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云游江夏”智慧小程序在赏花季隆重推出;不到一个月,全省首个农业全产业链服务平台——江夏“夏农通”小程序正式上线;同月,江夏农产品搭上区块链快车。
2020年10月底,江夏区入选首批全国数字乡村试点区县。2021年起,江夏设计“一主引领,四翼驱动”的试点建设模式,以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治理、智慧党建4大特色片区为重点,打造数字创新应用场景,带动全域数字乡村建设。经过3年积累,累累硕果在今年扎堆结出。
一个区块链技术二维码
汇集企业N多信息
在江夏五里界京广高铁高架桥上,一列高铁动车组在油菜花海中飞驰而过。记者李子云 摄
“五一”假期期间,市民王先生来到江夏梁子湖畔游玩,在山坡街道的茶园赏美景品茶香后,购买了一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江夏光明茶”。他发现产品包装上有一个“荆楚农链”专属二维码,用手机扫了扫,就出现了产品和企业的认证信息、生产过程图片、产品加工视频,以及产品获奖情况等。通过二维码,还能直接进入江夏光明茶电子商城,购买到更多茶品。
作为江夏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项目建设中智慧农业建设内容之一,“荆楚农链”采用区块链技术,打造集“产、销、供”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向消费者全面、直观、系统地展示产品信息。
这样的智慧场景,江夏农业并不少见。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里,生猪住着恒温猪舍,重量、数量、健康状况实时监测;在湖北未来家园高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3900亩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控制,智慧工厂里,一整套保鲜、检测、分级、包装体系进行精细品控……
9大功能,服务农业全产业链
日前,在山坡街的培训会上,大家对“夏农通”平台的功能应用议论纷纷。
“平台可以找到离我最近的农机。”
“还可以找到我正亟需的土壤检测。”
“还有货找车和车到货,有这么多的运输车辆。”“种子、生资、水产、粮油……都可以在上面买。”“真好,上面还可以找长工和零工。”
“这下可好啦,孙子放学了,可以在‘夏农通’上看书和听书,还都是免费的。”
“免费的法律顾问,这下,我就不怕上当受骗了。”
......
“夏农通”平台,较大范围地满足了大家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所有服务需求,真的是平台在手,全都有。
13个旅游景点一“云”协同
今年“五一”假期,来到五里界街游玩的孙爷爷初尝智慧旅游的便捷。在小朱湾游玩后,他想了解江夏更多旅游景点,工作人员耐心地教他使用“云游江夏”小程序。
“您看,打开小程序就能查到五里界13个景点的特点、交通路线、餐饮美食。还可以通过‘虚拟游’,在手机上欣赏景点全景。在四个景点打卡扫码,自动生成你专属的VLOG;家长还能带上孩子预约‘研学活动’;喜欢种植的,还可以通过‘数字认养’,打造属于自己的菜地。”工作人员说。
该平台以五里界13个旅游景区为试点,打破不同景区打造各自数字平台的界限,通过一朵“云”整合区域文旅资源,提高景区管理水平,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江夏区还在尝试构建智慧治理+平台,探索乡村善治。山坡街道高峰村通过智能算法,精准掌握人口聚集、自然灾害、溺水、垃圾堆放等情况。同时,以53户留守独居老人看护为试点,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煤气泄漏监测设备、智能电力脉象仪、一键SOS求助报警和可视化对讲设备,各类数据统一接入高峰村综治监控中心,实现24小时实时监测及预警。
2022年,江夏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项目入选全国年度地方改革典型案例,项目先后获得多种全国数字化建设奖项,并连续三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先进县市区”。
点评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谈国新:
江夏区构建乡村数字平台,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为突破口,打造乡村安全与精准治理多个创新应用场景。同时融合农业产业化各种数据资源,成功打通了上下游数据接口,为推动数字乡村资源的深度开发及技术创新、助力乡村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废弃矿坑变露营花园
灵山矿山绿色转身成武汉版“稻城亚丁”
江夏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秀丽。记者李子云 摄
从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山,到花草繁盛、水清景美的旅游区,乌龙泉街道灵山矿山的一幕幕美景,是江夏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动诠释。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有着“武汉稻城亚丁”之称的灵山矿山吸引了2万名游客游玩打卡。
废弃矿坑变身武汉热门打卡点
走进灵山,只见草甸、花海一望无垠,奔腾的飞瀑跌入碧蓝的矿湖,开阔的草地上,各色帐篷描绘出一幅美好画卷。
“规划假期的时候,我看到了灵山的照片,便立即决定“五一”带着家人来这里露营。”从汉阳来游玩的张女士说,在社交媒体上,对灵山的视频点赞和评论很多,关键词是“武汉新西兰”“武汉稻城亚丁”。
“到这里后,我才知道这么美的景区以前竟是矿坑,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也正是因为矿石微量元素的影响,水体颜色才呈现梦幻的蓝绿色。”张女士感叹。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村民“靠山吃山”,江夏灵山村建有大大小小采石场二三十家,灵山山体破损严重。
区物控集团矿苑公司经理张纯洁回忆,第一次踏上灵山的时候,到处都是裸露的废弃矿石,山体上看不到任何花草树木,风一吹尘土飞扬。
2019年,灵山矿区作为武汉首例复垦利用先行试点开工建设,当年11月,灵山再一次响起机械轰鸣声,不过这一次不是开矿采石。
通过采用山体修复、地质灾害治理和土地复垦“三合一”措施,灵山一期共消除地质灾害740亩、复垦农用地698亩、恢复生态植被640亩,形成了“春赏花、夏看荷、秋观叶、冬咏梅”的“4A”级景区。
“虽然天气不好,但今年‘五一’期间灵山露营依旧十分火爆。”张纯洁说,5天假期共有约2万人入园。
村企合力铺就美丽致富路
“长期以来,改善灵山生态是灵山周边村湾群众的迫切愿望。”乌龙泉街道灵山村党支部书记黎明芳说,得知灵山要开始改造,周边村民十分开心,灵山村和周边村湾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全力支持配合灵山旅游区建设。
通过宣传灵山整体规划,做通群众思想工作,13个村湾400余户农户约2000亩土地成功流转,保障了旅游区的顺利建设;灵山村主动腾退1700平方米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租给区物控集团用作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来了,停车压力大,灵山村委会便在旅游区南门征地20亩,建成生态停车场……
为了回馈村民,带动乡村振兴,区物控集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旅游区周边村民进场务工。
张纯洁算了一笔账:项目建设期间,高峰时有150余村民在园区内从事园林养护和道路施工等工作。2023年4月景区开园以来,截至目前,已带动100余名村民在景区内就业,村集体年增收约100万元以上,村民收入增长共计约500万元以上。
2023年,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共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约800万元,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已显现,探索出了一条“矿山修复+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点评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顾问总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生态与园林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 王香春:
灵山矿区生态修复的实践探索取得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一是基于摸底评估编制规划,基于规划引领系统治理;二是因山就势、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高效修复;三是以终为始,统筹保护、修复与修复后的安全利用,发展多元生态产业、促进生态价值转化;四是运营前置,引入社会资本、提升造血功能。
资产营收均位列新城区首位
区属国企改革迸发引领区域发展新力量
江夏区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内的骏腾拓达生产车间。记者栾嘉雯 摄
5月10日,江夏光合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正式发布招商信息,并同步发布园区支持创新创业“黄金六条”奖励政策,对大学生企业、高端人才创办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减免租金,极大降低了企业创新创业成本。该孵化器正是由江夏国控集团下属江夏经开集团运营。
聚焦主业 二次创业再出发
光合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位于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研发楼3—5楼。楼内共享工位、小型办公区、研发生产区等多样式办公场地齐全,办公桌椅、中央空调、高速光纤专线、会议室及会议设备、洽谈室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公共服务空间内,还有公共会客厅、共享会议室、多功能路演大厅等,让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驻。
“整合重组后,国控集团的战略定位也发生了转变,正在从城市建设商变成城市运营商。”区国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房东变股东,从房地产到产业园,通过对从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房地产开发、产业发展等资源,进行集投资、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于一体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改革后,区科技投资集团也将核心主业聚焦为金融投资,并成功取得新城区首个基金管理人资格,成为本区“1+5”政府投资基金的管理人。目前已与高瓴资本、国投创业、同创伟业等头部机构深度合作,东飞凌、洛特福、波睿达等优质项目接续落地。成功实现资金在招商引资中的有效放大和运作,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中心领航集群。
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
均列新城区第一
2022年,江夏区大刀阔斧推进国企改革,根据主责主业和功能定位,实行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200余家区属国企整合为三家区属一级国有集团化公司,并按照市场化、规范化、专业化、扁平化的管理导向,建立职责清晰、精简高效、运行专业的管控模式。
江夏区国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完成全区各级各类230余家企业股权及资产划转、封存和注销,实施整合重组后三大集团资产总额达829.08亿元,位列全市第四,新城区第一;营业收入43.75亿元,利润总额3.85亿元,位列全市第二,新城区第一;全区高信用评级企业数全市第二。
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 陈耀:
区属国企改革的推进是改革深化的一个生动体现,通过资源重新整合,按照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国企治理,能够大大增强区属企业的动力和活力。江夏区在国企改革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前景可期。
“链”上发力壮大发展硬实力
汽车主战场集群化向新发展
金港汽车产业城犹如不夜车城。
江夏金港汽车产业园,31.28平方公里的面积,集聚了70多家汽车整车生产和零配件制造企业。以上汽通用龙头企业带动牵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飞跃,同频共振形成了江夏区当之无愧的“拳头”产业集群。
近年来,面对滚滚而来的新能源浪潮,江夏区积极推进汽车产业集群转向电动化、智联化、信息化,引导汽车产业链条不断向“新”延伸。
2023年,共有9.5万辆新能源车从江夏区的汽车生产线上驶下,产量实现翻番。江夏区汽车零部件产业获批工信部特色产业集群。一批配套“小弟”成长为“链”上“小巨人”,多个新能源黑马企业频繁涌现,让江夏正坚定驶向“新”蓝海。
汽车“链”上产业“齿轮”紧密咬合
5月9日,在位于江夏区的武汉楚冠捷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被誉为汽车方向盘“最强大脑”的汽车电控单元正不断下线,不久后,这些产品将发往比亚迪、广汽埃安等知名新能源车企。这家企业在国内率先研发、制造转向电子控制系统,目前已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同样专注转向电子控制系统的博世华域武汉软件中心大楼内,研发人员正紧张进行一款新产品的研发测试。该产品不但可以通过控制算法实现智能化车辆转向,还支持线控底盘、智能座舱等多元化、个性化设计,将为下游车企的整车设计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随着上汽通用落户江夏区,其带动效益也远远溢出金港,并辐射到江夏的大桥现代产业园、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近年来,江夏区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已在汽车生产的各个环节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
江夏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汇集了博世华域、华域视觉、延锋内饰、广东鸿图、拓普迈高、世纪华通等核心企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0家。
新兴产业助力江夏汽车弯道超车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成长,还在江夏延伸出一个全新的工业赛道——新能源产业。
去年5月在江夏投产后,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仅用1个月的时间就达到满产,产值突破3亿元。满产背后,正是江夏的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的滋养作用。公司总经理孔德凯说:“储能电池和汽车动力电池,供应链有很多是相通的,江夏区配套比较完善,能够支持企业快速地把产品做好。”
作为新能源产业大黑马,在江夏区的鼎力支持下,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近两年快速脱颖而出,跑出“楚能速度”,首创我国储能行业首款“浸默”电池安全系统。目前,其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已装车到东风汽车集团旗下乘用车。
新能源汽车中的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都属于新兴领域,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为江夏汽车的转型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目前,在江夏区已集聚了楚能、金盘科技、中储能、大全四家头部新能源企业。2023年,江夏区新能源产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
点评
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高翔:
江夏区发挥地处世界级光谷和万亿级车谷腹地的优势,深耕存量、挖潜增量,抢抓车光互联大趋势,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轮驱动”,全力打造汽车“首位产业”。江夏区作为武汉市南部产业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在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发展核心增长极、引领带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贡献了“江夏力量”。
政府小投入撬动社会大资本
500亿元投资基金浇灌创新之花
文化大道和金龙大街形成江夏“黄金十字轴”。
5月初,从安湃光电传出好消息:公司产能已经达到一年生产8万颗芯片,刚刚还接下了一个千万元订单。该公司专注于薄膜铌酸锂光芯片、光引擎研发设计,相关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正是在江夏“1+5”政府投资基金的浇灌下,这一硬科技项目才得以顺利落地并快速成长。
全省率先试水
形成“1+5”基金体系
政府投资基金,是指由政府牵头出资设立,汇集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扶持特定阶段、行业、区域目标的引导性投资基金。
“政府投资基金就像一只无形的手,可以发挥产业引导、科创培育的作用。”区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国家财政支出方式相应转变。
2018年12月,江夏区率先在全省设立了“拨改投”基金,将原来拨款至企业的资金改成以投资形式入股,以实现招才引智、培育企业。2022年12月,江夏区出台了《江夏区政府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构建包括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乡村振兴基金和城市更新投资基金在内的“1+5”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不仅建好‘蓄水池’,还要扩大‘朋友圈’。”该负责人介绍,目前,江夏区已形成超500亿元政府投资基金集群,合作及正在洽谈的子基金规模达到668亿元。并与深创投、国投创业、高瓴资本、同创伟业等行业头部优质基金管理机构达成良好合作。
2023年12月13日,江夏区“1+5”政府投资基金体系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为全国基金领域唯一入选案例。
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时间回到2022年,安湃光电公司成立后,由于建设生产线需要场地和大量资金支持,迟迟无法投产。区有关部门敏锐发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提出解决方案:生产车间落户庙山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江夏区基金运行主体——湖北夏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区科技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联合同创伟业等基金跟投,完成A轮8000万元融资。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昊骋欣然同意。
2023年10月,在武汉科技创新大赛中,安湃光电凭借项目“下一代超高速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芯片”,斩获一等奖。“目前项目正在对接进行下一轮融资,估值较最初投资时增长100%。”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昊骋说。
在“资本招商”中,江夏区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注重对创新性强、成长性好的项目支持。
“除了安湃光电,我们参与产业投资的还有大全能源、波睿达、明利和丰、长飞光坊等。”区科技投资集团相关负责人说,这些项目既有激光制造、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又有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预制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聚焦江夏区“3+3+1+1”产业体系,导入优质产业资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据统计,目前已参股设立子基金17只,其中,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已投资12只子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已投资5只子基金及1个直投项目。
点评
全国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韩民春:
江夏区“1+5”政府投资基金体系结构完善,覆盖全面。一方面,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可以招引“大链主”布局上下游企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天使投资基金可以锁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的初创期创新型企业,帮助区域抢滩新赛道。
(创意策划:杨晓雨 王夫之 田勇 采写:杨晓雨 栾嘉雯 设计/手绘:刘岩 职文胜 肖琴)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