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长江救援志愿队在黄花矶旁值守,11年来他们救起近百名遇险者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5-27 07:3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我不下水了,要游也是去正规游泳馆。”5月25日上午,武昌江滩黄花矶公园江边,听62岁的周转介绍完水情,一名大学生打消了到长江游泳的念头。

  周转是长江救援志愿队文昌门支队队长。黄花矶公园内的长江边,是他和队员们值守的地方。每天,大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轮值,时刻防范溺水隐患,时刻准备救助溺水的人。

  黄花矶是长江边一块突出的岩石驳岸,曾是百年前的防洪设施。矶上有凉亭,会因江水涨落而露出或隐没,为人所熟知。以黄花矶为地标建设的黄花矶江滩公园一带,近年成为网红景点,随着夏天的到来,前来游玩、观景和下江戏水的人络绎不绝。

  2013年文昌门支队成立时,只有20多名队员,眼下队伍已经壮大到120多人。队长周转介绍,2013年至今,共有近百名在黄花矶公园内江段遇到溺水危险的市民被队员救起脱险。

  既是防溺水宣传员又是救生员

  文昌门支队队员在观察江面情况。

  5月25日,记者前往黄花矶公园采访时发现,文昌门支队的队员们既是防溺水宣传员,也是水上救生员。他们主动向游园市民宣传防溺水知识,劝导市民不要轻易下水,仔细观察江面情况,随时准备着处险救人。

  上午11时许,记者看到,一名背着双肩包的小伙子兴冲冲来到江边,朝江面张望。周转快步上前打招呼:“你是来游泳的吧?”小伙子兴奋地点头。周转忙把小伙子拉到一块写有“岸坡湿滑 水深危险 请勿靠近”等大字的警示牌前,对他说:“来来,我给你讲一下这里的水情。”

  周转告诉小伙子,在这一带江中,有很多暗桩之类的障碍物,还有一个长四五百米、宽一百多米的逆流区,区内江水倒流、暗流汹涌、漩涡多。这片水域还有一艘闲置的取水船,用十几条铁链固定在江中,铁链隐在水中,游泳的人一不小心,就会被铁链绊住而无法脱身。而在靠近古渡口烈女渡遗址所在地的江边,还有一段院墙,院墙上安着带有尖刺的铁栅栏,秋冬时节,长江水位下降,院墙会露出水面,但在春夏季节,长江水位上涨,院墙和铁栅栏会淹没在江水中,泳者进入院墙所在水域时,很容易被铁栅栏上的尖刺划伤。

  周转敲了敲警示牌,建议小伙子不要下江游泳。小伙子是武汉某高校大一学生,刚学会游泳,听完颇为后怕,当即向周转致谢,表示不下水了。

  队员合力引导遇险市民脱险

  周转在劝阻大学生下江游泳。

  队员宦继光回忆,今年5月15日下午,正在岸上值守的他,突然看到一名泳者被困在逆流区中,手足无措,还被逆流顶着朝上游院墙所在区域漂去,“要是他被卷到那儿,碰到院墙铁栅栏上的尖刺,麻烦就大了!”宦继光扯开嗓子朝他大喊,“你快往外游,横着往江心游!”与此同时,文昌门支队副队长朱红兵也紧急下到江中,快速游到这名泳者身边,带着往安全处游动。在朱红兵带游与岸上队员指引下,这名泳者成功脱困,于15分钟后安全上岸。

  120多名队员,在职和退休人员各占一半,全是游泳好手。周转介绍,武船没有搬走之前,支队值守的点位就在黄花矶公园里,但那时支队队员只在公园内观景平台附近长近百米的岸线水域内活动。武船搬走后,他们活动的范围就自然而然扩展到原武船所在的烈女渡水域。现在,支队要在长约800米的岸线水域内执行救援任务,任务量较大,但队员们毫无怨言。

  他们累计救起近百名遇险者

  获救市民送给队员宦继光(左二)和付玲玲(左三)的锦旗。通讯员张建民 摄

  5月25日当天,记者看到,在黄花矶公园里搭有一个新帐篷。帐篷是武昌区应急管理局前几天分发给文昌门支队的。帐篷里摆放着铁锹、铁刷子、救生抛绳、伸缩救生竿、救生圈、救生衣等救生装备。

  5月初,长江救援志愿队公布了42个支队中22个支队负责值守的点位,这22个点位是由长江救援志愿队和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共同定下的点位,属于“日常值守点”。因此,这22个点位就被市民亲切地誉为“编内值守点”。文昌门支队负责值守的黄花矶公园点位则被市民称为“编外值守点”,因为目前它没有被列为“日常值守点”。长江救援志愿队总队长张建民说,其实,在“编外值守点”上值守的队员,每天所做的事情,与在“编内值守点”值守的队员所干的事情是一样的。相比较而言,在“编外值守点”值守的队员,其工作条件还要艰苦一点。

  周转介绍,每年5月到11月间,公园内江边护坡上会长出青苔,游园市民不小心踩到青苔上,容易滑倒受伤,甚至滑进江中遇险。2022年8月的一天,一名男子在公园里散步时,踩到青苔上滑倒,重重摔倒在地,然后从护坡上滑入江中。男子大喊“救命”。正在江边值守的队员李国顺和袁明旺立即冲到江中,把该男子扶起抬到了岸上。自那之后,支队队员就自费购买了铁锹和铁刷子,用来清除公园内亲水平台和江边护坡上的青苔。

  今年4月23日下午,一名七旬老人身上套着一个游泳圈、带着一面旗子游泳时,因体力不支,漂到黄花矶公园内江段闲置取水船处,旗子意外地与取水船船头的铁链缠到了一起,老人因此被困在湍急的江水中……正在公园里江边值守的周转看到这一幕后,立即和朱红兵、何辉胜、李国顺、李国祥等队员下水救人。5人游到老人身边后,手挽着手组成一堵人墙对抗湍急的水流,并慢慢靠近老人,把旗子从铁链上解开,将老人拉离船头,然后将已经精疲力竭的老人护送到安全区域。

  2023年1月31日下午,在该公园里江边值守的朱红兵和张锡华、李国祥3名队员,曾下到冰冷刺骨的江水中,联手把一名轻生男子救上岸。

  周转说,据不完全统计,11年来,文昌门支队的队员已累计救起近百位在黄花矶公园内江段溺水者。

  (文图/记者陈其雄)

  【编辑: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