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光谷光子号”亮相国新办发布会,湖北这些硬核科技“顶天立地”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5-07 22:3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5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湖北,现场中外记者领到一份湖北简介小折页,打开印着黄鹤楼的封面,映入眼帘的就是我国首条空中悬挂式列车“光谷光子号”。

  这份言简意赅、干货满满的小折页上,还展示了中国光谷、武汉新城等地的崭新面貌,作为湖北是“科创重地”的重要例证,上面的文字简介写道:2023年,武汉首次进入全球科技集群排名前15位,全国第5;中国光谷涌动新质生产力……

  “光谷光子号”。 新华社发

  当天的发布会披露:湖北科技创新聚势突破,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正加快建设,以“1家国家实验室+10家湖北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77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加速形成,29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明显进展,闪存芯片、脑机接口、心肌旋切等技术世界领先。去年湖北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59.8%,总量达到4860亿,在全国排在第3位。

  这场发布会亮点很多,其中多个地处武汉的硬核科技项目十分亮眼。据介绍,下一步,湖北将继续发挥科创优势,加强“顶天”的原始创新,促进“立地”的成果转化,全力打造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最宝贵的“压箱家底”

  光谷标志性建筑“马蹄莲”。

  湖北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院士81位,高校132所、在校大学生200万,科研机构3600家、研发人员35万,这些都是湖北最宝贵的“压箱家底”,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

  比如,华中农业大学牵头组建了湖北洪山实验室,汇聚8名院士、147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1名博士后,把学科和产业连在一起、把技术和应用融在一起、把成果转化与科研人员利益绑在一起。组建两年来,取得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等12项国内首创、国际一流的重大科研成果,2次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为突破汽车芯片“卡脖子”难题,东风公司牵头组建“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组织了包括多家高校院所的2000多名科研人员协同攻关,研发出4款车规级芯片,武汉理工大学也专设了“东风班”定制培养人才。

  湖北正积极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湖北科创学院,深入实施“楚天英才”“博士后倍增”等行动计划,支持其承担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促进教育科技人才耦合联动。

  比如,湖北正在实施人形机器人突破工程,相应地在不少高校开设了机器人工程专业,定向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吸引全球“顶流”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科研人员在电源大厅工作。 记者高勇 摄(资料图)

  湖北近五年来每次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都居全国前5,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从37%上升到65%。

  怎么做到的?发布会上披露:湖北以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建成覆盖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的高水平科技力量矩阵,构筑了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以1家国家实验室、35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已建在建大科学装置为代表的高能级科创平台,有效集聚了技术、人才、资本和产业需求,成为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比如,脉冲强磁场大科学装置,汇聚了国内外近百位优秀科学、技术与工程人员参与建设,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吸引了北大、清华、哈佛、剑桥等130多个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世界“顶流”科研单位,开展1894项科学研究。全球最大功率20兆瓦“海上大风车”,能够实现整体充磁、性能大幅提升,就应用了该装置的成果。

  “北斗七星式”科创转化解决世界难题

  由武汉大学团队与相关机构共同研发制作的“珞珈一号”夜光遥感卫星。

  湖北聚焦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优势领域,形成了电磁能、类脑科学、卫星导航定位等一批国际领先技术,产出了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等一批高端产品。

  比如,武汉大学牵头北斗通导遥一体化技术攻关,设计的北斗星地一体化增强系统将全国3万多个卫星导航基准站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

  我们还率先在全国建设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健全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的转化体系,每年新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20家以上,促成5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

  比如心肌旋切设备,就是由中试平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临床需求和概念原型的基础上,整合医工学科交叉和科创金融资源,迅速将样机做成手术器械产品,成功解决了“不开胸、不停跳”切除肥厚心肌这一世界性难题。

  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研发生产基地

  “视觉芯片”(右)及芯片封装模组(左)。 记者周超 摄(资料图)

  “转型快、动能足、赛道新、质效优”12个字可概括湖北的产业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近3年年均增长18.8%,存储芯片、商业航天、网络安全等产业综合实力全国领先,湖北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目前,湖北有3个产业接近万亿级,18个产业超过千亿,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达到4个、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达到16个,均居全国前列,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5大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营收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60%。

  现在的湖北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光电子芯片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商业航天基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基地。

  每年推出新能源车型10款以上

  4月9日,岚图第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整车下线。 记者史伟 摄

  眼下,湖北的传统产业焕新蝶变,钢铁产业转向高端化、化工产业转向精细化、汽车产业转向新能源与智能网联。

  比如汽车制造,湖北是全国少数几个具有完备汽车制造体系的省份之一,这几年我们加快推动汽车产业转型,每年推出新能源车型10款以上,东风猛士、吉利路特斯、岚图、小鹏、奥特能等车型广受欢迎,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09%、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

  抢占人形机器人、6G创新发展等新赛道

  眼下,湖北的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算力与大数据、北斗等9个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40%,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7%。

  未来产业前瞻布局,我们谋划实施了人形机器人突破、6G创新发展等8大行动,抢占发展新赛道,推动湖北产业迈向更高层级。

  新型“湖北造”打破国外垄断

  华工科技研发工程师樊丽敏,在COB实验室对光引擎部分开展光路耦合调测。 记者高勇 摄(资料图)

  “汉阳造”曾是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荣光,如今,湖北正探索建立省级领导“链长”挂帅、龙头企业“链主”引领、高校院所“链创”支撑的三链机制,形成“1+1+1>3”的聚合效应,新的“湖北造”正在崛起。

  比如,世界最高端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过去我国一直依赖进口。我们支持华工科技等3家“链主”企业牵头,组织了100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最终打破了国外垄断,目前全国70%的三维五轴激光加工机床都是湖北造。

  (长江日报驻京记者柯立)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