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我们为了未来的发展选择了武汉”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5-25 23:06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5月25日,武汉东软软件园正式开园,这也是继沈阳、大连之后,东软集团在国内设立的第三研发基地。现场,专程来汉的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点赞武汉营商环境,对企业未来在汉发展充满信心。

  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选择武汉,东软为人才而来

  长江日报:在东软集团整体布局中,武汉东软软件园承担什么样的功能和职责?

  刘积仁:武汉东软软件园是东软集团的第三个研发基地,设计规模能容纳8000人左右。

  武汉东软软件园的首要定位,是围绕汽车行业发展。武汉有优秀的汽车产业,东软在汽车软件方面积累了30多年的经验,合作给彼此都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软件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我们国家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来看,现在软件产业的整体规模还不够大。我们希望来到武汉之后,和同行一起,把产业做成更大的规模。

  长江日报:为什么选择武汉?

  刘积仁:首先我认为是人才。未来汽车就是智能化与传统车结合的产物,任何一个汽车厂商所需要的软件人才都是成千上万的。中国车企参与全球竞争,人才变得非常重要。

  这次到武汉来,我们同样是为人才而来。一个城市有100多万大学生,这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今天,我们谈到新质生产力、智能时代、数字价值化等等,背后就是人才的支撑。有人才的地方就一定有希望,所以我们为了未来的发展选择了武汉。未来,我们要和本地大学更加密切合作,把我们的教育和市场更紧密地拉近。

  其次就是看辐射度,武汉是九省通衢、交通枢纽,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让东软更好地辐射周边。再就是产业环境,武汉正在大力发展的汽车产业、软件产业、数字经济等,与我们的规划完全匹配。

  任何一种选择都是有原因、有逻辑的,我相信这样一个逻辑就注定我们的选择不会失败,也会使我们为这个城市带来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驱动力。

  长江日报:在武汉投资兴业,您感觉办事是否便利?

  刘积仁:我对武汉的营商环境感到特别的兴奋。

  这次武汉东软软件园,从开工到开园,完成14万平方米的建设大概就用了18个月,这不仅是体现“武汉速度”,我认为更体现了武汉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态度和服务意识,他们不是把我们企业叫过来就不管了,而是一种全周期的服务。

  我相信这只是刚刚开始,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希望跟武汉同行一起构建一个软件生态园区,把产业越做越繁荣。我要给武汉各级政府点个赞,这是时代的精神。

  位于南太子湖畔的东软软件园。通讯员孙晓飞 摄

  未来希望与武汉企业一同走向全球市场

  长江日报:下一步,武汉东软软件园重点的发展方向会在哪里?

  刘积仁:我们会在汽车软件、智能网联、大健康等领域布局,还有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数据的价值化等方面。

  我们今天的开园仪式上共有八轮签约,这些项目第一个是人才培养,有一批大学已经跟我们进行了合作,今后我们将在批量的软件人才培养方面探索产学研的合作,培养更高质量的软件和数字化人才。

  第二个方面是和软件、芯片企业的合作,现在汽车里面有了算力、有了芯片,但是更需要一个全部的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像我们跟芯擎这样的芯片公司合作,就是把我们的软件和芯片能够结合起来。

  总的来讲,我们将利用这个平台继续深耕软件产业,进一步强化软件与硬件的结合、与应用场景的结合,此外,东软与湖北数字产业、同济医院等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长江日报:作为武汉智能汽车软件园的核心项目之一,武汉东软软件园开园后,将为中国车谷的“下一代”汽车产业注入什么样的发展新动能?

  刘积仁:就像刚才提到的,我们希望与武汉政府、和整车厂,以及芯片公司加强合作。东软睿驰已经在武汉落地,东软集团将在武汉与芯擎等开展合作。

  我们的目的,一个是让这些车厂今后的产品更有竞争力;第二是我们希望用过去30年积累的全球汽车软件行业的经验和平台,让更多的合作伙伴和我们的软件组合在一起,走向全球,为国际厂商提供服务。

  (长江日报记者徐丹 汪甦 通讯员陈安俊 高琪)

  【编辑:邓腊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