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今天,七院士在汉发出联名倡议……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3-08-22 22:1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8月22日讯8月22日上午,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谈会在武汉医学会召开。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桂建芳、邓子新、孙和平、丁汉、徐红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等七位院士,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联名向全国两院院士和科技工作者发出倡议,号召广大院士和科技工作者响应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院士健康科普产品深受群众喜爱

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近3年来,共完成《院士开讲:全民健康课》36期,近60位医界大咖进行权威健康科普宣讲,深受群众喜爱与追捧。

《健康武汉在行动》《健康武汉》被评为2021年度全国广播影视业“最受观众青睐节目”;科普系列读物《院士开讲:全民健康课》获2023年度全国工会职工书屋优选图书,2022年度医师报、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界好书”特别推荐等30多项荣誉。

院士领衔讲科普,成武汉独特风景

在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的影响下,在武汉市科协大力推进下,目前,武汉市已相继建成桂建芳、刘经南、邓子新、孙和平、丁汉、徐红星等7个以院士命名的科普工作室,发挥院士的领衔带动作用,推动科学精神的普及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播。

“积极投身科普事业,把所学回报社会,把科学交给人民,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贡献智慧和力量……”此次联名发出倡议的七位院士,就是武汉市七家院士科普工作室的领衔院士。

3年时间里,坚持“科协引导、院士领衔、行业支持、团队协作”的基本原则,探索成立的七家院士科普工作室,涉及生命健康、自然教育、信息通信、农业农村、精密测量、智能制造、科学与人文等领域,共吸纳院士23名、专家团队成员752名。采取院士开讲全民健康课、自然通识课、周末公开课、科普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科普活动200余场次,触达人群超过3亿人次。

2022年,由邓子新、陈孝平等院士向全社会倡导,发挥院士的引领带动作用,共同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贡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在建立长效机制。

座谈会上,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刘经南院士信息通信科普工作室、孙和平院士精密测量科普工作室、徐红星院士科学与人文科普工作室等代表就院士科普工作室建设情况做交流发言。会议还为陈孝平院士等7家院士科普工作室代表授“院士专家志愿服务队”队旗。

为民健康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武汉医学会以打造“党建领航汇智健康科普”党建品牌为抓手,组建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专家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军营、革命老区等地,开展志愿健康服务活动300余场,覆盖湖北恩施、孝感、荆州、江西井冈山等14个周边县市,服务基层群众数十万人次。

为推动“工作室”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会上,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双方负责人正式签署新一轮共建协议。

科学家也要敢于做“网红”

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一行参观了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三年成果展,对工作室创新科普传播模式与取得的社会成效高度肯定。

“院士科普工作室3年来的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武汉的科技工作者们紧紧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要求,为落实好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所展现的社会责任和担当。”孟庆海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院士科普工作室运行3年来的工作成绩。他还表示,今天7位院士发起了有力的倡议,在倡议之下,相信会有更多的院士、科学家加入到科普工作中来,营造更加浓厚的科普社会化氛围。他认为,中国的文化自信不可缺少“科技内核”,因此科学家们要顺应时代的呼唤和需求,除了领衔做科普、冠名做科普,也要敢于做“网红”,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家产生敬爱,将“科学家”作为自己向往的职业,这才是中国走向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要标志。

(长江日报记者蔡燕秋 陈馨 通讯员胡子君 林金国 王喆)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