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汉人过夏天,真是吃素的?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5-25 17:27 来源: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武汉人对夏天的感知始于餐桌。

  四月一过,藕带逐渐出现在家里的餐桌上,父母的评价也从“藕带上市了,好贵,弄一点先尝尝”,到“最近藕带降价了”,再到“藕带现在好便宜”。

  于是也就知道了武汉的夏的到来。

  与声名在外的过早和宵夜不同,武汉人的夏日美食,更多的是精致和清新。

  藕带、毛豆、苦瓜、苋菜……

  武汉夏日餐桌,你最爱哪道?

  藕带

  情比藕丝长

  武汉产藕,尤以排骨藕汤最为有名。但如果你在夏天,问武汉朋友哪里的藕汤好喝,他们大概率会告诉你:伢咧,藕汤是冬天喝滴,夏天是藕带的季节!

  如果你再接着问一句,什么是藕带,那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也不见得能回答得上来:嫩藕?小藕?反正就是那个细长的藕嘛!

  其实,藕带就是年幼的藕,在适宜的条件下,藕带可以膨胀成成熟的藕。

  △藕农通过抽藕带,对藕进行疏苗,避免藕彼此之间争夺生存空间,影响最终成长。

  藕带的采摘,用的是一个“抽”字。藕农顺着荷叶茎,将手伸进淤泥之中探寻藕带的位置,然后把藕带轻轻地掐断,再斜着抽出来。

  藕带的顶部有一个结,像古代仕女插在头上的簪子,所以藕带又名藕簪,与“抽”藕带一起,为藕带添上了一层秀美精致的滤镜。

  而武汉人烹饪藕带的方式,则突出一个大道至简:简简单单的清炒,加点蒜,出锅前给上盐,吃的就是那股清甜脆爽的本味。

  也有酸辣藕带的做法,但藕带的本味是不能被盖过的,否则就对不起每年刚上市时那二三十块钱一斤的价格。

  如果说藕是武汉游子们的乡愁,那我认为藕带更甚于此。毕竟,在外地多少还是能吃得到藕——尽管不那么粉,不那么香。而藕带就真的少见了,充其量有包装好的泡藕带,聊以慰藉这颗思乡的心。

  那细细长长的藕带啊,再长也长不过江城儿女们对武汉初夏的思念。

  毛豆

  最爱江城夏夜晚风

  比起藕带,毛豆普通而不起眼,却是武汉人夏天离不开的头号凉菜。

  夏天约上朋友到家里随便小酌两杯,凉拌毛豆是最简单、最能拿得出手的下酒菜;去烧烤摊上宵夜,更不能少了凉拌毛豆。

  毛豆在初夏上市,这时的毛豆最嫩,也最好吃,可以明显尝出豆子的微甜。这个时节,透过武汉人厨房的窗口,你总能看到人们剪毛豆的模样,安静、温暖,别是一番风景。

  武汉人做毛豆诀窍颇多:剪去毛豆的两角,可以更好地入味;焯水时给上一点油盐,能保持毛豆的翠绿;拌好毛豆连带着汁水一起放进冰箱,冰上一会,更是可以再加一分冰爽。

  前几天和朋友吃饭,恰好点了一盘凉拌毛豆,他边吃边告诉我,早年在外实习的时候,才发现北方是没有凉拌毛豆的,只有盐水加上香料煮出来的盐水毛豆,怎么吃都不够有味。最后他端着那盘盐水毛豆进到后厨,找老板要了生抽和醋,凑合凑合拌到了一起,老板还连连感慨,原来毛豆还有这种吃法。

  现在回了武汉啦,终于不用再委屈自己的胃口。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人们当街坐下,吹着晚风,拿出一盘凉拌毛豆,挤出豆子,再吮吸两口豆荚,喝一口冰凉的啤酒,才算得上是武汉的夏天。

  苋菜

  红汤泡饭,是那个味

  武汉人把苋菜称作“汉”菜,一方面是方言读音使然,另一方面,也足以见得苋菜在武汉人心中的地位。

  苋菜在武汉人的餐桌上由来已久,过去的司湖苋菜,地位甚至可以媲美今天的洪山菜薹。武汉老一辈人中就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司湖汉菜沙湖藕,洪山菜薹南湖蒿。

  司湖位于武昌古城北端,如今司门口的武昌廉政文化公园附近。司湖土质适合苋菜生长,这里产出的苋菜茎肥叶壮,油亮色艳,炒熟后口感鲜香,非常受欢迎。

  只不过,司湖已经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因改造而消失了,但武汉人对苋菜的热情从未消减。

  将根部择去,掐成段洗净,爆香蒜瓣后爆炒,加盐出锅,没有任何难度,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蒜一定要够多,蒜是苋菜的灵魂。

  武汉人对苋菜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父母说苋菜汤补铁,于是孩子们便乖乖地将红彤彤的汤汁倒出来拌饭吃。

  毕竟,如果不是真的好吃,又有几个小孩会听话,大口大口吃蔬菜呢?

  苦瓜

  小伢不懂大人的甜

  苦瓜大概是不少武汉人小时候的噩梦。

  苦中夹杂着涩,这种奇奇怪怪的味道,为什么大人们会喜欢啊?

  即使知道苦瓜熟透后是甜的,即使知道把中间黄白色的瓤去除干净能很大程度上减少苦味,大人们也不为所动:苦瓜苦瓜,还是要带点苦才好吃。

  清炒出来的苦瓜晶莹剔透,温润如玉,好看是好看,但武汉人认为还不够。一定要剩下一点苦瓜来,放上一夜,等色泽变深,经络变软,味道变浓郁,才是那个味。

  “现苦瓜”(“现”,武汉话中有“剩”的意思,“现苦瓜”即剩苦瓜)才是武汉人心中最完美的苦瓜。

  而等能够感受苦瓜美味的时候,当初的孩子已经在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了。

  吃够了生活的苦,苦瓜的苦,似乎已经不再让人难以接受。而且我们还学会了苦中作乐——这苦瓜的苦里,是不是有一丝清甜来着?

  离了武汉才知道,有些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食物,在别处格外地难得。

  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才会深切地意识到,武汉人的季节更替,始于餐桌。

  霜一打,雪一下,菜薹就上市了;天变热,云更浓,藕带就能吃了。

  夏日回到家里,父母特地做的一桌时令菜,才更能唤起武汉人对家的思念。

  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冰棍融化了的水滴到水泥地上,你顶着大太阳,一身是汗地跑回家里,电风扇吱吱呀呀地摇着脑袋,围着围裙的父母端着菜盘从厨房出来,笑着说:

  “回来啦,洗个手,七饭七饭!”

  (来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