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探访古文化遗址:几千年前西藏湖北两地建房制陶技艺相似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3-08-09 18:28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2023年7月30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航拍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全貌。 王筝 摄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9日讯(记者王刚 见习记者李沁雪)“这个房屋的建筑技术有两点让我印象深刻——木骨泥墙为典型的红烧土墙,门前有一个门廊。这两点与湖北十堰房县境内的七里河遗址发现的石家河文化一期后段房屋结构极为相似,说明当时两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文化就存在互相交流、互相影响的现象。”7月30日,站在西藏昌都卡若遗址里复原的一间草拌泥墙半地穴式房屋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陈树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西藏昌都卡若遗址里复原的一间木骨结构草拌泥墙半地穴式房屋。 王筝 摄

  当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探访团来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卡若遗址进行探访。陈树祥作为特邀专家,为探访团一路解读。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境内的七里河遗址发现的石家河文化一期后段房屋(编号F8)复原图。 陈树祥 供图

  探访团发现,卡若遗址还复原了一间“井干式”(亦称“干栏式”)房屋。陈树祥说,这样的建筑样式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河谷地带等地较为多见。湖北西南地区土家族依山临水修建的“吊脚楼”房屋,很多都是这样相似的样式。这也说明,长江上游、中游的建筑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传承性。

  西藏昌都卡若遗址复原的一间“井干式”房屋。 王筝 摄

  昌都市文化保护研究所所长扎西旺加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卡若遗址出土的文物表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卡若先民与西藏高原及其他地区居民有着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

  卡若遗址紧挨澜沧江,于1977年发现,从1978年到2012年期间历经四次考古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1800平方米左右,发现房屋遗迹31座,出土了上万件的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骼、粟米、贝壳等。

  2023年7月30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探访西藏昌都卡若遗址。遗址通过场景复原方式,再现了卡若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王筝 摄

  “卡若遗址是西藏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代遗址,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时代标志最明确、遗物和遗迹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昌都市文化局(文物局)四级调研员段冬林告诉探访团。

  陈树祥介绍,卡若遗址揭示了西藏距今约5000—4000年前的人类生产、生活线索,勾勒了当时在藏东地区生活的先民有着怎样的生活方式、用着怎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住在什么样的房屋中等场景。

  2023年7月30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西藏昌都卡若遗址,昌都市文化保护研究所所长扎西旺加(左二)向探访团介绍情况。 王筝 摄

  段冬林介绍,卡若遗址被考古界和古人类学界研究者公认为西藏的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雅鲁藏布江中下游暨拉萨地区曲贡遗址、藏北地区细石器文化遗址。

  在西藏博物馆,探访团看到了距今3700年—3000年的曲贡遗址出土的很多做工非常精细的陶器,其中大多为磨光陶,特别是黑陶器。

  2023年7月30日,“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探访团来到西藏博物馆探访,图为馆内展陈的曲贡遗址出土的磨光黑陶器。 王筝 摄

  陈树祥说,曲贡遗址中绝大多数陶器的修整,采用的是慢轮技术,并使用了我国史前陶器装饰手法中极为罕见的“磨花工艺”,就是将陶器表面打磨光亮后再磨出粗面做底纹,使保留下来的光面构成素雅的图景。

  “这让我不禁想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出土的一批磨光黑彩陶,还有距今4600年—4100年的湖北房县七里河遗址石家河文化中出土的磨光陶器。”陈树祥说,“当年西藏、湖北两地的陶器表面磨光技艺应有共同的源头,磨光制陶技艺在史前或是由湖北传播至藏区。”

  “交往交流交融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规律,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巨大动力。可以说,长江文化、长江文明的发展,也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陈树祥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