、两斤皮”,现擀现包,现煮现卖。

  永清街临近惠济路小学,来吃的小孩子特别多,店内的馄饨和水饺都分为大、中、小碗,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食量自由选择。

  “那年我从安庆出来,27岁,连饭都不会做,向亲戚借了2000元就来武汉,卖馄饨。”那时,吕阿姨就想着来武汉闯闯,让家里能过好点,让孩子们能上好学。

  最初,她做了推车小摊,辗转了几处。吕阿姨说:“第一年就亏了1000(元),还好没有放弃,咬着牙,听着顾客意见去改,这么一步一步地艰难地走过来了。”最终,吕阿姨固定在永清街开个小门面。

  “这里,周边有学校、有办公楼,有好多小区,用好材料,用心做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回头客。”吕阿姨还说,街上有好几个和自己一样从外地来开店的人,好多是从小县城、农村来的,大家为了各自家庭来武汉创业,这样让她觉得有一种共鸣,一份踏实的安全感。

  “一天干16个小时,做早餐是一个辛苦活,忙着忙着我们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啊!”

  现在,吕阿姨店面也扩大了,装修一新,还带来老家亲戚来帮忙,既做馄饨,还做各种馅料的饺子,客人们买回家自己煮着吃。买了房,安家立业,孩子们也长大了。一家人相继把青春投在了这碗馄饨里,也从这碗馄饨里获得更美好的生活。

  “今年,儿子27岁了,以后他来接手了!”吕阿姨笑着说。旁边老客附和着说:“你也要退休,可以去旅游了啊!”

  制图:实习生周潇

  各家餐饮拼装 组合成“新款过早”

  与安庆水饺相邻的康康热干面也是一家“外来的”武汉招牌。夫妻俩来自湖北省随州市,在2012年,夫妻俩、公公婆婆一起来到武汉,凑钱开了小门面。

  从芝麻酱、卤水的配方到面条的选用,店内能看见的所有的食材都是自己调制没有代加工,一天能卖出200斤热干面。他们钻研武汉口味,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康康热干面”渐渐有了名气,孩子在武汉上学,一家人也在武汉安家。

  一位武汉小伙告诉记者,他在这条街上从小吃到大,从康康热干面、郑记豆皮、安庆水饺,沿街大大小小的小吃店铺组成的最具有标志性的美食一条街。

  记者发现,每天前来过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有很多武昌汉阳的老主顾开车赶来,吃上这一口回忆满满的味道。

  记者坐在小凳子上吃水饺的时候发现隔壁桌的街坊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早点,一个很大很薄的米耙包着一个面窝,他吃一口喝一口豆浆,看起来很是满足。

  这是食客和各家店共同组合新款——米耙包面窝。米耙甘甜,面窝咸糯,吃到口里甘中带咸,脆中带糯,吃干了再配上一口豆浆,回味无穷。

  顺着食客指的方向,记者找到了卖米耙的摊位,背靠一棵大树,几十年都没动过。老板是孝感人,来武汉二十几年了,2.5元/个,纯大米制作,他和老伴各有一个摊位,一天用几十斤的米,做出来的米耙有满满的米香味。

  在这条街上,还有酥饺、豆腐脑、豆皮、面窝等各色早餐摊,他们守在固定的街头一角,等待来往食客的光顾。

  劳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永清街周围的老旧小区近几年来已经全部改造完毕,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有着65年房龄的惠济路42号小区,保留了原来的红砖房,还有一条环小区的300米“彩色步行道”,加上永清街过早一条街,既有美食引客流,还有拍照打卡地,联片打造成“网红区”。

  制图:实习生周潇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