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种子发芽,树木吐绿。“我家新疆有棵树”生态林种植的苹果树、海棠树,经过一个冬天“酝酿”,即将返青绽放。
3月11日下午5时许,长江日报特派记者来到距离武汉8000里之外的新疆博乐市“我家新疆有棵树”生态林现场,看到枝头已返青。一同来的博乐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局长邱志新说,如果气温正常,不再下雪降温,到这个月底,这些树木就能全部返青。
2023年种下的第一批公益林。记者胡义华 摄
当天下午5时许,气温-5℃,太阳挂在天上,风儿轻轻拂面,地上仍有少许积雪没有融化。长江日报记者深一脚浅一脚走进生态林,看到一棵棵树木傲然挺立。
在一棵苹果树前,一块标识牌格外醒目,“苹果树认捐牌”,下面写着:“认捐人:黄宇;电话:189639XXXXX;认捐棵数:1棵;捐树类型:公益树;树木编号:P0275。”认捐者信息一应俱全。记者在邱志新的指引下,用手指轻轻捻开该树木的枝头孢,青色显露出来。“这意味着,这棵树是活的,正在等待温度上升,开始返青。”邱志新建议记者再轻轻按按树木分枝,是否柔软,“如果柔软,这也是树木成活的标志之一”。记者忍不住一连按了五棵树木的分枝,全是软软的,仿佛树木正带着“体温”悄悄生长。
苹果树上的认捐牌。记者胡义华 摄
其实,在新疆博乐市种植树木而且让树木成活是不容易的。一同前来探访的新疆博乐市林业和草原局护林员张世旭介绍,由于博乐市土地贫瘠,含碱量大,降雨量少,冬季温度低等原因,需要种植相对耐寒、抗旱、抗盐碱且相对比较大的树。而且种植难度也大,春秋季种树后,为保证树木成活,至少10天内灌溉3次水。同时,养护成本高,夏季气温偏高时,每隔10天滴灌一次水。另外,为了防止牛羊啃食树木,还需要在植树区域四周拉设围栏。“我们要像对待宝贝一样呵护这些树木。”张世旭说。
而新疆博乐种植树木是造福市民的大事。博乐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局长邱志新介绍,这一片“我家新疆有棵树”生态林,位于博乐市的万亩海棠园内,是西部生态屏障,处于博乐市南城区西郊。这里原本是一片戈壁荒滩,自然形成很多沟壑纵横的排洪沟,刮风黄沙漫天,下雨容易成泥洪,也是博乐市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给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义华(左一)在“我家新疆有棵树”生态公益林现场,采访博乐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局长邱志新(右二)和新疆博乐市林业和草原局护林员张世旭(左二)。
近年来,博乐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万亩海棠园生态园工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除了降雨量增加,改善了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空气质量,而且还美化了城市景观。现在万亩海棠园,已经成为博乐市的生态屏障和城市“绿肺”。邱志新希望更多的武汉市民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来博乐认捐树木,“这里,就是大家的生态家园。”
武汉援疆工作队是“我家新疆有棵树”生态林举办单位之一,工作队领队、新疆博乐市党委副书记、博乐边境经济合作区党工委书记张吉军介绍,长江天山一脉牵,汉博人民情相连。从2010年开始,武汉市对口支援新疆博乐市,已经14年了。博乐市位于新疆西北部,北部与哈萨克斯坦接壤。2024年是实施“我家新疆有棵树”生态林公益项目第二年,也是关键之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我家新疆有棵树”公益活动,可以为祖国西北地区增添一抹绿色。欢迎武汉市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此项目。
张吉军说,武汉援疆工作队,是在湖北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领导下,代表武汉市委市政府在博乐市开展工作,全体援疆干部人才必将全程参与,为推进博乐市生态文明建设,为进一步加深汉博人民感情、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做出积极贡献。
识别下方小程序即可认捐↓↓↓
(长江日报特派记者胡义华 博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夏特克·海拉提 叶尔扎提·托呼塔生 发自新疆博乐市)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