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电话导师”卢卓群:授业无涯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5-06 06:3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眼睛看不清就用耳朵听,老教授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

  卢卓群:授业无涯

  “看得清这是什么吗?”面对长江日报记者伸出的手掌,一尺开外的卢卓群教授摇头笑笑说:“看不清!”

  左眼失明的卢卓群,两年前因右眼黄斑裂孔病变也几近失明,眼前的世界变得一片模糊。

  即便如此,卢卓群教授依旧每天戴一副眼镜。

  “虽说戴眼镜没用,但我的学生都看习惯了,我要保持自己当老师的一贯形象。”这位84岁的学者说。

  保持老师形象,卢卓群教授为此坚守一生。

  2000年,从湖北大学退休的卢卓群回到母校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任教。几近失明后,他就开通“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我不想让死亡带走我的知识,我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再多教些学生。”卢卓群说。

  “电话导师”

  ——“学生愿意学十分难得,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鼓励他们,而不是去泼冷水”

  卢卓群通过电话指导学生的论文。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4月20日晚上8时,卢卓群的手机铃声响起,他从沙发上前倾身体,在茶几上摸到了手机。

  “卢老师,您好,我是23级的学生张晴,想和您讨论我写的一篇论文,您现在方便吗?”“可以,你说。”坐在沙发里的卢卓群直起身子,语气随和。

  手机那头,张晴开始逐字逐句地念自己的论文。卢卓群屏息聆听后给出指导意见:“……举例数量要均衡,避免文章头重脚轻,不然就成为滑稽演员表演……这是我的建议,供你参考。”

  这通“热线指导”,时长为35分26秒。

  2022年7月,因右眼黄斑裂孔病变,卢卓群教授不得不靠摸索去熟悉身边的一切。

  放心不下学生,“看不到东西”的卢卓群开通了一条“热线”,指导学生写论文,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经常超过1个小时。

  “卢老师没有微信,我每次向他请教,他都让我在电话里把论文念给他听,他再来找问题。”回忆起与卢卓群在电话里“相遇”的情形,2023级学生陈泳棋说,通过卢老师的电话指导,她顺利完成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第一篇论文。

  第一次给卢卓群教授打电话,王泽宇“鼓足了勇气”。

  这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的研一学生,并不是卢卓群的学生。

  回忆起那一刻,王泽宇依然感动,卢卓群在电话里对她的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还给她推荐了相关书籍。

  “学生愿意学十分难得,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去鼓励他们,而不是去泼冷水。”卢卓群说,他会认真对待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不论他们是不是自己的学生。

  2022级班长何小妹说,卢老师在课堂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欢迎学生随时打电话与他探讨论文。

  卢卓群说,因为看不清手机的电量显示,他每天上午都会准时为手机充电,“我要随时准备接听学生们打来的电话”。

  “我知道,就算我们站在卢老师眼前,他也对不上号、看不清我们的脸。但卢老师却能清晰地记得每位学生的论文内容。”2021级学生刘沁说。

  通过卢卓群的电话指导,2023级学生已发表了12篇论文,另有6篇在等待结果。

  在卢卓群编写的《汉语小论文写作初步》的序言里,有这样一段话:“学校和教师怎样塑造大学生,大学生本人怎样塑造自己,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关系到国家发展的万年大计。”

  没有学分的论文课

  ——“这里面有我的成果,也有孩子们的成长”

  老师通过放大镜看资料。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在卢卓群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一本“手工论文集”,这本一寸多厚的16开本剪贴本里,工整地贴着一篇篇经他指导完成的学生论文作品,为起到保护作用,卡纸做成的封面缠着透明胶带。

  卢卓群将这本论文集视若珍宝。“这个剪贴本里面有我的成果,也有孩子们的成长。”他说。

  2000年1月,刚刚退休的卢卓群接受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邀请,回到华中师范大学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卢卓群说,他1959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有幸遇到邢福义老师,两人亦师亦友地相处了数十年。在邢老的指导下,他参编过《汉语大字典》《汉语成语大词典》等多部辞书、著作,刊发了400余篇论文。

  2022年,卢卓群因为视力原因缺席了2022届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工作,语言研究所派了另一位老师为卢卓群代课,因为不算学分,学生们在论文写作上积极性不高。

  班长何小妹回忆,那段时间,在家养病的卢老师很着急,“每周都会联系我,详细询问同学们论文写作中遇到的问题”。

  2023年9月,卢卓群在电话指导的同时,决定再一次站上讲台。

  “我一直以为这位老教授不会用微信。”直到去年9月,陈泳棋在“汉语小论文”这门课上,才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电话导师”几近失明:“他是在学生的搀扶下走进教室的。”

  何小妹说,每周四的上课时间,两名学生志愿者会上门把卢老师接到学校,帮他按电梯,搀扶他上下楼,下课后,再由学生护送他回家。

  一本“汉语小论文”的教材,卢卓群研究了18年,眼睛看不见,他在课堂上会准确地让学生翻到第几页、看第几段。“讲到重要内容时,他会拿起粉笔板书,尽管这些字不成一条直线,但我们都能看明白。”2023级班长王韵婷说,声如洪钟的卢老师始终坚持站着授课,“语言学是门比较枯燥的学科,但卢老师会根据自己编写教材上的设计,表演唱歌、戏剧,特别有活力”。

  陈泳棋说,卢老师上课带的两个公文包都装得很满,一个装书本和水杯等物品,另一个则装满用广告纸、宣传单做成的自制教具,用来鼓励大家深入生活找语料,多发现生活中有趣的语言现象。

  在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小论文写作”课程虽没有学分,但因为卢卓群的教学内容与任课态度,这门课一直很受欢迎。

  师道传承

  ——“书本里的知识,都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把它们传递给更多年轻人”

  卢卓群通过放大镜看资料。 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周毕吉,对卢卓群印象深刻:“他每天拎着一大袋论文材料,坐一个小时公交车过来给学生上课,他那时右眼还能看得见,总是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修改我们的论文,甚至连标点符号也会动,有时一页纸改完就变成了两页。”

  “人品第一,学问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周毕吉说,他牢记着卢教授常说的这16个字,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他也向自己的学生传递着这种教育理念。

  韦奇林现在是厦门外国语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虽然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多年,她仍与卢卓群保持着联系。

  2018年,退伍后考入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的韦奇林,因为落下一些课程,而成为那届学生中的最后一名。

  “那时,我利用一切机会向卢老师请教,他总是事无巨细地指导我,细到要在图书馆哪一层找哪一本书。”韦奇林说,每一次求教,卢老师从未拒绝,“他常说,要趁着他还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多带我,让我少走弯路”。韦奇林说,她现在任教的两个班,语文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有同事们向她请教经验,她都会说:“我的老师教会我要用心对待每一名学生。”

  即将成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刘沁说,卢老师认真对待每一位他认识或不认识的学生,“言传身教地践行着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卢老师对学术的认真和对教学的热爱深深影响了我。”刘沁说,她也会像卢老师那样,“不责备学生,耐心教学,因为学生都是‘发展中的人’。”

  张晴说,她本科选择师范专业是受制于父母而“被迫接受的”,在研究生阶段,她被卢卓群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所深深感染,他在课堂上和电话里教会我们如何去成为一名好老师,“我以后也要像卢老师那样”。

  光阴流转,卢卓群成了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老师,“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我的学生在教育这条路上比我走得更远。”他说。

  因为视力原因,卢卓群现在已经很少走进他的书房,已无法再翻阅满柜的书籍,但这里有他曾经写下的文字,也有曾令他引以为傲的著作。

  “书本里的知识,都刻在我的脑子里,我想把它们传递给更多年轻人。”卢卓群说,他没有给自己设定教学生涯的终点,“等到我躺在床上、说不了话、翻不了身、脑子也不清醒的那一天,我可能会放弃吧!”

  (长江日报记者蒋立青 栾嘉雯 见习记者张锦涛 实习生刘可欣)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