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化妆品“过敏”看医生,记得带上问题包装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5-24 19:01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24日讯(记者刘睿彻 通讯员柳莹)洗脸、洗发、护肤、刷牙……化妆品算得上人人要用的必需品。使用化妆品发生不良反应,保护自己,让他人“避坑”的有效方法是什么?其中之一就是带上问题化妆品包装,就诊时向医生反馈,由医护人员在国家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

  “爱肤日”活动现场,市八医院皮肤科医护人员为群众义诊。 记者刘睿彻 摄

  5月25日是“全国爱肤日”,24日,全市举行了“安全用妆,法治同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介绍了武汉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上报情况。

  对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这是国际上对药品、化妆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通行做法,我国分别建立了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系统。

  通过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能够识别因使用者皮肤敏感而导致的个体反应,指导消费者选择和安全使用化妆品;同时能及时发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提升化妆品安全监管预警防控能力。

  记者了解到,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沿用药品不良反应上报收集模式,但化妆品收集到的信息数据没有药品收集到的数据完整有效。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科负责人姚梦迪分析,药品主要在医院使用,医院能获取药品的完整信息,而化妆品往往是消费者自行购买,医院在上报时难以获得产品的完整信息。

  姚梦迪表示,消费者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可以直接向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上报,不过由于病情描述较为专业,建议消费者出现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带上问题化妆品的包装,由医生填报相关信息。

  截至目前,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建立214家监测哨点机构,覆盖武汉各区,包括131家医疗卫生机构,51家生产企业、32家经营企业。

  医院是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数据最多的单位,占比八成以上。来自化妆品经营企业的上报数据绝大部分为药店上报,数据来自消费者前往药店咨询买药时提供的信息。而化妆品经营者如商超、化妆品专营店等,尚未参与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中。

  根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法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该承担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主体责任。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化妆品不良反应并不等同于化妆品质量安全事故,通过上市后监测,能及早发现化妆品安全风险,为化妆品安全监管提供决策依据。

  数据显示,发生不良反应的化妆品七成以上来源于网购,今后,全市将依法推动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开展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工作。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