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武鄂黄黄联动点亮乡村少年科技梦 “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中小学

新闻中心 > 武汉频道 > 要闻

2024-06-14 15:26 来源: 长江网
【字体:

  长江网记者 周庭怿 通讯员 黄彦雄

  6月13日,“武鄂黄黄四地联动 助推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2024‘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中小学”活动启动,首站走进江夏区东湖路学校。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四地科技馆开来“科普大篷车”,丰富的科普教具与活动展演为乡村中小学生送来一场全方位科普盛宴。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四市科技馆整合科普资源、创新科普形式,推动科普地域化合作的积极尝试。活动充分发挥四地科技馆科普资源优势,以“科普大篷车+”走进乡村中小学为载体,助力城乡科普资源共享,增进乡村中小学生对科技前沿的关注、体验和理解,进一步夯实武汉都市圈共享科教资源、共谋科创发展,携手打造科普事业新高地的社会基础。

  科普情景剧再现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研制艰辛路

  科普剧《月面中国红》。通讯员 供图

  “2012年,我和团队接到一项特殊的任务,要缝制一面国旗在月球上展示。这面国旗要求耐受太空中的高度真空、高低温循环以及强计量紫外辐照等极端环境,这让团队成员倍感压力.......”活动现场,武汉科学技术馆展演了科普剧《月面中国红》,生动还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团队,历时八年、持续攻关完成嫦娥五号月面国旗研制的艰辛与坚持。科普辅导员“化身”科研工作者,将徐卫林团队的科研工作者对科研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展演现场。通讯员 供图

  “在剧本创作之初,我们特意去武汉纺织大学拜访徐院士科普工作室,听取五位团队成员讲述研发过程中的感人事迹,再经过艺术加工而成。”饰演“徐卫林”的科普辅导员李登峰在活动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令他印象深刻的台词是“当初接到这项任务时我就表过态,这事没有经费也要干!先不谈个人荣誉,国旗是国家的权威是尊严!只要肯动脑筋、敢于创新,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最终成功研制出了能在极端环境下依然鲜艳如初的月面国旗,这样的精神品质令人为之动容。”

  “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五星红旗的‘独立展示’,也是第一面在没有温控的严酷环境条件下的‘织物版’国旗。”提及《月面中国红》中蕴藏的科学知识,科普辅导员潘颜介绍,剧中科普了嫦娥五号月面国旗选用蚕丝作为原材料的原因及其优点。

  该科普剧的原型之一、徐卫林院士科普工作室专家组成员苏子毅也在现场观看该科普剧,全程拿起手机拍照留念,“看完很感动,曾经的实验情景、数据历历在目。科普剧对于提升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增强民族自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场,科学实验秀《神奇的液氮》、《奇妙的压强》,江夏区东湖路学校舞蹈《莲米飘香》同步进行了精彩展演。

  科普教具玩法多样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台上科普剧精彩纷呈,台下科普展品和教具刚摆放好,众多学生前来参观。在科普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徜徉在科普展品的“海洋”中,接二连三边“玩”边学,领悟科学奥秘。

  虚拟与现实、力与数学、万花筒的秘密......在武汉科学技术馆科普教具展示区,学生纷纷上前体验。一个个的奇妙教具将大家带入神奇的科普世界,零距离感受科技的奥妙。

  活动现场。通讯员 供图

  另一边,极具科技现代感的机器狗在科普辅导员的操控下欢脱地“奔跑”。银灰色的金属外壳闪烁,它的眼睛是两盏小小的LED灯,灵动而富有生气,仿佛在与我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机械狗吸引了大量学生围观拍照,“好像一条活泼快乐的真小狗!”。

  记者了解到,这是黄冈市科技馆带来的科普展品。该馆科普辅导员江秋介绍,机械狗的内部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可以模拟真实犬类的动作,“每一个机械关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在行动时既灵活又稳定”。

  “希望未来的机器狗还能拥有强大的学习能力。通过不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它能够逐渐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群,展现出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表现。”该校学生王烨煊表示。

  东湖路学校六(4)班的余乐说:“今天这个科技活动开展得特别好,亲手感受了科学课本上的实验,增长了我们科普方面的见识。”

  武汉科学技术馆牵头负责人陈海涛表示,此次活动将科普知识送到了乡村中小学生身边,通过现场讲解、亲身体验,直观形象、生动有趣地展现了科学的魅力,充分调动乡村学生参与科普、走进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值班总编辑 蔡早勤,值班主任 陈琦,值班编辑 代婧怡)