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0月8日讯(记者金文兵)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利用一体化”,下好规划“先手棋”,以水为脉,提出构建“江城生命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整套引导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规划体系。10月8日,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武汉市自然资源规划局介绍了相关工作经验。
该局发布《武汉市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以流域综合治理筑牢水安全底线;通过《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实现生态治理由“单点突破”向“系统推进”转变;推出《武汉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利用规划》,进一步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机制,引导生态功能区建设;《武汉市十四五矿产资源规划》明确不再新设固体矿山,关停武汉唯一矿山——乌龙泉矿。
打好实施“组合拳”,“保护修复利用”三位一体打造亮点项目。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将矿山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变废为宝”打造独具特色的矿山主题景区;中法半岛小镇生态滨湖涵养示范带,成为黑翅长脚鹬、粗梗水蕨等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龙阳湖公园致力探索“大湖+”生态融合发展新模式,水质由劣Ⅴ类黑臭水体提升至Ⅴ类,建立首个以水生态为核心的健康主题公园;梧桐雨公园按照“修复再提振”的治理思路,开展候鸟栖息地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采取EOD模式打造新时代城市生态休闲新品牌。
该局注意培育发展“新动能”,探索生态价值实现路径。搭建武汉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平台,探索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资源要素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申报“自然资源武汉碳计量中心”,推动建设自然资源碳计量的数字空间基底,打造服务多场景的“碳智库”。
下一步,该局将紧密围绕长江大保护和流域治理等重大战略,做好“规划引领、协同实施、共促发展”三篇文章,以高水平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促进武汉高质量发展。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